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一世界

第三十七章 吴三桂有点东西

    官员们接到开会的通知,都如释重负般松了一口气,一个个争先恐后冲进会议室来,对着我开始七嘴八舌的汇报。

    每个人都说自己的事务万分紧急,都想在别人前面汇报,结果一群人就挤在我面前,呜哩哇啦的,说什么根本就听不清。

    我愤怒的用水杯敲击桌面,大声呵斥:“一个一个说,乱哄哄的谁能听得清?”

    官员们这才安静下来。

    我指着孙川亭说:“孙大人,你先说。”

    孙川亭越过其他人,站到最前面说:“总统领,我这里有紧急军报。武司令从前线发来紧急军情,吴三桂避战不出,派大量骑兵骚扰我军后勤,前线运输供给不足,军队无力就地坚守,武司令请示,是否撤军后退至太原?”

    我拿着军报,仔细的全部看完,才知道,前线的情况比我预想的要复杂。

    吴三桂不愧为历史上的著名将领,军事嗅觉非常灵敏,他仅仅依靠观摩,就摸清了新军的作战模式,想出了一套针对性的战法,搞的武大山十分被动。

    细说起来,其实也不是啥新鲜东西,就是用骑兵搞袭扰战,游击战。

    他深知新军的枪炮厉害,果断回避了正面交战,而把十几万大清铁骑,分成几十支分队,昼夜不停的偷袭新军的后方粮道,截杀运送给养的辎重队。

    碰上武装护卫强力的,远远射一轮箭就跑了,要是碰上护卫弱的,就冲杀过来,杀死卫队民夫,抢走武器弹药,烧毁粮食草料。

    而且这些骑兵还开始装备一种圆形铁盾,纯金属浇筑而成,重量很大,能在一定距离上,抵御子弹射击。

    这样的骚扰战术,确实很麻烦。

    我们的军队绝大多数是步兵,只要骑兵不来冲阵,不可能追上骑兵去打。

    骑兵我们虽然也有,但是数量不多,只有六千,顾东顾不了西,顾头顾不了尾,没办法应付十几路骑兵的偷袭。

    另外,经过几次战斗后,我们还发现,清军骑兵配备的蒙古马,在耐力,速度上明显优于我们的马匹,经常是我们的骑兵追了一天,敌人却越跑越远。

    追不上,打不着,粮食辎重还经常被烧,武大山只得不断后缩,结果就是仗没打几次,部队却被硬生生逼退了一百多里。

    吴三桂的这种战法,并没什么新意可言,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一直在被同样的军事难题困扰,那就是如何用中原地区强大的步兵,对抗草原地区强大的骑兵。

    而对抗的核心,恰是我现在面对的难题,就是如何在骑兵渗透中,维系住后勤补给线。

    数千年来,中原王朝所有的军事家,其实就是在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受制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没能找出完美的应对办法。

    历史上那些杰出的人物,最终总结出的办法只有两个,一个是修墙,另一个是建立一支更加强大的骑兵。

    很遗憾,这两点我目前都没法采用,首先修墙这招,肯定是不符合时代发展的,劳民伤财耗费巨大不说,收效却十分有限。

    至于建立骑兵,有一个必要的先提条件,就是要有大量的优质马匹,遗憾的是马匹最好最多的,恰是我们的敌人。

    就算有了马匹,还需要大量骑手,这可不是花钱就能买来的,没几十年的培养训练,不可能造就出来。

    草原部落之所以能动不动就组建起十几万的骑兵部队,很大原因是草原人全民骑马的习惯。

    在人人都骑马的草原,组建一只强大的骑兵,就像在人人都踢球的巴西,组建一支强大的足球队一样容易。

    既然没法参考历史经验,那我只能把目光瞄向未来。

    历史上骑兵最后一次大规模参战,应该是二战时期,波兰骑兵对抗德国坦克。

    我记得在一本军事杂志上看到过,文章用极其悲壮、热血的煽情文字,讲述二十万波兰骑兵,如何英勇的冲向德军坦克集群,为抵抗入侵悉数战死,当时看的我是热血澎湃,被感动了好一阵子。

