一树一世界

第十章 产业升级

    经过一周的努力我们加工出一千多捆火柴,我和小木匠一起出发去城里卖,我的登山包里已经装不下这么多的火柴,于是小木匠就动手做了个木箱子,里面装满火柴,用麻绳背在身上。

    来到集市刚开始售卖,马上就围上来大批顾客,这些人中有一部分是买回去后觉得好用又来买的,还有一些是见别人用过,或听别人说起过,于是也来买捆试试的。还有一些就是跟风看热闹的,不管怎么样反正火柴很快又卖光了,只是这次有官府的衙役来,向我们索要税金,张嘴就要一贯钱,我不想多事就老实的付了。

    好在生意不错,这点税还承受的起,可是包里沉重的铜板我却承受不起,太重了一个人根本背不动,我们只能找来个杆子穿过背包带,一起抬着走。

    还是老套路,我先去劳务市场,找那些看着老实的人,这回我一次招了两男三女五个人,先让他们吃饱饭,然后采购,最后雇车返回,轻车熟路。

    这次回到营地由于人多,所以我先开始动手扩建木屋,大家一起上人多工作效率很快,一周时间就新搭建出两个木屋,加上原本的两个,一共四个木屋。我是老板自然独自住一间,重要生产工具也放在我的屋里。四个男人一间,所有女的一间,我指导小木匠给每个宿舍搭出上下铺,起码保证每个人都有独立床位,剩下一间当做火柴仓库,我把那张宝贵的防水雨布就铺在这间的房顶上。

    之后,就进入到了快乐又忙碌的生产时段,很快那间仓库的所有架子上都堆满了火柴捆,我们又得出发去清仓了。这次我带了何兰巧,胡晓梅和一个叫狗子的15岁男孩一起,为了运输方便,我让小木匠做了一辆平板车,用它拉装满火柴的木箱。由于条件简陋平板车做的非常粗糙,推起来死沉死沉的,走的时候我和那男孩在前面拉,两个女孩在后面推。废了不少力气总算是把东西运到。

    在集市摆好摊位后,我让何兰巧带着胡晓梅守着摊位售卖,我自己则带着男孩,背着登山包去那些大户人家和商户门店推销,可能是这东西在城里有了传闻,进行的竟然无比顺利,这大大出乎了我的预料。

    我和那些购买的人家约定,每次进城会上门送货,这样做可以扩大销售渠道,这些人只要用习惯了,就会稳定购买。

    当天的火柴仍然被一抢而空,毕竟是座拥有几十万人口的大城,我这点生产速度远远不够市场旺盛的需求。

    由于所得铜钱太多,买完原材料以及食物等一切必需品后,仍然有一木箱的铜钱,索性就去骡马市买了一头驴子,又去车市买了辆好的套车,这样就不用再推那辆丧气板车了。剩下的钱找了间钱庄都兑换成了银子,中间折了些手续费,最终到手45两。

    等我又来到劳务市场时,很多人已经扑上来了,都争抢着想被我选中带走,可是这次我需要的是特殊人才,所以寻觅了很久才找到需要的人,一次招了十五个,带着队伍浩浩荡荡的出了城。

    一辆驴车,一辆板车载着满满当当的东西,里面有一些是为了产业升级购买的设备,有两个深口大锅,和额外的几百斤麦子、一些铜棒、铁质工具、燧石等。

    路过城外的烧瓷作坊时,我向老板定制了一些瓷瓶,以及与之配套的瓷塞、瓷盖,为了老板能明白,来之前我让小木匠做了木制模型,我直接对着模型比划,老板很快就明白了我的意思,我把模型留下给老板,并交付了定金,他承诺三日后可以来取货。

    做完这些,我带着队伍返回了营地。首要任务自然是扩建房屋,这次招揽的工人中有两位木工师傅,给他们安排的任务就是搭建房屋。用了几天安顿好新来的人后,我开始组织人手,为那两口大锅搭建灶台,随后新招来的酿酒师傅开始制酒的工作。

    与此同时又叫人在小河边搭建水车,利用水力带动磨石,建造了一座磨制车间,让新招来的手工匠人加工金属工件。还有几位铁匠师傅,我指导他们搭建高炉尝试着把生铁练成钢水。

    整个营地一下热闹起来,四处都是忙碌的身影,我辗转各处指导工作,调配人手,一时间过的充实无比。

    火柴制造工作由何兰巧监督管理,这里已经是一套成熟的生产流程,添置了足够的铡刀,锯子、斧子、夹具后,不用我管就可以按部就班的生产。小木匠俨然已经成了所有工人的领导,整个营地的建设管理都基本由他处理。胡晓梅过于腼腆不敢去管理指挥别人,最后主动揽起了厨房的一摊活,带着两个年纪较小的女孩子,每天为所有人做饭。

