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开始的日常

正轨

    很快,班干选举的结果出来,赵凡如愿以偿地当上了体委。

    毕竟只有他一个男生竞选班委,加上这个职位又是体育委员,所以性别优势就体现了出来。

    一得到消息他就立马在他们班级男生群里发了条消息:所有人晚上六点半操场集合跑操,迟到及未到者,将扣除二十分综测分。

    刘小冬:找的到我我就去

    李鸣:体委是值得尊敬的,但群主是个什么玩意?

    系统消息:李鸣被群主禁言十分钟。

    没错,赵凡这狗日的在这个群里是群主,所以即便李鸣有管理的身份也还是低他一头。

    一想起这个,李鸣就有些气的牙痒痒。

    之前那个啰嗦了三分钟的女生当了班长,反抗助班那个负责人当了学委,其余的班干李鸣都不怎么记得名字。

    不过在辅导员的要求下,所有班干都主动添加了班级所有学生的好友,所以李鸣给她们的好友备注上都有相应的职位。

    多好,简洁明了,出了事就可以立马联系有关的班干,还不怕记错名字!李鸣心里美滋滋地想到。

    刘小冬在宿舍告诉李鸣他们,本来助班是打算让一些人去担任与自己选举职位不一致的班干的,

    负责人们试着改变助班的想法,但没什么结果。

    然后辅导员知道了以后就有些生气地把四个负责人训了一顿,还问他们如果别人不愿意谁来做思想工作。

    本来应该是三足鼎立的局面,结果负责人这一方因为是初来乍到,根基尚未稳固,所以势单力薄,夹在中间两头受气。

    助辅看到这样的情况,就告诉他们如果觉得很为难的话,那就还是以辅导员的意见为主吧,毕竟辅导员要跟她们四年,助辅和助班只跟她们短短几天。

    后来基本上都依照辅导员的意思,竞选者都没被调配到其他职位,要么像赵凡一样风风火火地新官上任,要么落选。。

    班长上任第一天就嫌辅导员太啰嗦,所以背着辅导员和其他班委又建了个没有辅导员的群。

    那个群的名字好像就叫班委密谋群——已经有几分兵变夺权的味道了。

    李鸣问后来是不是辅导员和其他班委又建了个没有班长的群,但刘小冬说没有,李鸣感觉有些失望。

    可惜呀。

    赵凡似乎已被辅导员当成了男生的领头羊,辅导员告诉赵凡,以前他们班和赵凡他们现在也是差不多的男女比例,可是几乎每个男生都有职位。

    还很恨铁不成钢地告诉赵凡,他们男生这样是会被女生排开,远离权利中心的。

    不过几人依然没什么波动,一来被训的又不是他们是赵凡、平时在宿舍里爱狗叫的赵凡,二来他们都蛮咸鱼的,远离权利中心可还真求之不得啊!

    而且,被训的赵凡也觉得没什么,一边和李鸣他们吐槽,一边愉快地打劫。

    不得不说,刚开学的事儿是真多,基本上半个月都很忙。

    又是要检验指纹又是要拍照,学校还组织去了趟医院体检。

    因为前一天晚上赵凡和刘小冬两人在宿舍干了几罐啤酒,所以刘小冬有些弱弱地问医生前一天晚上可以喝酒吗。

    医生斩钉截铁地答道不能。

    赵凡有些做贼心虚,自欺欺人地说,我有没喝酒,我喝的是可乐。

    李鸣当时躺着身上贴着好多东西,一时没忍住,直接笑出了声,紧接着就被医生呵斥不许笑,不然结果就不准了。

    所以他只能死死咬着牙,努力不让自己笑出来,很辛苦。

    之后还花费一天时间进行了体育测验,量了身高体重,还测了跳远,引体向上和一千米。

    测一千米时,赵凡看着一骑绝尘的李鸣都惊呆了,他实在想不懂,这个不打球不锻炼,整天搁宿舍里不是坐就是躺的废物能领先他那么多。

    凭什么?

