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张先生的诗
先生们都起哄,是谁写的好对子,看看出来让大家看一看。
一个年轻先生涨红了脸,连忙举手站出来,“我我我,是我写的。”
“原来是吴慧安先生,快快上前来。”王希贤笑着招手道。
吴慧安来书院时间短,才来书院两年,之前张诺要来书院讲学还有些质疑,年轻人心性,谁都不服。不过后来去旁听了张诺几次讲课,现在对张诺推崇的不得了呢。
雍凉书院的授课是按照君子六艺来定的,并且有小艺和大艺之分。书、数为小艺,系初级课程;礼、乐、射、御为大艺,系高级课程。平时吴慧安在书院也不显眼,负责教低年级的算数课。像岁数大一点的学生要学骑射,就得找严夫子了。
正巧张宁也跟着吴慧安学习算数,一看是自己的先生得了头筹,赶紧喝彩起来。被学生们这么一吆喝,吴慧安小先生的脸更红了。
王希贤笑着把吴慧安拉到自己身边,高声冲着大家喊道:“恭喜吴慧安先生拔得头筹,大家鼓掌。”说罢带头鼓起掌来。
吴慧安赶紧拱手感谢,看着吴慧安的局促样,下面的先生学生都笑成一片。
“好了好了,重头戏来了,按刚才咱们说的,写的最好的可以找张先生换一副对子。当然你如果想求其他的,也可以和张先生商量嘛。”王希贤一边说着一边冲吴慧安挑眉毛。
吴慧安转过身,结结巴巴地冲张诺说道:“张,张先生好,世人都说张先生的字公正严谨,我想求一副字,您看可以吗。”
张诺笑着点点头,“这是咱们一开始说好的,当然可以。你想换哪种,对联还是诗词?”
还不等吴慧安答话,下面看热闹的先生们先嚷嚷起来,“换首诗词,张先生一字千金,你小子做梦就笑去吧!”
“那,那我换一首诗词,张先生您看可以吗?”吴慧安不好意思地说道。
张诺看着这个怯生生的年轻读书人,微笑着说道:“好啊。”
在吴慧安以后的漫长岁月里,每每和人说起张诺,都会提到此时:“张先生真是顶好顶好的人了,大抵君子如玉,就是张先生这样的吧!”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不过此时大伙显然都没心思想这些,胡山海乐的大喊:“来来来,笔墨伺候!”
早有年轻的先生拿来了笔墨纸砚,准备妥当就等张诺动笔。
张诺走到桌前,微微闭目酝酿,书院先生们都不敢打扰,静待张诺落笔。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张诺一息一句,气息绵长笔锋不断,可谓是一气呵成。等到张诺搁下毛笔站定,各位先生才轰的一下叫好喝彩。
张诺笑着说道,“刚才脑中想到几句诗,就刚好写出来了。”
张诺写这首诗是有原因的,因为听张宁提起来过,这位小吴先生其实原本家里是凉州城西乡的农民,家里条件差,娘老子含辛茹苦,就供出来这么个读书种子。
好在小吴先生也不负期待、心有大志,想要考取功名为国献力,一路读书不曾让人失望,现在已经是考得了秀才身,接下来还要继续考试,所以因为这一茬,张诺才选了这首诗,算是读书人这一道前辈对后人的寄语了。
吴慧安站在桌前,被大伙围着,一下子忍不住眼泪,抽着鼻子红着眼连连低声道谢:“谢谢张先生,谢谢张先生。”
吴慧安心里明白,张诺虽说是个太子少师的散淡官身,可在文坛上,在读书人这一道上,那绝对是前辈高人,让人望其项背的存在。
这样的前辈一句“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真的是温暖了一个年轻人的心。
胡山海站在吴慧安身边,细细读着张诺写的诗,看罢长出一口气,拍拍吴慧安的肩膀,悄声低语道:“好孩子,好好干。”
像胡山海这样的老人,只要是看见这些有朝气的年轻人们愿意往前走、往上走,就会给予最大的善意和帮助。
有道是“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胡山海和张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写完对子已经快是中午时分,书院还定了一批毛笔,笔杆上刻着勉励学子的诗句,送给在书院学习的学生们,刚才趁着先生们闲聊,王希贤已经让人发下去了。
领了毛笔和对联的学生,就来先生这里告别,高高兴兴的捧着对子回家去了。
张诺见书院人走的差不多了,也向书院先生告别,书院先生们都笑着说过年一定要去张先生家蹭饭吃。
这可把张宁愁坏了,这么多先生,这过年得吃多少天啊,没想到过年了还要天天见先生,心中打定主意过年可得去找赵光启躲几天。
现在自己榜上了老马这个武林高手,才不陪他扎马步了。
既然年前书院事已了,张诺一家也回到了小院。老马笑着和张诺聊起来,这雍凉书院的气氛是真的好啊,先生学生都笑呵呵的,不像上次去的京城的学宫,里面那人恨不得拿鼻孔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