    不知不觉一个月过去了,我给每人都发了薪水,领到薪水时候很多人都不敢置信,尤其是那些走投无路,本意只是为了吃饱饭的,和那些年纪小的女孩子们,他们根本没想到还能有一笔工钱领。

    支完薪水后我手里的钱就没剩多少了,所以急需要把新产品制造完成。好在经过几十天的努力,我的产品终于制造成功了。

    我在陶瓷坊订制了一种瓷瓶,形状大小与酒精灯相似,底下是矮胖瓶身,上面伸出一截拇指长的瓶颈。和其配套的还有一个中间带孔的瓷瓶塞,一个类似酒盅似的瓷瓶盖。

    另一边,酿酒的师傅利用此时已经成熟的蒸馏技术,将酒液反复蒸馏提纯,直到所出的酒精可以被燧石火花点燃。

    在瓷瓶中装满高度酒精,然后塞进一根搓成条的棉线,棉线一头穿过瓶塞中的孔,在瓶塞上沾一圈蜡油后趁热塞进瓶口,起到密封作用。另外我们还特别制作了精致木盒放置瓷瓶。木盒可以左右分开,闭合时瓶身在木盒中被夹紧固定,只从木盒顶部阙孔伸出瓶颈,在瓶颈棉线右侧有一个被铆钉钉住的金属装置,装置中间夹着一个布满刻纹的铜制滚轮,紧贴着滚轮下方固定着一小块燧石。当快速拨动滚轮时,燧石被滚轮转动摩擦,朝着棉芯喷射出火花,火花喷溅到浸满高度酒精的棉芯上时就会起火燃烧。

    不用或需要熄灭时,只需要用配套的瓷盖,盖住棉芯,即可以熄灭也可以防止酒精挥发,一物两用。

    这就是我的升级换代产品,自打火酒精灯,除了引火方便还可以当照明灯使用,为此我还为每盏灯准备了配套的绢制风罩。

    出于营销噱头的需要,我给这个产品起了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阿拉丁神灯。

    产品虽然研发成功了,但是金属零件的加工却遇到了麻烦,由于手工匠稀少,以及制作不熟练,导致废件率很高,出件速度非常缓慢,我们忙活了一个月,订来的三十余套瓷瓶,最后只做出来八件成品。到了入城的日子,无奈只能先带着这些出发。

    来到集市火柴依旧是抢手货品,很多人都抱怨为什么隔这么久才出摊,除了那些已经习惯的当地用户外,居然还有一些外地的走商,一箱一箱的购买,运去其它地方销售挣取差价,这样一来就卖的更快了。

    出摊后,我让兰巧和两个帮手守摊,我则带着阿拉丁神灯,借着去大户人家送火柴的机会推销。我给神灯的定了十五两银子的天价,在集市肯定是卖不掉的,所以我在很早就已经拓展了高端销售渠道,这时候正好对接。

    十五两银子,对一般家庭而言肯定是不可接受的,但是对于那些达官贵人来说就不算什么了。

    果然,我的神灯一拿出来,就吸引了他们的注意,我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吹捧神灯的好处,再稍微演示一下,对方马上就会掏钱买下,其中在一位曹姓的大户人家,因为府上小姐、少爷喜欢,一口气就买下了四盏,因为我就剩最后四盏,他们还要更多,我只能答应下次来时多带些。

    这次我又大赚了一笔,仅卖神灯就得银120两,何兰巧那边的火柴也被一抢而光。去钱庄将铜板兑换成银两后足有180两。说起来还得庆幸,这次来的地方离西安城近,如果还是陈仓县那里,就未必能有这么好的销量。毕竟西安城是十几个朝代的古都,城里云集着无数显贵,不然也没那么多冤大头让我宰。

    从这天起,我就不再去劳务市场招人了,而是贴出招聘告示,坐在营地等人上门。

    那些材料粮食之类的物品,商家也开始给送货上门,不用辛苦劳累的用车去拉。

    时间就在忙忙碌碌中流逝,转眼就来到年底,我的生意也在这时有更大的迈进。

    我的买卖从地摊转进到了店面。为了更正规的经营,我在西安城中的繁华地段盘了一间铺面,取名为巨大百货公司。

    当然,店面只有前后两间房加一个小院子,根本算不上巨大。店里所售货品也只有火柴、阿拉丁神灯、神灯燃料酒精、以及烧酒,同样达不到百货。

    为什么店里会有有烧酒卖,这些其实是提纯酒精后剩余酒液,本着万恶资本家不放过任何利润的原则,我也拿到店里来卖。不过因为口感欠佳的问题销量不好,只有那些没钱的醉汉才会买去喝,因为我们卖的便宜。

