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一世界

第三十九章 帝国崩坏

    我很庆幸自己的这封信起到作用。

    接到命令后,武大山立刻率军出击,一路向北攻击前进,兵锋直指山海关。

    山海关,是从辽东进入中原地区的必经通道,属于战略要地,历朝历代的王朝,都十分重视,我们自然也不能忽视。

    此时入关通道被清军掌握,武大山应该兵贵神速,趁敌人还没有准备时,攻克占领山海关,封闭清军入关通道。

    可他拿下了北京城,就开始沾沾自喜,不知道听了哪个王八蛋的谗言,居然想搞登基大典!

    我他妈还需要登基大典?简直是糊涂,不分主次。

    他在北京城磨叽的时间,吴三桂肯定在山海关搞土木工程。

    等吴三桂把山海关搞成要塞,到时候再想打,要耗费更多弹药,和时间,也肯定要损失更多士兵。

    等他打下山海关后,我真得好好给他上一课,告诉他什么是自由,民主,博爱。

    政治觉悟这么低,以后怎么管理军队?

    山海关的重要清军自然也清楚,所以不可能把进关通道拱手相让,于是只能硬着头皮死守。

    清军若是野战,跑来跑去抓不还让人非常头疼,可若是摆开来打阵地战,那就是在自寻死路。

    吴三桂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也学起了李自成,在山海关前搞起了土木工程,挖掘壕沟,修筑土垒试图阻挡共和军脚步。

    这和我的猜想一致。

    除了这些,他还在武器方面进行创新,命人仿制缴获的枪弹。

    还学着我们把小的老式火炮,安装在四轮马车上,充当机动火炮。

    不过这些都没什么实际作用,唯一有威胁的举措,是他利用缴获的步枪卡宾枪,组建的龙骑兵部队。

    就是给他手下骑兵,装备缴获来的新式枪械。

    万幸他们缴获武器有限,所以人数不多仅有三百来人。

    他把这支部队充当突击队使用,正面交战时,其他部队拖住新军,龙骑兵绕后或从侧面突袭。

    这种战法让武大山吃了些小亏。

    但是整体实力差距,不是这几百骑兵可以弥补的。

    在新军强大的炮火下,这些防御举措尽数被粉碎,山海关城头的守军,仅仅坚持了两个小时,就弃关北逃,钻进了辽东茂密的丛林中。

    至此华夏大地内已无强敌。

    我给武大山下令,正式停止了战争。

    辽东关外地势起伏,森林密布,极易被埋伏偷袭,物资运输更是困难,所以我们暂时不向关外进军,先收拾那些还没站队,和当初站错了队的府县,行省,。

    新军分成五路,一路驻守山海关防备清军,其余的四面出击,驱逐明朝残余,占领城镇光复土地。

    击败清军就像推倒了多米诺骨牌,原本对大秦帝国的抵触情绪和负面议论,一夜之间就变成了欢迎和称赞。

    每到一处,新军只需亮出旗子,城中的官吏便会开城投降,百姓夹道欢迎新军入城,一连光复十多个行省,都是如此。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南直隶松江府,就格外特立独行。

