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她们都说我是好人

第六十九章 贾琏走马上任,王熙凤独守空房(求收藏求月票)

    这一夜,平儿对曹铮是万般讨好,千般顺从。

    只要是对方提出来的要求,她无不一一满足。

    不仅如此,为了讨好威远侯曹铮,平儿甚至还让其另辟了蹊径。

    也正因为如此,这大半夜下来之后,曹铮对这个丫头的宠爱比之以前更甚了不少。

    当然,之所以玩得这么疯,也有平儿曾经的主子王熙凤的缘故在里头。

    之前在贾琏的房里头,那位荣国府的夫人虽然破天荒的给自己尝了些甜头,但毕竟不够尽兴。

    此时再将那未尽之兴挥洒在平儿的身上,让曹铮从对方的身体里找到了一种让其代主受罚的感觉。

    而平儿自从上一次在书房交出了自己的处子之身后,再也没有被宠幸过。

    这一晚的时间,总算是让她再度登临云端。

    直到第二天日上三竿,曹铮才从平儿的温柔乡里爬了出来。

    起来之后,承受了一夜雨露滋润的平儿自是亲自服侍为其穿衣穿袜,一时间,两个人情意绵绵,你侬我侬,不再赘述。

    待离开平儿的房间,曹铮随便吃了些东西后就来到了书房。

    说句实话,若不是王熙凤央求,自己真不打算理会贾琏那厮的死活。

    不过,俗话说佳人一笑百媚生,最难消受美人恩。

    既然贾家那夫人开了口,自己好歹也得给贾琏这厮安排个差事。

    至于他能干成什么样子,就不是自己所能决定的了。

    这样想着,曹铮给大将军宁渊写了一封荐书,让他斟酌着给贾琏安排一个差事。

    至于是个什么样的差事,他并没有明说,只是说此人文才不能充任文书,武力不能去战场杀敌,让对方看着办一办。

    而大将军宁渊自从打西北战场上回来之后,便一直待在京城的大将军府中。

    此时忽然收到威远侯曹铮的这封举荐信,他不由得感觉有些纳闷。

    照理说,别的官员举荐一个人的话,一般都会大说对方的好话。

    即便不吹得天花乱坠,那也肯定会在言辞之中多有夸赞的成分。

    可是这位威远侯,却偏偏不这么写。

    不仅说对方文也不行,武亦不能,甚至就连给对方安排什么样的职位也没有说,这让大将军宁渊不由得有些摸不着头脑。

    思虑再三之后,宁渊为了稳妥起见,决定派人去打听一下这位被举荐的贾琏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一番打听下来,这位大将军顿时是吃了一惊。

    这个贾琏,出身于荣国府,乃是荣国公的后代子孙。

    不过,其为人却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不仅经常流连于烟花柳巷,勾栏瓦肆,而且还是个不学无术的主儿。

    关于这一点,用威远侯的荐书中的那句话来形容丝毫不为过。

    弄明白了这些之后,宁渊便找来最信得过的一个幕僚商议。

    一番商议之后,二人达成了一个共识。

    那就是安排的这个职位必须不能太重要,要不然容易误事。

    不过,这个位子手上又要有些权力,要不然又没法向威远侯交待。

    如果可以的话,最好别把他放在军中,要不然万一出了什么事容易给自己添麻烦。

    毕竟,自己可是统御三军的大将军,不能让人给自己的脸上抹黑。

    仔仔细细的寻摸了一番之后,大将军宁渊为了稳妥,与幕僚一番商议之后,决定利用自己的关系给贾琏安排一个九品的同知知事。

    这虽然只是个正九品,但对于没有取得任何功名的人来说,能有这样的官场开局,已经是天大的造化了。

    同知知事虽然只是同知的属官,但手上的权力却不小,通常会协助同知分管督粮、捕盗、江防、水利。

    至于安排在哪个衙门,宁渊知道不可能安排得太偏远。

    要不然,这样一个公子哥儿肯定吃不了那种苦。

    思虑再三之后,大将军宁渊将贾琏安排在了距离京城不足百里的一个地方担任同知知事一职。

    不得不说,大将军的办事效率还是很高的。

    荐书递过去三天之后,曹铮便收到了吏部的文书。

    除此之外,还有大将军宁渊的一封亲笔信。

    信中的内容无非是叙叙旧,联络联络一番感情,让威远侯曹铮有空去他府上坐一坐云云。

    当他看到贾琏的上任文书时,忍不住暗暗感叹,果真是朝中有人好做官。

    自己原本只是想随便给贾琏在军中安排个差事,没想到这个宁渊如此用心,居然给安排了个地方官员,而且还是个实缺儿。

    而这样的差事,估摸着只要是个能识文断字的都能干个差一不二。

    由此可见,这位大将军对自己的这件事确实上心了。

    简单看了一下吏部的文书之后,曹铮便差人将文书送往荣国府,并且叮嘱要亲自交给府里的琏二奶奶。

    毕竟,自从王熙凤托自己办这件事也已经过去几天了。

    自己若是不给她一个交待,估摸着她还会以为自己是白嫖呢。

    而这份文书刚刚送到荣国府,王熙凤欣喜之下便拿着文书去了贾母的住处。

    在她看来,这件事一定要让这位老祖宗知道才行。

    不仅如此,还得跟对方说明白了,这件事是威远侯给亲自办的。

    要不然,对方还以为是她的孙子有多大能耐呢。

    贾母本就是个明白人,王熙凤简单一说,她便知道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但不管怎么样,贾家的子孙能有出息,她自然是开心的。

    当着王熙凤的面,贾母便将孙子贾琏给喊了过来,耳提面命的交待了一番。

    不过,贾琏虽然当面连连称是,但一转身便忘了个一干二净。

    在他看来,定然是自己酒量过人,那天晚上把威远侯喝好了,才会有这等好事落到自己的头上。

    对此,王熙凤也不与其争辩,只是在心里头暗骂对方果然是个蠢货。

    要不是老娘俯首甘为孺子牛,喝了一肚子的牛奶,你能有这么个官儿?

    不过,这些话她也只能在心里头想想,却不能对任何人说。

    毕竟,这可是自己跟威远侯之间不能为外人道的秘密。

    接了吏部的文书之后,贾家便大臂筵席为同知知事贾琏送行。

    等贾琏踏上赴任之路时,已经又过去了三日。

    按照贾赦之续弦邢夫人的意思,原本是想让王熙凤一起过去的。

    但后来也不知道是谁说了一嘴,刚刚赴任最好还是低调些,带个媳妇过去上任似乎有些不妥。

    毕竟,大家的心里都清楚,这同知知事仅仅是正九品而已,还是别太张扬为妙。

    再说贾琏平日里本就喜欢自由自在,现如今好不容易可以摆脱心目中的母老虎王熙凤,他自然对这个说法连连称是。

    就这样,三日后,贾琏带着两个随从往距离京城不算太远的一地走马上任了。

    此时此刻,这位荣国府的公子哥儿可以说是春风得意马蹄疾,意气风发,好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