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翻云覆雨

第一百章 熟人(2/4)

    反正不管心里到底怎么想,贾环嘴上一直坚持这么说。

    包括单独面对林黛玉的时候。

    贾母笑笑,不置可否。

    都说人老成精,到底是不是真的接受这个解释,或许贾母自己心里也没有个确定的答案。

    “不说他们了,说说你吧,自从外祖母这儿搬出去之后,平日里来的就少了,是不是还在怪外祖母?”

    此消彼长,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贾母对待大脸宝和林黛玉的态度,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怎么会?”

    林黛玉赶忙否认道,然后凑近贾母撒娇道:“孙女不过是安静惯了,之前在家的时候,除了每日里读读书,也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需要费心。”

    “前几年和祖母住在一起,总是被宝二哥搅扰,也是我自己贪玩了,就把书本放下了,回江南之后,还被父亲批评了。”

    “这次回来之后,把父亲的藏书都带来了,最近一直在忙着整理,顺便也多读一读,就耽误了功夫。”

    “以后一定日日都来给外祖母问安!”

    其实贾母也不是一定要追究的意思,只是作为长辈总不好拉下脸给晚辈道歉。

    有些事情,虽是出于好心,但终究没有好结果,贾母对林黛玉心中是有歉意的,所以才故意就坡下驴,缓和一下关系。

    “反正都是你有理,不过你以后怎么打算,有没有想过?”

    贾母关心道。

    “打算什么?”

    没头没尾的问话,让林黛玉也有点懵。

    “太太对你的态度,你今天也看到了,我老了,不知道哪一天说没就没了,但是你的终身大事,要不能提前安排好的话,我就算是死恐怕也不能瞑目!”

    在贾母看来,林黛玉下一个重要的人生节点,其实就是嫁个什么样的人家。

    如今已经没有父母可以依靠了,值得上的长辈,也就自己一个,贾母深感自己责任重大。

    之前还想着把两个玉凑在一起,现在看来不过就是一厢情愿。

    “老太太且活着呢,孙女还得栽培您二十年。”

    用词虽然夸张,但林黛玉说的也是真心话。

    尝尽了人情冷暖过后,到底谁才是真正对自己好的人,林黛玉心思灵敏,自己就能感受的很清楚。

    在林黛玉的心里,老太太虽然有一些偏心,但也是打心眼里对自己好,自然不想失去这一份的关爱。

    “傻丫头,人都有这一天,或早或晚罢了!”

    对于生死,贾母已经看透了,不惧死亡,只是想多活两天。

    “你的婚事,我在的时候能定下来的话,最好还是先定下来。”

    “你父亲已经把宝玉否了,我自然也不会再往这方面想,四王八公里,也有不少的优秀子弟,你可以考虑一下。”

    “人情来往上的事情,我可以替你安排筹划,等到你守孝期满,除服之后,就可以考虑安排婚事了。”

    不得不说,老太太思路还是很清晰,时间余量留的也很足。

    ……

    国子监,广业堂。

    就是日常上课的地方,国子监的学生,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里度过。

    按照各自的来源不同,考核水平不同。

    国子监一般分为六堂。

    东侧率性堂、诚心堂、崇志堂;西侧修道堂、正义堂、广业堂。

    一般文官子弟得到荫庇之后,都在西侧的三堂学习,与之相对应,武勋子弟则是在东侧三堂学习。

    倒不是文官不想要东侧的位置,而是实在抢不过。

    文武官员不一样,文官是没有确定家族传承顺序的,和武勋不一样。

    毕竟是拿命换来的爵位,甚至是一家几代人的命换来的,按照公平对等的原则,自然也是要能够传承几代人,甚至更长久。

    但是文官就不一样了,不过就是考试做题,虽说也算得上是过五关斩六将,但毕竟只是戏说,所以干到退休也就差不多了。

    长此以往,武勋家族的子弟,尤其是嫡系子弟到国子监读书的话,有时候已经有了朝廷赏赐的待遇或者虚职。

    按照规矩,品级就是比一般的学生高一些,久而久之,也就占据东侧。

    但是,家里的影响力是一部分,自己的硬实力又是另一部分。

    那么多精力旺盛的年轻男子聚集在一起,肯定是要搞出一些事情来的,不然的话,怎么消耗多出来的精力。

    也就贾环特殊一点,出身武勋按理来说,应该混东路三院,只是披上了校长关门弟子这层外衣之后,再加上卫之煌代课,直接就混进了西路三院。

    当然国子监也是综合考量了学生的各项水平之后,进行分班教育,按照顺序大概可以理解为,初中高三级。

    卫之煌带的是西院高级班,贾环也自然进入高级班。

    所谓高级班,就是成绩优异者,准备参加乡试。

    国子监虽然是条捷径,但是该有的考核标准还是要严格执行,不然的话,就算是提前安排毕业,到了科场,还是考不中也是麻烦。

    “小师弟,以后你每日就在这里读书,有什么搞不清楚的,也可以到我的直房里来。”

    卫之煌很客气,都已经是同门了,关系不一样,态度自然就不一样。

    只是一个简单的称呼,就已经把贾环的身份单拎了出来,并且拔高了一大截。

    此时广业堂的学生,看向贾环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虽说都算是名门之后,但是突然多了个师叔,还是非常容易引人好奇。

    贾环客气行了个礼,没有多话,找了空位置坐了下来。

    待卫之煌离开之后,还在堂内读书的众人,倒也没有多大的变化。

    读书人嘛,该有个格调还是要矜持一下。

    就在此时,门外突然闯进来一个老熟人:“哟,这不是环兄弟嘛?”

    “你也来国子监读书了?”

    贾环定睛一看,还真是有缘处处相逢,眼前正是被自己当街教训过的牛犇。

    反正当时也是自己占了便宜,贾环倒也没有太小心眼,而且还记得跟政老爷第二天去镇国公府赔礼道歉的时候,牛继宗的脸,黑的都快能扭出水了,想来自己父子二人离开之后,牛犇肯定少不了一顿爱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