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人奇事录

第四十六章摆宴

    衙门内,县令正和岳武阳在桌上品茶交谈,谈兴高涨,不一会儿谈到京城内的那些事。

    县令不免有些担忧,看了又看岳武阳,脸色满愁容,欲言又止。

    岳武阳在关外时已听到京城内不利于他的谣言,而且京城那一位多疑猜忌,怕自己在关外形成势力,刚一打胜仗便连下三道密令,让自己速速回京城。

    现在又看见县令的神色,心中感概甚多,本来可以开疆辟土,如今只能固守关外,可惜!

    一时间气氛尴尬,俩人默不作声,沉默一片。

    “县令,听说前些日子有妖魔水淹明河城之是真的吗?若是真事,那妖魔真该死。”

    “岳将军,确有此事,幸有能人解决这大祸,不然全城无一幸免。”

    这时,县令脸上露出轻松的神情,似有绝后余生的感觉,方觉茶的清香。

    “县令,不知何等能人,有幸介绍给岳某认识。”

    岳武阳饶有好奇,向县令询问,突然间又想到早上遇到那名书生说的话,心血来潮有些不安。

    看得出岳武阳神情有异,县令连忙问道何事,岳武阳亦详细讲述早上所遇之事。

    过一会儿,县令似乎想到了什么,连忙问所遇书生的样貌,顿时已明白事情原由。

    “岳将军,你早上所遇的书生正是解决水淹明河城的能人李先生,不过你与李先生真是有缘。李先生说将军家宅气运正盛但有衰败之气,那可要重视。唉唉..........京城那事。”

    话还未说完,县令便收住口不再讲话,其中意思岳武阳明白,但这事又无能为力。

    交谈到此一段落,俩人再无心情神情各异,岳武阳起身告辞离去。

    在岳武阳从衙门离开后,县令神色严肃坐在椅子上,在思考什么,似有天大难事。一旁的何主簿刚进来,看到县令在思虑事情,没有打扰静站在旁边。

    “老友,可能大事不好了,京城有大变。”

    何主簿被“老友”这两个字惊醒,因为自己和县令现交多年,一旦说出老友两字,必然有大事。

    连忙眼睛望向县令,开口问道:“老友,你不要吓我,有何等大事?”

    “唉唉......事关岳武阳,一言难尽,怕他命不久矣,可惜。”

    县令详细讲述今日交谈之事,何主簿久久思虑未发一声,其中利害可谓可大可小,突然脑袋一清,拍了一下头。

    “老友,可能有救,解救良方在于李先生。”

    这时县令恍然醒悟,连忙起身想追上岳武阳,但被何主簿阻止。

    “老友,现在已经追不上,而且时机也不对,明天不正是摆宴的日子,那时正好。”县令已坐回椅子,和何主簿一同品茶,一片怡然自乐之景。

    岳家大宅中,岳武阳闭门自省,不见任何人,府中气氛十分严重。

    唯有岳母撑着拐杖来到岳武阳的房间,敲门声传来,岳武阳连忙开门迎接岳母。

    岳武阳正跪在岳母跟前,用力叩头,岳母本来还不明白什么会事,瞬间明白这是离别之意,到底系母子亲心,眼中流满泪水。

    “母亲,孩儿今次回京城肯定凶多吉少,难有相见之日,唯有今日叩谢母亲养育之恩,请恕孩儿不孝。”

    “阳儿,真的没回旋的余地?”

    “母亲,那一位已经猜忌我很久,为保王位,容不下了。”

    “我已经决定回京城,为后辈立言。”

    岳母已明白其远大志向,手轻轻抚摸岳武阳的脸,用心记下容貌似刻在心中,悲伤之情难以宣泄。

    隔天岳家摆宴,明河城所有人齐聚一堂,县令、地方绅士和百姓都坐席饮酒食饭,热闹非凡,祝贺声沸腾,人来人往。

    岳武阳站在众多宴桌上,招呼众人,开口喝道:“多谢诸位到场,大家饮好吃好,希望以后更好。”

    一时间岳家气氛高涨,喝彩声,欢笑声……声声交融,推向高潮。

    这时县令走近岳武阳,低声细语,岳武阳连忙凑耳聆听。

    “岳将军,解玲还需解玲人,你的事可能需要李先生解决。李先生,名玉祁,性李,钱塘江城开辟武道新法的武祖,若他能助你,你之事可有转机。此言入你耳,不出我口。”

    刹那间,县令迅速坐在宴席与旁人交谈,似乎未跟岳武阳说话。

    岳武阳明白这是避贤,但自己下定决心,走上直谏之路那有逃避之意。

    此时宴中人欢声笑语,那知主人家却离别最后一餐。生离死别两无凭,泪怕伤心只自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