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殿妖星

036 外功

    掌管食坊的这位邓坊主虽是女子之身,但据说年轻时曾去过中原武林闯荡,所以要论武学上的见识,恐怕还在那位白教头之上。

    小余对所谓的中原并没有什么了解,更不知道中原武林又是怎样一副光景,只是依稀知道中原是南疆东方的一个大国,许多年前甚至还曾统管着南疆地界。

    只因血木之中的那个神秘存在似乎曾经提及,说小余本是姓方,乃是中原人士,所以才会对中原额外留了点心思。

    而这位曾经混迹于中原武林的邓坊主,却说自己仅仅只会传授给小余一套武技,乃是一套来自中原武林的【八卦游身掌】。

    不同于南疆的【开山掌】、【莲叶绵掌】这些掌法,这套【八卦游身掌】显然要深奥太多,甚至不单单只是一套掌法这么简单,学习起来也更为困难。

    首先邓坊主在小余的两条小腿上,分别绑缚两根十来斤重的铅条,告诉他任何时候都不能摘下,只说是练习轻功的基础;

    然后是让小余学习五行八卦的所有知识,通晓金、木、水、火、土五行,以及先天八卦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的顺序,到后天八卦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兑七、艮八、离九的顺序,包括当中的每一种变化,全部都要熟记于心;

    接着则是这套【八卦游身掌】双脚游走的步伐,邓坊主根据每一招的脚步方位,在空地上立起了一百二十八根尺许高的木桩,名为“梅花桩”。让腿缚铅条的小余在这些木桩上练熟所有步伐,非但不能踏错一步,而且不能踏翻一根木桩;

    最后才是这套【八卦游身掌】的八八六十四招,待到小余在平地上练熟双掌间所有的招式变化后,邓坊主才让他结合已经学会的步伐,去梅花桩上反复练习。

    如此一来,即便是天资聪慧的小余,每晚在邓坊主的指导下勤学苦练,前前后后也也用了四五个月的时间,才将这套【八卦游身掌】彻底学会。

    尽管如此,邓坊主也和之前教坊里的胖教头和白教头一样,同样惊骇于小余的学习速度。

    因为按照邓坊主的说法,这套【八卦游身掌】虽然算不上中原武林的上乘绝学,但当中所涉及到的武学知识可谓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甚至令人终身受用无穷。常人要想彻底学会这套掌法,非三五年的苦心专研不可,即便是邓坊主自己,算来也花了五六年的时间,方才有所小成。相比起来,小余只用了不到半年时间便已学会,已是十倍于常人的速度了,怎不令人瞠目结舌?

    然而鉴于白教头过往的教诲,小余并未沾沾自喜,深知只是学会还远远不够,只有通过千遍万遍的反复练习,才能真正领悟到一门武技的精要,更何况还是如此一套包罗了掌法、步伐、身法、轻功和五行八卦知识的【八卦游身掌】。

    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小余每晚都在梅花桩上反复练习这套【八卦游身掌】。邓坊主也依照她之前所言,不再另外传授他其它武技,只是在旁监督查看,指出小余当中的不足之处。

    如此过了两个多月,邓坊主也提起衣裙,亲自踏上梅花桩,用这套【八卦游身掌】和小余拆招练习。两个人每夜在梅花桩上腾挪交手,从头到尾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终于让小余将这套【八卦游身掌】练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之后邓坊主便不再要求小余继续苦练招式,而是以这套【八卦游身掌】为基础,开始训练小余的轻功身法。

    比如在一个箩筐中塞满大石,让双腿绑缚铅条的小余踏着筐边行走,不可令箩筐倾翻。之后再逐步减少筐中盛装的大石,到最后只用一个空箩筐进行训练;

    又比如找到一棵矮树,让绑缚着铅条的小余从地面跳跃上树,待到轻而易举之后,再一步一步换成更高的树进行跳跃训练。

    除此之外,这位邓坊主还有不少从中原学来的练功之法。比如让小余在黑夜中目不转睛,追寻移动中的香线光点,以此训练眼功;比如蒙上双眼听风拆招,以此训练耳功;比如浑身浸泡在河水中演练各种武技,以此训练软攻;又比如持续击打树木岩石,以此训练硬功。

    不知不觉中,小余白天在食坊里打杂,夜里专心练习这些基本功,转眼又是一年多的时间过去。再回过头来演练这套【八卦游身掌】,便如邓坊主所说的“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已然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如此算来,小余便已跟随邓坊主学习了两年多的时间,到最后邓坊主也忍不住感慨道:“原以为你天赋再高,这套【八卦游神掌】也足够你专研上三五年,谁知到底还是低估了你。也罢,从今日起,我便另外再教你一些暗器上的功夫。”

    所谓暗器,就是将各种微小的利器投掷出去,隔空伤敌,看似简单,但当中的学问其实却有不少。不同的暗器有不同的特性,要用不同的力道和手法投掷,从而达到不同的效果。若是往深处研究,单是暗器一道,便足以耗尽习武之人的毕生之功了。

