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风云

第十七章 棘阳投军

    天凤八年,王莽下令改年号为“地皇”,公元20年即为地皇元年。地皇年号取自于中国远古神话中之地皇,传说地皇曾历三万六千岁,对古人类有三大贡献:定三辰——定三光为日、月、星,自此才有历法;分昼夜——定一日照之时为昼,一月照之时为夜;划日月——定一昼夜为一日,三十日为一月,定十二月为一岁。

    南阳郡境内,有一条南北流向的河流被称为棘水。战国时期,棘水是楚国和秦国之间的界河。河东属楚,河西属秦。楚怀王二十五年(公元前303年),楚怀王与秦昭襄王在秦楚边界之黄棘互订盟约,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黄棘会盟”。

    棘水东侧有城,近黄棘。因位于棘水之阳,故名棘阳。

    地皇元年,二月初三。

    棘阳城东大路上来了一哨人马,是约有百骑的骑兵。秦汉时期,骑兵只有马鞍,没有马镫。西汉末年,马鞍从秦汉时代的软马鞍发展为高桥马鞍,被称为马鞍桥。马鞍桥的发明极大增强了骑兵在马上的稳定性和突刺时的杀伤力,当时最强的两支骑兵力量分别是幽州突骑和并州兵骑。

    来的这队骑兵,为首者正是姚期姚次况。只见他头顶狮子吞云紫金盔,身披紫金霸王鱼鳞甲,怀抱十三节紫金霸王鞭,胯下骑“乌云盖雪”——一匹浑身墨黑,四蹄雪白,膘肥体壮的宝马良驹。马鞍桥上挂着西楚霸王曾使用过的宝枪——八宝陀龙枪。真是人似猛虎,马赛骄龙。身前百步的威风,马后千丈的煞气。

    紧随其后的是姚丹姚子山。他头顶亮银束发冠,身披亮银鱼鳞甲,胯下骑白龙马,马鞍桥上挂着幽州枪王傅友德的宝枪——虎头湛金枪。此枪枪身乃由混铁精钢打造并镀金而成,长一丈五尺。枪头为镏金虎头形,虎口吞刃,乃由白金铸就,锋锐无比,砍刺剁劈,不怕火炼。姚子山面如白玉,眼若郎星,虎背猿臂,白袍银甲,无愧白马金枪将之名!

    自从汉平帝时一将四柱八拜结交以来,八宝陀龙枪和虎头湛金枪从未分离。如今姚期棘阳投军,八宝陀龙枪出世。幽州枪王傅友德便将虎头湛金枪赠于姚丹,其年十三岁,业已成人。所谓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此番虎头湛金枪随姚丹一起出世,盼龙虎相随相护,终能平定天下。

    百骑的庄丁护卫紧跟其后,身着统一玄色号坎,苍青色布巾包头,背负环首汉刀。秦汉时期,县乡邻里的乡里乡亲是最可信任的力量。楚霸王项羽江东八千子弟兵,刘縯刘秀八千舂陵兵都是这样。傅家庄庄户过千,贩马为业,庄丁刀马俱熟。傅老庄主特意从庄户中抽出百骑精兵跟随汉太岁姚期一起棘阳投军。

    姚刚、傅成、吴文与吴武四个人更是按捺不住地缠着各自的母亲,央求着想来棘阳看看。尤其姚刚,自小生活在禹王祠,从未出过远门,没见过什么大世面。傅金莲心一软,便也带着四个小娃随着姚期、姚丹一起来到棘阳。

    棘阳城位于南阳盆地中心。其北依宛城、洛阳,南接荆门、襄阳,自古为南北交汇、承东启西的水陆交通要冲。此地气候多变,春季多风,夏季湿热,秋季凉爽,冬季干冷。

    天凤七年九月,刘縯、刘秀得棘阳守将李通之助,里应外合之下,舂陵军方攻下棘阳这座兵家必争之城作为临时的落脚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