戗久说

第五十章 思等否

    侧墙外飞来的那些箭不是寻常弓箭,箭杆较短,箭羽细窄,竟是弩机用箭,而这些箭间隔大概二十数便发一轮,快而精准。

    墙边两人相视一眼,戗画来不及问这些箭出于何故,回头匆忙道:“你先走。”

    萧案生的视线在她脸上停留片刻,下一轮弩箭很快就要发出,他一把揽过戗画的腰,待弩箭再次冲上天时,两臂猛地用力将戗画送上墙头。

    萧案生丝毫不给戗画犹豫的机会,刚看她的手扶上墙,又立刻放低左手,借力给她的右脚,终于看着她翻过了墙头。

    戗画刚越墙着地,面前便是一队手持弩箭、行装各异的人,其中攻手有男有女,皆训练有素,他们身边散落着一地锣鼓乐器和女子披帛,是一大早扰她清净的那群乐人,而周围看客早已惊恐散尽。

    空中攻防还在继续,而院中火势在州府仆人们的抢救下已渐渐停歇,残留着股股厚重的浓烟,遮挡着漫天四散的飞箭。

    杨守研作为一方知州,也不是简单人物,见漫天箭矢殆于半空,当即反应过来那二人有了外援,而州府内人力有限,他忙派人去校场调人,定要将那两人的命留下。

    两方相持不下时,那群乐人像算过了时辰,待杨守研派人去叫增援后,他们便前后轮换,互相掩护,准备撤退了。

    戗画立在院墙前,视线略过这些男男女女,他们衣着服饰虽是规矩的中原样式,而身形容貌皆透着奇异,绝非中原人。

    而此时却不是追根究底的时候,片时过去,却见萧案生还未越墙出来。

    那些乐人慢慢往后退去,样子虽有些迟疑,却不打算拿自己人的性命去换里面的人,在州府强援赶来之前,他们便四散而去,消失得无影无踪。

    州府援兵飞快赶来,戗画回身一望,仍是不见萧案生的踪影,只好当即独身离去。

    这几日,戗画和萧案生在囚屋中商酌,邕州知州这条路显然已走不通,虽尚不清楚是谁在杨守研背后提线,但按杨守研这赶尽杀绝的架势,他背后的人也不会简单。

    而投诚书并不是非要经杨守研转呈上奏不可,只需要一道代表邕州的明面上的签印,而这签印出了握有实权的邕州知州外,还有在被朝廷收权后,渐渐被朝廷搁置的邕州知府。

    而萧案生早已与居遥说定,为防邕州知州设陷,让居遥在他们两人行往邕州的途中,以久昔之名,经官驿之手,再送一封投诚书至邕州官驿。

    戗画脑中飞转,脚也不稍停,迅速赶回“大同客肆”,先不着急收拾东西准备离开,而是直接闯进了胡玲耶的客间,果不其然,人已不在。

    她飞快转身,回到自己屋中,略过一眼,只有衣物,于是空手而出,去了萧案生的屋里。

    这客肆一共两层,客间都在二层,四方围设,萧案生的客间正在戗画的对面,离她最远的一间。

    戗画推门进屋,绕过前厅,视线在屋子里飞快搜寻,看到了萧案生的佩剑,和他的包袱。

    戗画提起剑,看了眼萧案生的包袱,想罢,她不耐烦地用剑鞘拨了两拨,翻看过后,不过是些衣物,便也不打算拿走。

    她转身离开,剑鞘却不小心带落了包袱,从榻上滚落到了地上,完全摊了开来,从里面掉出一幅纸卷。

    戗画顿时心疑,从地上捡起纸卷,舒展开来后,却只是一副竖画。

    画上,一棵桂树占去了近半篇幅,树冠硕大繁茂,树干粗壮年迈,树叶间金黄成缀,且有乱花飘零而下,秋情昭昭。

    而画卷另半幅,落英纷飞处,立着一道红影,背身负手,正仰首瞻观。

    画上人影屹立,稳如巍山,而其青丝红衫随风曳动,似是将人画活了,虽未显面容,却能从这一抹淡影看出画上之人的坚韧挺拔,遗世清冷。

    戗画看着画,片刻疑惑,随即不假思索把画丢进了灯烛里,又从萧案生的包袱里捡起一只火折,将画燃烛烧尽后才转身离去。

    出了客肆,戗画匆忙去往对面官驿,终于取到了药粉,和居遥送来的另一封新的投诚书。

    戗画转身离开之际,又思及一事,只暗忖稍瞬,便匆匆回身,又留下一封信待送,这才安心离去。

    戗画走出官驿,从她离开州府至此时,不过一刻多钟,若是萧案生逃出,他应当知道要按之前两人所计划的:前往绥城,寻邕州知府。

    而要出城,必经官驿。

    官驿外侧,是一家露天茶肆,戗画随意寻了处位置坐下,打算再等一刻钟,若是过了时辰,她便想不再插手此事,直接出城,回梧州,任由萧案生去折腾。

    街上依旧人来人往,这露天茶肆就在街道边,夹在官驿与铺面之间,而戗画寻的位置也不显眼,藏在茶肆暗处,即便红衫惹眼,也被暗了颜色。

    茶肆的人来来去去,客人一轮又换一轮,这街边的茶肆不像正经茶肆一样花费功夫去品茗,仅供赶路的人喝口便茶,大多人都坐不到半刻钟。

    一刻钟确是太长,又不曾如此长过。

    戗画坐如长松,即便茶凳矮小,她也挺直腰板,手指有节律地在茶桌上轻叩着,像是滴漏的水落进壶中,一滴一滴地计着时辰。

    杯中茶水早已见底,余温也已散尽,一刻钟就快到了,戗画也懒得再添新茶,准备离身出城了。

    戗画起身经过茶肆肆面,茶肆老板正坐在矮案后津津有味地看话本,面前也摆着一只茶碗,作收钱用。

    戗画瞥了眼那老板,却被矮案旁的一抱巨大水缸引去了视线,她走近看那水缸,缸里还有大半缸的水,清澈透亮,像是从哪处山泉打来的。

    看话本的老板要翻书页,眼皮一抬,看见摊前这小娘子在大水缸前站了许久,于是扬声道:“姑娘,这水干净得很,可是专程从城外水涧打回来的,山泉水啊!”

    戗画回神看老板一眼,想是老板误会她怀疑水不干净了,她却是懒得解释,回头埋首又看了几眼。

    这水确实干净,在这一方狭窄小地,借着几缕难得的光线,竟也将她此时样貌恍恍显映。

    水中的她,红衫依旧,一如既往面色从容,然而却少有地绾起了长发,发面紧绉,却看得出已尽量抚平,是发容本身曲折难平,而不知道的人却只会当成是姑娘背光梳妆,梳得乱了些而已。

    他用心了。

    戗画回身,从腰间摸出两个铜板落进老板的碗里,老板此时才松了口气,又回头继续看话本。

    戗画拿手摸铜板时,又碰到腰间一物,从腰侧取出了银竹簪,一边抚看,一边往城头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