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从玄袍弟子开始

第17章 落幕(求追读 求收藏)

    听见惊呼声后,孙成心里一沉,转身望去。

    原来是姜宁突然出现在了孙成身后,手中正掐着法诀,趁孙成来不及反应之际,释放出来,只见几道闪电从半空中浮现,争先恐后地冲向了孙成。

    而他只能眼睁睁看着袭来的闪电,做不了任何动作,瞧着这般惊人的攻击,脑海中不由得冒出姜宁是不是要就此下死手的念头,生死恐怖之间,冷汗直冒,害怕之情油然而生。

    就在孙成以为吾命休矣之际,迅猛的闪电刹那间穿过耳旁的黑发,打在身后的地上,出现了数个散发着热气的深坑。

    嗅着空气中烧焦的臭味,背后衣衫已经浸湿透了。随后,看了看身后地面的状况,吞咽了一下,心中生出庆幸之情。

    圆台旁边的弟子面面相觑,孙成师兄居然输了,没想到这位师弟这般厉害。

    此时,看着神色有些恍惚的孙成,姜宁吐了一口气,拱了拱手,淡淡的说道:“孙师兄,承让。”

    旋即,孙成回过神来,想清楚了情况,释然一笑,语气郑重地回道:

    “多谢姜师弟手下留情。师兄认输了,师弟道法高明。看来是清心大会没这个缘分,容不下姜师弟这般天才人物。

    既然先前已经作出了承诺,我也不会反悔,从此以后,清心大会不会再有人打搅师弟,请师弟放心。”

    随即,又是一声苦笑,继续说道:

    “其实谁人不想一心修炼,求取大道,只是没有修行资粮,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罢了,我是如此,清心大会的众人亦是如此。

    也许对于姜师弟来说,资粮不过是辅助而已,靠自己的天资就能飞速进展。姜师弟,一定要坚持下去,磨砺道心,务必求取到金丹大道啊。”

    面对孙成的话语,姜宁笑了笑,没有回答。

    随后,领了中品法器和丹药,就在众人崇敬的目光中告辞离开了。

    刚出小筑,姜宁就全身一松,缓缓吐了一口气,还好刚才自己灵机一动,趁防御法器碰撞之际,使用土遁术遁到孙成身后,不然这场胜负还不好说啊。

    回途中,到天险桥时,不知怎么的,耳边突然回响起孙成的苦楚话语。

    不过姜宁却是洒然一笑,在心中反驳,没有自己日日夜夜勤修不缀的坚持,哪会有如今的修为和实力,即使天赋再好又有什么用,没有大恒心、大毅力是走不了多远的。

    记得曾经云师兄说的那位师兄,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吗?因为天赋自满起来,不努力修持,最后泯然众人矣。

    想到这里,其实加入清心大会还是有许多好处的,不说别的,就说他们之间内部的信息交流,也是一笔很大的修行资粮,能让人少走许多弯路,节省修行时间。

    不过一想到加入后,就要掺和进外门中的势力斗争,一旦被裹挟在其中,会身不由己难以脱离了。光是这个坏处,姜宁就不愿意加入其中了。

    而且作为外门弟子,当务之急是努力修行,早日成就金丹,而不是沉迷在这些细枝末节中,白白消耗修行时间,所以那些看得明白的弟子都没有加入其中,即使是那些世家子弟也没有太过在乎此事。

    毕竟,只有修成金丹后,才算是门派的真正弟子,得以进入门派的核心圈子,那时世家子弟与凡民之间就不会有什么区别,只有道途、修行理念之争。

    而不是像现在拘泥于区区小道中,况且其中的大部分弟子都有自己的小心思,清心大会根本不可能发展壮大。

    这位孙师兄看起来精明,实则只有些小聪明罢了,连这些都看不透,被人吹捧了几句,就信誓旦旦地扛下了这副重任,也不想想,自己有这个本事吗。

    氏族世家只是门派的附庸,依附门派生存。在这几万载的沧海桑田变化中,门派依然是门派,而世家早已不知道没落过多少了。修行才是根本,其余皆是浮云。

    不知不觉间,姜宁已经飞到了崖壁洞府前,摇了摇头,将种种杂乱思绪清空,自己已经委婉地提醒过孙成了,希望他不要再执迷不悟,还一门心思地去壮大清心大会,从而落得个两难的境地。