    至于邓坊主传授小余的暗器功夫,还是以一些常见的暗器为主,包括飞蝗石、铜钱镖、袖箭、金针和飞刀五种,优先训练他的准头,然后是速度和力道。而当中涉及到的投掷的手法,则是【投石问路】、【乾坤一掷】、【流星追月】和【漫天花雨】这些寻常的路数。

    待到小余将这些暗器功夫也尽数学会以后,已是他跟随这位邓坊主学武的第三年年底。而小余也随之到了十四岁左右年纪,不但身子拔高了不少,样貌也愈发俊朗,散发出少年男子朝阳般的蓬勃英气。

    为此,小余白天去食坊的厨房里帮忙,总会有几个年轻女孩子争着要和他套近乎,甚至还有几个年纪远大于他的中年女子,都对他心存觊觎。却因为顾忌这少年有邓坊主的庇佑,也不知两人究竟是何关系,这才不敢造次。

    小余倒没有其他念头,只是一门心思勤修苦练。这些年来他心里一直惦记着血木之中那个神秘存在所言,要让小余前往长夜谷、神寂山的夜神殿【天界】之中找他,从而面对属于小余自己的命运。

    而要进入夜神殿的圣女、教主和长老所在的天界,小余也不知道自己如何才能前往,只能按部就班,踏踏实实地选择眼前最为直接的一条路,那就是参加并且通过一年一度的【神殿选拔】,从夜神殿的【人界】跻身进入神寂山上的【地界】。

    果然,待到年底的时候,邓坊主主动找到十四岁年纪的小余,说道:“以你如今的实力,已经远胜人界的同龄教众,自然可以轻松通过神殿选拔,进入地界四堂深造。你如果决定要去的话,便去教坊找老白替你安排,半年之后的明年六月,便是一年一度的神殿选拔之时。”

    听到邓坊主的提议,小余当即应允下来。这几年他深知这位食坊之主对自己的照顾和帮助,平日里嘴上虽然不说,但心中早已满怀感激。

    当下小余便要向邓坊主跪拜致谢,却被邓坊主拦住,说道:“你不必谢我,我之所以肯教你,理由和老白一样,是因为见你这孩子既聪明又肯吃苦,所以起了惜才之心。至于你往后能够学成什么样子,甚至是正是邪、是好是坏,都和我们没有半点关系,也不需要你回报我们什么。”

    自此以后,邓坊主就再没有传授小余什么功夫,只是让他自行练习,遇到疑问时再来请教。其间小余去教坊找那位白教头,说自己要参加来年的神殿选拔,白教头也不多言,只是问道:“我替你报名便是……你的全名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小余只能摇头,说道:“我也不知道。”

    白教头叹道:“我记得你说过,你本是姓‘方’……那我便用‘方余’这个名字,替你报名可好?”

    小余也不反对,依了白教头的提议。之后白教头默默打量他半晌,突然又问道:“当年将真气注入你体内的那位佛门高僧,如今……咳咳……你可还能找到他?”

    小余不禁一怔,回想起那位双腿齐断的东吁高僧伽末离,当时好像是说余生将会留在凤鸣镇外的那座卧虎寺中修行,还有大强小强兄弟等人,也不知如今是什么情况,便回答说道:“应该能够找到。”

    白教头点了点头,又沉默半晌,才意味深长地说道:“佛门密宗的至阳内力,原是与夜神殿大相径庭……若是能够得到密宗高僧的指点,潜心逐渐密宗功法,未必便会输给本门的内功……”

    小余又是一怔,随即明白了这位白教头的言下之意。

    也就是说,虽然夜神殿立有规矩,不能传授人界教众内功心法,但并不意味着自己不能跟随旁人修炼内功。

    况且伽末离当年注入自己体内的那些纯阳真气,已有一小部分在邓坊主的帮助下导气归元,在丹田之中化为了内力,若是能够得到伽末离的指点,大可以凭此作为基础,修炼佛门密宗的内功。

    然而这一设想虽好,可是那位东吁高僧因为佛门和夜神殿之间的芥蒂,当年就不肯指点自己,又何况是现在?

    小余明知希望不大,但白教头既然说了,他也有些挂念大强小强兄弟等人,在辞别白教头后,便问邓坊主讨了食坊出入的令牌,离开长夜谷去了一趟凤鸣镇外荒山中的那座卧虎寺。

    结果正如小余所料,卧虎寺的禅房之中,多年未见的这位东吁高僧伽末离看见小余的到来,依然是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神情。双方寒暄几句后,伽末离也隐隐猜到了小余的来意,当即说道:“阿弥陀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小施主若是肯脱离夜神殿这等淫邪之地,选择皈依我佛,佛门广大,自是无人不可渡。”

    小余立刻听懂了伽末离的意思,竟是要让自己叛离夜神殿,改投于他的门下,然后才肯传授自己佛门密宗的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