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锤:向虚空领主致敬!

02.0032:『啊,海军!』

    “我说话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在座各位都有目共睹!但……如果你连85都考不到呢?”

    所有人齐刷刷地看向霍雷肖。

    主任军官站起身,给喝空的水杯加满,又给霍雷肖倒了一杯,打破尴尬的沉默。

    准将亲自倒水,霍雷肖也不敢怠慢,连忙上前接下。

    “年轻人,我也不是刁难你,只是想告诉你一个道理,切勿好高骛远呐。

    自信是好事,但盲目自信终究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到那时就晚了,可能拉着一船的人陪你殉葬。

    谁年轻的时候还不是心潮澎湃,目标是星辰大海呢。”

    “将军,您说的是。但我是认真的,如果我考不到85,我自愿从海军转入风暴忠嗣序列。”

    “喂,你疯了吗?”法莉妲上去拽住霍雷肖,但他挺直身子不为所动。

    “哎,年轻人,你这是何苦呢?虽然你爹是个海军奇才,祖上还出了个传奇牛人,但你就这么信誓旦旦地肯定你能和他们一样?别枉费了爱德华·佩鲁阁下一片苦心啊,脚踏实地往前走不香吗?”

    [白给的刷分机会我怎么能丢!别人考不到那是别人没有天赋树的加持哇!]

    “时间紧迫,我入学本就比同届的其他学生晚,所以我愿意以此为代价,激励我学习,请将军允许!”霍雷肖讲了每个老师们都爱听,但自己完全不信的话。

    主任长官放弃了劝诫霍雷肖。

    “那就照你说的,但如果你考不到85,到时候我会喊上爱德华·佩鲁阁下找你小子算账!”

    “谢谢将军!”

    “都说别叫将军了,暂且还不是将军呢。”

    霍雷肖礼貌地笑着颔首致意。

    在欧美海军制度里,准将(Commodore)确实不是将军。

    这一军衔在帝国海军中授予给那些资历非常老练的舰长。

    帝国海军中,准将通常担任由数艘巡洋舰和驱逐/护卫舰中队组成的打击/战斗群指挥官,其规模适中,很适合作为舰队指挥官的入门。

    在情况紧急的时候,他们也是最高规格的舰长,例如帝国之拳山阵号要塞修道院的舰长就是一位效忠于战团的准将。

    主任军官喝两口茶水,啧着嘴向斯特林领尉埋怨:“这臭小子不愧是托马斯亲生的,跟他爹一副执拗模样。”

    斯特林领尉笑而不语,从椅子上站起身,走到霍雷肖身边:“那今天就这样了,这是你的忠嗣学员证件。明天入学,但今晚你还有件事要做。”

    “长官请说。”

    “爱德华·佩鲁阁下白天有会务,暂时不能接见你,请你今晚去他的官邸就餐。”斯特林领尉已经快要明示地暗示了霍雷肖:

    “很多东西你可以当面问他。”

    “届时我该如何称呼?”

    “爱德华·佩鲁阁下乃海军准将,也是领主舰长,你称呼领校阁下就好。”

    霍雷肖点了点头,从各方面表述来看,领校虽然作为一个看似校级的荣誉军衔,但含金量颇高,这么多海军人都当上将军准将了,都还以领校自称。

    不过第二海军出身的霍雷肖也能理解,其海军的军衔和陆军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海军军衔全部围绕三个核心军衔进行拓展。

    分别是上尉(Lieutenant)、上校(Captain),和上将(Admiral)。

    这是古老的传统,在风帆时代确立,如今影响了全球各国海军。

    在英国人的帝国海军中更是彰显了风帆时代最本质的特色。

    以尉官为例,帝国海军和风帆时代的英国海军一样,没有在名称上明确划分少尉、中尉,与上尉,只有资深与资浅之分。

    Lieutenant一词意为‘助理/副手’,在海军表示上尉,在陆军则表示中尉。

    在古泰拉的18世纪末,英国海军尉官就可以视为王室的“天子军官”(陆军只有少数带皇家字样的团军官才算)。

    因为从海军尉官到第一海务大臣都是皇家委任军官,都可以得到王室签署的委任状,被正式当做军官。

    他们在船上都有“军官起居室”,还专属的储藏室、厨师和侍从。

    也是从风帆时代开始,上尉们根据资历又分为第一上尉(Firstlieutenant)、第二上尉(Secondlieutenant)、第三上尉(Thirdlieutenant)……