    店面我全权交给何兰巧打理,此时她已经成长为优秀的帮手,忠诚可靠,沉稳能干,有她帮我盯着,可以完全放心。至于我,平时就只待在营地那边,跟工匠师傅们搞各种研发试验,生产好一批产品,就使人用车运去店里,如此往复。

    随着生意蒸蒸日上,我的名气也逐渐越来越响,城里的人都知道山坳里开了个作坊,还传言说老板人很平和,工钱给的多,还从不拖欠,于是各种各样的人,出于各种原因找到营地,要求某一份差事,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因为失去土地,活不下去的难民,当然也有不少手艺人。我在其中挑选,因才而用,铁匠被送去炼钢打铁,金银匠被安排金属零件加工,木匠安排做木工建木屋,啥都不会的就挑些身体健壮,品行端正,最好有家室随行的组建卫队。

    剩下那些实在没处安排的,就赠送些麦种,借给农具,让他们在营地附近自己开荒种地活命。

    没想到这么一通折腾下来,我的工人数量就蹭蹭涨到八百多人,工人家属以及自愿在营地附近定居的,足有两千余人。山谷口建起了连片的各式房屋,每天鸡鸣狗叫,孩童嬉戏,喧哗吵闹俨然如一个热闹的小镇。

    我看着这场景也知道,这样绝不可长久,这几千人就是几千张吃饭的嘴,营地的食物供应全靠在西安府城购买运来,一旦出现状况,道路被截断,或者任何意外导致粮食运送中断,营地就会有灭顶之灾,这些工人就是能给我搓出原子弹,没粮食照样得垮掉。

    于是我找来营地中一位年长且有威望的老者,诚恳的请他帮忙进行组织管理。这老人名叫马俊才,是一位私塾先生,天下大乱之后没了学生,家中经营的田产也毁于战火,无奈只能跟着儿子媳妇往府城逃难,最后被我招揽到营地中,他在这里属于知识分子,比较受人尊重。

    我对他说:“马老先生,现在营地的情况你也看见了,一大群人每天闹哄哄无所事事。我想想了一个办法,想请您帮忙组织这些人去开荒种地。一来给那些闲人找些事做,二来增加我们的粮食供应。您是知道的我们的粮食全凭西安府城运来,现在天下是越来越乱,一旦运粮不畅,咱们这几千人就要饿肚子了。不知道您是否答应?”

    马俊才须发皆白,脸上满是岁月的沧桑,静听我说完,摸着胡子点头说:“您能居安思危,真是我等之大幸。您若不弃,老朽愿尽绵薄之力助之。此事该如何办,您请明示。”

    我说:“这好办,我打算成立一个组织,就叫居民委员会,简称居委会,你就是居委会的主任,主要负责调解邻里矛盾,号召居民少吃多干,任劳任怨,必要时您老人家身先士卒作表率。居民要是骂我,你要出面替我解释,居民要是夸我,你要详细记录下来四处宣传。您,能听懂么?”

    马俊才皱着眉头一脸疑惑不解的神情。

    我接着说:“听不懂没事,我会给你派个助手。你看,他叫张学,江湖绰号小木匠,他会协助安排具体工作。”

    送走了迷茫的马俊才,我又招来各个生产车间的头头,宣布了一个重大决定,年后所有生产工厂逐步向山谷内转移搬迁。

    之所以需要这么做是因为两个原因,一个是我想把生产区和居民区隔开。今后我们的产业会逐渐向工业化过渡,很多创新和技术,都是我制霸天下的本钱,这些是必需要严格保密的,如果像现在这样混在一起,想保密无异于痴人说梦。

    第二个原因是为了安全,我打算在山谷口建一座要塞关口,万一哪天有乱匪路过,借助要塞工事还能抵挡抗争,保护山谷中产业。

    规划后,山谷里是工业区,山谷外是居民区,这样更加便于管理。当然在搬迁之前我需要先把世界树保护起来,我已经想好,就在世界树的周围建一个院子,及时保护也当做我的住所。

    现在是时候把计划推进到第二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