    李鸣并没有告诉他自己暑假那三个多月基本上都坚持早起跑步,只是告诉赵凡:父亲,总有些东西是要比儿子强的。

    至于自己为什么即便在家也要坚持跑步的原因,李鸣不忍说出来,这可能会是他大学四年里心中始终无法根除的痛。

    每逢双周周六,李鸣他们还要去上一上午的军事理论课程。不过老师也摸鱼,他们就躲在后面打游戏。

    拉上之前那个名字缩写是SSR的大兄弟一起五排,然后掉大分。

    十五局啊,整整十五局愣是一把没赢过!

    由此可见,这个自带SSR的大兄弟绝对是非酋体质。

    李鸣四人深以为然,不然,凭他们分分钟钟杀穿一路的技术,怎么可能会赢不了!

    那兄弟也是欲哭无泪,这四个人愣是没一个是正常的。

    李鸣天天喊着杀杀杀,经济落后人家两千了还不抓紧发育,老琢磨着怎么把人家干死;

    赵凡一边玩电脑一边打王者,上一秒还对着电脑乐呵呵地傻笑,下一秒对面人都把他干残了;

    杨正仁老喜欢玩些下水道英雄,即便总被对面的版本之子打成狗,依然乐此不彼地秒选;

    刘小冬……对比前面那三个卧龙凤雏他倒是还算正常,可是他菜啊!

    那大兄弟最后感慨,也是难为学院了,把你们几个给凑到了一个宿舍里。

    他们大一也上了些专业课,学到了些有意思的东西。

    有个老师说,所有的专业都可以分为自然科学学科和社会人文学科,在自然科学学科与社会人文学科之间有一道不可跨越的鸿沟,叫数学。

    理工农医都是自然科学,其他的、所有的专业都是社会人文学科,所有!

    但有个学科可豪横,它给自己安了个新分类,叫中间学科。

    关于李鸣为什么会知道中间学科,是因为那个独断专行的专业叫心理学。

    没错,正好是他这个专业。

    “间科学,是指关于心理学学科跨界或交叉性质的一种看法。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心理是脑的机能和客观现实的反映。脑是心理的物质本体,其神经机能是一种自然现象,属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社会包括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属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

    李鸣看着书上的这段介绍,不由得嘴角一抽。

    刚开始看着还感觉挺牛叉的,后来就反应过来了——这他丫的不就是个无底坑吗!

    在他的理解就是,既要具备理科的思维,也要具备文科的背诵量。

    这就像考试,不光给答案给你你都抄不完,考完试了,你再去看,也看不懂……

    很好地结合了两门学科的缺点。

    坑,天坑专业。

    虽然哪怕心理学考研基本上都不要高数,但李鸣他们专业主任还是给他们在大一时安排了高数课程。

    因为怕他们到大二学心理测量学时两眼抹黑。

    高数上有个无穷小的概念,就是无限趋近于零,却不等于零,老师说这个概念很抽象,希望大家回去好好理解一下。

    李鸣倒是没觉得有什么难的,他之前下载过某夕夕,理解得透透的。

    也是从那之后他就坚定不移地黑起了某夕夕——狗都不用啊!

    在普通心理学的第一次开课时,老师也没急着上课,就是和大家唠唠嗑,说是想让被调剂过来的同学能对心理学感兴趣,让自己主动选心理学的同学对心理学更感兴趣。

    之后谈到催眠,老师介绍道,催眠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神秘,大概只有百分之十左右的人属于容易被催眠的,但有一小部分人是不能被催眠的。

    接着,老师和大家说了一些催眠的原理,大概就是被催眠者要顺从催眠者的指示,催眠者会使用一些平和单调,柔和轻慢的语句,并且不断重复。

    比如——你脑子里的水有很多很多,很多很多~

    你把你的头晃两下,晃两下,你听到了你的脑子的水,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