    文章虽然不一定严格符合史实,但我还是从中找出了一些灵感,那就是机械化装甲部队,可以完美解决困扰我的历史性难题。

    目前我们还不具备制造内燃机的条件,所以机械化还不可能实现,但完全可以实现装甲化。

    既然吴三桂喜欢偷我后路,那我就打造一支装甲运输队,让这帮关外的秃瓢,一口咬在铁板上,崩掉他满口的牙。

    我向武大山发了道命令,允许他后撤至太原府,就地组织防御,想办法拖住清军两个月。

    孙川亭军报说完,马俊才接着站出来说:“总统领,开封府,襄阳府,长沙府派来商议投诚的使者,已经等了好几天了,等着觐见呢。”

    我答复说:“你让使者去找孙川亭,代我走一下程序就行了。孙大人,就麻烦你去见一下,意思不变,想加入帝国,就必须按我们的政策办,均田,减赋。”

    孙川亭应声领命。

    之后还有一些税务问题,官员任免问题,粮食分配问题,我都一一做了安排。

    重新投入到繁杂的政务中,让我暂时忘记了世界树的事情,恢复了一些活力。

    会后,我立刻赶去研发车间,召集了研发组的工匠,开始改装四轮运货马车。

    改装方案非常简单,我们已经做个一些装甲马车,配给前线士兵使用,只需要在现成方案上做一些小调整。

    和装甲马车一样,先用硬木把敞开的货斗,改成密封的车厢。

    然后在车厢顶端开一个口,安装一个可以360度旋转,半包围式的机枪塔。

    最后把轧制的钢质装甲板,用铆钉钉在车厢外层,这样一个装甲车厢就搞定了。

    当然还需要更换全金属车轮,增加板簧来承担额外重量,这些都是小意思。

    改动是,在装甲车厢前后,留出连接的球头拉杆。

    运输时,将装甲车厢,挂接在运输车厢后面。

    一个五十辆马车的运输队,接入五六辆装甲马车,就能应付一整路大军的偷袭。

    别小看装甲马车,为了增加防御能力,我在每辆马车顶部机枪塔内,安装一挺水冷机枪。

    对,是机枪,不是自动枪,是我们刚刚生产出来的,真正的机枪。

    借助蒸汽机,我们终于攻克了自动武器,利用活塞连杆推动枪机的方式,制造出了全自动发射的机枪。

    机枪的外观,类似于大号的56式班用机枪,区别是枪管上有一个粗的水冷套筒。

    采用两百发一条的布质弹带供弹,每个马车备弹两千发,特殊情况可以增加到五千发。

    除机枪外,每辆装甲马车里,还编有四名掷弹兵,装备掷弹筒和短筒霰弹枪,可以直接在车内利用射击孔射击。

    装甲马车改出来后,我安排了一次粮草运输,把这种装甲马车,加在运粮车队中。

    为了确保运输队安全,我决定亲自押送,出发前我们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仪式,西安府城的各级官员都出席了仪式。

    我站在马车上,慷慨激昂的向民众发表了演讲:“请大家放心,此次出征我们定能凯旋而归。这次我们给前线的将士,带了充足粮草,上千支新枪,百万发子弹,另外还有军饷。我们一定能把这些,安全的交到将士们手中。请大家安心等我们好消息吧!”

    演讲完毕,运输车队即刻出发,六十多辆蒙顶的马车,浩浩荡荡的开出城,在三百名骑兵护卫下,朝太原方向进发。

    我的那辆房车,排在车队中间。

    由于马车的载重都很大,车队的行进速度很慢,中间还时不时需要停下给马喂草,走了十天才到平阳府。

    趁着车队进城休息时,我又召集城中居民,给他们做了演讲。

    在台上我热情洋溢的讲述,说大秦帝国的武器多么厉害,帝国居民生活多么幸福。还不忘特别强调,此次我们运输的钱款,粮草,武器,弹药,只要一送到前线,敌人就会土崩瓦解,灰飞烟灭。

    总结就是我们终将胜利,跟着我们走没错。

    车队出了平阳府城,又走了一天,来到一个叫万安村的地方,走在前面的探马,突然掉转马头,往车队狂奔,边跑边大声喊:“清军!清军!”

    伴随着探马的高声示警声,大批清军骑兵从一座小土丘后涌出来,浩浩荡荡黑压压一片,人数足有上万之众。

    吴三桂果然还是上勾了,五十辆满载武器弹药的运输车,诱惑力是很大的。

    我一路上到处叫着,嚷着做宣传,就是为了吸引吴三桂的注意。

    为了增加他的决心,我把自己都当做了诱饵。

    想必,他不会放弃这样一次,劫杀敌军首领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