    由于当地有对外通商口岸,商贸经济发达,当地百姓比较富裕,又时常能见到从荷兰、日本等国来的外国人,久而久之觉得自己眼界宽,高内地人一等。

    当地居民对于外地人,也是极尽贬低排挤,称呼外地人,赤佬、瘪三。

    当地官府想要顺应大势,向新军和平交权,换得保命,可是当地百姓却闹的不肯,拒绝接受新帝国的理念。

    一些外国商人,担心自己多年经营被毁,也在背后煽风点火,鼓动百姓进行抵抗,甚至向抵抗军赠送火枪火炮。

    当地府衙知府和总兵见民意可用,便耍起了心眼,表面上积极新军示好,背地里却扶持抵抗军,想从对抗中索取好处。

    但是他们忽略了一点,这支新军带队统帅是李鸿才,他是新军中出了名的暴脾气将领。

    一眼看穿对方把戏后,他命令二营长把大炮架在城下,然后给城里送了封信,在信中告知城里的官兵百姓,一个时辰后新军发起进攻,凡官兵尽屠,凡百姓手中持器械者,杀无赦。

    看着这封杀气腾腾的信件,所有人都感到一阵寒意,知府和总兵害怕了,打算开城投降,但那些盲目自信的抵抗军,已经控制了城防,知府说话已经不算数了。

    一个时辰过后,眼见对方要负隅顽抗,李鸿才脾气彻底爆了,他下令包围城池,堵住各处城门,不许一人外逃。

    然后集中所有火炮,轰开了东城门。

    五百重甲突击兵,手持冲锋枪首先冲入,三万步枪手紧跟着攻入城内,他们很忠实的履行了将军的承诺,屠杀了城中所有守军官吏。

    手中但凡持有东西的百姓,都被无情射杀。

    有些百姓手里不过拿着扫把,也被当做持器械射杀。

    此时那些趾高气昂的抵抗军,彻底没了气焰,一个个哭着喊着,嘴里叫喊着:欧呦、哈死人啦的四处乱窜。

    那些逃到海边的人,还想求助外国人,却发现给他们武器,鼓动他们起来对抗的荷兰人,日本人早已经坐船跑了,留下他们在空荡荡的沙滩上任人宰割。

    要说起来,松江府的反抗也不是没有正面意义,至少在他们之后,再没有大规模抵抗了,个别零星抵抗的,只是些民匪不清的村寨,企图占山为王,后来也都被剿灭了。

    再往后的事情就没那么重要了,我长话简说,占领全部明朝国土后,扩张的步伐并未停止,我们组建了四支远征军,分别向北、西北、西南、和南方进攻。

    我制定了三步走的作战计划,第一步目标是占领全部亚洲大陆。

    完成后,第二步就是占领亚欧大陆。

    最后第三步,征服全世界。

    退到辽东关外的清军,仍不死心纠结了蒙古,鞑靼,俄罗斯公国等各方势力,组成百万联军企图反攻。

    但他们面对的,是蒸气装甲车,和大量热气球,组成的空地联合进攻。

    百万大军,仅历时一个月,就土崩瓦解。

    清军甚至被赶出了祖籍之地,流落到草原避难。

    与军事上的节节胜利相对应的,是政治上的迅速崩坏。

    随着国土越来越大,我对于各地政府的把控,也越来越弱。

    国家安定下来后,躁动的私利集团又重新涌起,一些在战争时期看起来司空见惯,墨守成规的道理,进入和平安定后变了含义。

    一些在战争时期无私正直的人,进入和平安定后变了模样。

    每个人都在斤斤计较自己的得失与贡献,为了曾经蔑视与鄙夷的蝇头小利,争执不休,吵的脸红脖子粗。

    我原本满怀壮志,想要解决曾经痛恨的那些社会弊端,给所有人一个,我预想中的那种公平美好生活。

    可是现实却是,我每天都挣扎在,平衡各方的政策修正中,像在努力维持一个复杂的,拥有千头万绪天平的平衡,按下这头又翘起那头,周而复始,搞的我身心疲惫。

    除此之外,贪腐问题也开始在各个地方爆发。

    那些被任命的官员,上任前无一不表现的正义凌然,嫉恶如仇,可是到任后很快就变了脸,在人前依旧高呼公平正义,摆出一副正大光明的做派,可是私下里,却做着蝇营狗苟的事情。

    初期这些人还比较收敛,也就是搞点好处,沾点便宜罢了。

    可是后来,随着我的精力被琐事纠缠,不能再盯着各地官员,他们也开始变的无所顾忌起来。

    各种恶性事件层出不穷,强占土地,压榨商户,欺男霸女,反正历史上那些恶毒官吏干的事,他们一件也没落下。

    距离西安近的地方,还有所顾忌,不敢做的太过分,但那些遥远边疆地区的官员,可以称得上无法无天,有一些甚至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

    为了杜绝历史上,官吏因为穷困而被迫贪腐的问题,我制定了绩效制的奖惩制度,还有各种奖励福利补助,可以说做的很良心了。

    但是这一切,都只是徒劳之举,我把人性中的贪欲看的太天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