    在中文语境中就是大副、二副、三副,代表他们接替指挥的序列。

    帝国海军里,第一上尉有专门军衔,即领主上尉(Lordlieutenant)。

    Sub-lieutenant意为‘副手的副手’,代表此人是一位刚通过海军上尉考试,资历尚浅的海军上尉,由此被视为中尉,但非陆军那样明确定级的中尉。

    在帝国海军中,Sub-lieutenant又被冠以高等和初等头衔。

    高等资浅上尉(SeniorSub-lieutenant)和初等资浅上尉(JuniorSub-lieutenant),也就约定俗成地将之视为海军中尉和海军少尉了。

    此外,Ensign(信号旗)一词也常被用于指代海军少尉,因为海军少尉是有权管理信号旗的最低一级军官。

    这就不得不提候补官(Midshipman)们成为正式海军军官的流程,以及解释忠嗣学院没有出现海军正式军官的原因。

    海军相比于陆军,想成为军官的条件更为严格,海军军官的任命只有通过考试,拿到海军部颁发的委任状,并由国家财政统一发放工资。

    候补官们最少舰船上待满6个月,最长达近十年,并在舰长的推荐下,参加‘海军尉官考试’。在通过后,拿到委任状,成为一名资浅上尉。其中不乏很小就上了船的孩子,比如《怒海争锋》电影中那名断了胳膊的少年候补官。

    这一特点也继承到了帝国海军之中。

    星界军的军官任命只需要通过星球级军务部的委任,出了那个星区,别人可能就不认这个编制了,以帝国的行政效率查证起来特别麻烦与繁琐。这也是星界军团通常组成更大编制统一部署的主要原因。

    但帝国海军军官们时常单舰遨游在帝国广袤的星海之中,加之战舰宝贵,协作指挥一条长达数公里的巨型战争机器显然比指挥步兵连队要复杂得多。

    因此海军军官水平要求更高,其编制也由星域海军部统一管理,并定时在五大帝国星域海军部之间定期更新。

    二者对比起来,星界军军官就像是美国县级治安官,海军军官类似联邦探员。虽然都是吃帝国饭,但一个归于地方,一个归于国家,编制效力截然不同。

    所以哪怕是纨绔成军的辛提拉人中,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优秀的辛提拉人在虚空。

    Captain一词在海军代表船长,在陆军则代表队长,二者军衔差距极大,在海军代表上校,可在陆军只代表上尉。

    成为舰长,就意味着成为舰船的国王,有权掌控一切人的生死,是在系统性海战出现前,海军最大的官职。

    所有海军人都以成为舰长为荣,这是一个意义非凡的军衔,海军人心中的白月光。

    领主舰长作为荣誉军衔,特别颁发给战绩极为突出的舰长,是帝国海军对个人指挥能力、海战能力、业务能力的最高认可。

    独立行动的领主舰长拥有诸多特权,有权在自己任务范围内组织舰队,决定行动计划等等。

    发一串坐标,附近一切帝国舰队必须响应,无论他是星际战士还是机械修会的武装战舰。

    而一般执行巡航任务的舰长只能在预先设计好的巡航计划当中行动,桎梏颇多。

    领主舰长更是有权代表帝国海军开展帝国事务,并且担任舰队旗舰舰长。

    Admiral,意为海军上将,亦称提督。

    早在风帆时代初期,海军上将并非固定军衔,通常在海战发生前,由一群舰长投票选择他们当中资历最深、水平最高的舰长统一指挥舰队。

    至于中将和少将,也并非陆军那样通过不同单词来严格确立等级,而是类似海军尉官,以资历深浅划分成:

    Vice-Admiral与Rear-Admiral。

    Vice的意思为副职的意思,‘副海军上将’那自然就是海军中将了。

    Rear的意思是后卫,后卫舰队的提督,便是海军少将。

    从海军的军衔中也能看出,海军中盛行的自由主义和‘有门槛的平等主义’。

    简单来说就是,只要不是牛马契约奴工(这个连人权都没有),帝国海军会尽可能保障船员们的待遇。

    如果能够成为士官,甚至准尉,那么帝国海军就将你视为‘海军体制内人士’了,在日常也会给予面子上的尊重,待遇也更加丰富,甚至有行动分红。

    (PS:非忠嗣学院毕业的海军士官和准尉通常是舰长任命,舰长个人支付酬劳,不上报海军部,相当于编外编。但忠嗣学院中取得的士官和候补官军衔,由星区海军部发放薪资,而委任的海军军官由星域海军部发放薪资。)

    至于帝国海军的委任军官们,他们在淡定与从容中无声地散发着天然的优越感,在非战情下都用绅士淑女和阁下等尊称,互相给足了面子。

    这也是为什么身为领主上尉的斯特林能那么从容淡定地和准将军衔的主任军官坐在一起抽烟聊天的原因。

    一旦上舰,尤其是进入交战状态时,海军军官们又会立即进入严格的‘资历等级’序列状态,严肃指挥等级,开始以军衔职务称呼。

    而候补官们(Midshipman)虽然没能拿到海军部委任状成为正式军官,但海军默认将这些准军官们视作军官队伍的一份子,地位高于准尉,拿着由舰长个人支付的海军少尉水平的薪资。

    在帝国海军中,候补官有两类。

    一类由忠嗣学院培养,进入军官预备学校后获得候补官资格的‘忠嗣候补官’,由星区海军部保障待遇,并在舰船上服役至少6个月,才可参加海军尉官考试。

    另一类是父母健在的海军子嗣,这些孩子通常从12岁就开始上舰航行,自幼穿梭在恐怖的灵魂之海中,一边战斗,一边学习,活到18岁后便可参加海军尉官考试。

    无论哪一类,这些在无数残酷实战中历练过的海军军官,无论是专业水平,还是指挥能力,都是帝国军官中的佼佼者。

    但圣阿布里达尔忠嗣学院出身的海军军官,有着哪怕放眼整个帝国海军中都可圈可点的光荣品质

    ——他们的叛逃率和投降率迄今为止都是0%,用鲜血续写着哥特舰队的传奇,忠不可言。

    海军相信这是在哥特战争中英勇冲向黑石要塞,阻止了阿巴顿阴谋而殉职的海军圣人阿布里达尔上校在天之灵的庇佑。

    踏血而来,是海军军官骄傲的源头,并拒绝任何非海军的人士对他们在专业事务上的指点。

    也是严苛专业考试得来的星域海军部委任状形成的桀骜自信。

    也让海军形成了独特的‘资历铸就话语权’这一特点。

    霍雷肖的脑海中不禁想起那句著名的‘在海军学校,四年级学生说听不见就是听不见!’

    正是海军这一特点的完美体现。

    “接下来的时间,你可以自由安排,只要明天早上八点前到忠嗣学院新生处报道即可,装备也在那里领。前面路口左转有浴室和更衣室,把身上弄干净点。

    这是一个定位仪,佩鲁阁下的管家届时会通过这个定位到你附近的位置接你。证件带好,这是你现在唯一的身份凭证。”

    斯特林领尉拍了拍霍雷肖的肩膀,将两样小东西交给他。

    “谢谢长官!”

    [嘶。这里的忠嗣学院,看起来好像也不是那么可怕嘛。]霍雷肖的心里在震惊之余,又有些小小的窃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