    回了洞府,姜宁喜滋滋地将赢得的奖励取了出来,摆在石桌上,一件中品飞剑,一瓶青灵丹,五瓶养气丹。

    拿起飞剑,放在掌心处,看着剑刃上如水流过般的波纹,透着淡淡的寒光,锋利无比,真是刃如秋霜。

    姜宁自言自语道,既然如此,就叫你青霜吧。

    随后,便运使真气,灰蒙蒙的光芒逐渐渗入剑身,开始祭炼起飞剑来。

    片刻后,剑上真气氤氲,大小如意般变化起来,在室内盘旋回绕。

    由于已经祭炼过一次飞剑了,这次姜宁十分轻车熟路,不到一刻,就将青霜使得如臂挥指,仿佛与自己融为一体,显得十分和谐。

    可惜洞府内空间还是太窄了,只得近距离幻化出几道青色剑光,灵活游走一下,不能畅快御使一番,体验一下青霜剑的锋利之处。

    但从刚才的飞遁之中,就可以体会到,不管是剑速还是坚韧程度,都要比门派发放的下品飞剑厉害许多。

    旋即,掐诀一招,把青霜剑收回手中,轻弹了一下剑刃,发出了一声清脆悦耳的剑鸣,就将其收回储物袋内。

    接着看向了桌上的丹药,又将储物袋内剩余丹药取了出来,姜宁望着这一大堆的碧青色瓶子和白玉色瓶子,心中仔细思索了一下,这些丹药也不过能支撑个三五个月,就会耗尽了,那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还是要多做任务,多获取善功,修行供给的资粮不能断,不然就会与那些天才人物拉开差距。

    想到这里,姜宁苦笑一声,微叹一口气,这就是没有势力供养的坏处,不过须臾间就定了定心神,重拾信心,再难也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接着又看了看袋子内杂七杂八的物品,想着抽个时间去宝坊峰一趟,将其兑换成灵石、丹药。

    不一会儿,整理完物品后,姜宁合衣盘坐在石床上,开始勤修起来,取出丹瓶,服下一枚丹药,丹田内一股股热流涌现,不断壮大着太虚真气,增长着修为。

    时光如流水,不知不觉间,就已经过去了大半天,天色暗了下来。

    对他来说,今天比斗了数场,耗费了巨大的心力,加上又坚持修行了许久,即使是姜宁这样的修仙者,难免也会感到一些疲倦和乏意。

    随即,察觉到自己心神消耗过大,便躺倒在床上,开始呼呼大睡起来。

    第二日清晨,旭日的光芒透过细细的孔穴,洒了下来,形成片片光斑,将室内映得通明。

    这时,姜宁精神饱满的苏醒过来,洗漱一番,吃了点东西,填充下饥肠辘辘的胃。

    随后,又一刻也不懈怠的开始了修仙之路,吞服丹药,打坐精练,运转功法。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没有人打搅,他沉浸在修行中不可自拔,仿佛已经没了时间的概念。

    两旬后,石床上的姜宁从静坐中退出,眼中神光一闪,缓缓吐了一口浊气,功行又有了精进,真气壮大了许多。

    内视下丹田,查看了情况,心中不由得产生喜悦之情。随即,念头一转,想到一天天苦修下去,也有些乏味,正好法术精进空间很大,还可以去浮丘峰演练法术调整一下心情。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姜宁白天去灵龟岩演练、钻研法术,晚上则是服丹练功,增进修为,偶尔感到疲乏时,也会睡眠养神。

    一月后,天际的晚霞已经渐渐消失,落阳逐渐抹去身影。在灵龟岩的姜宁趁着落日的余晖返回了崖壁洞府,看着铜镜中有些不修边幅的模样,眉头一皱。旋即,用铜盆打水,沐浴一番,清洗掉一天的疲累。

    随后,舒畅清爽的姜宁躺卧在床上,决定今晚休息一下,暂不运功修炼,而脑海中思索着白日里法术的种种变化,反省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待下次演练时改进。

    思绪渐渐放飞,幻想着金丹上人是何种风采,自己又能在几时内修成金丹,成为真传弟子或内门弟子,而那又是何等的逍遥。想着想着,姜宁就在不知不觉间安然入眠了。

    一夜就此过去,未等旭日东升,彩霞云飞之时。姜宁就已经醒来,思虑了一下,想到自己许久未见云师兄、钟师兄、钱师弟等几位好友了,该去探望一下。

    想到此处,姜宁不再犹豫,立即行动起来,出了洞府,向几人的居处飞去。

    距离最近的是钱师弟的洞府,一座古色雅致、清幽静谧的小院坐落在冲云峰山顶处的一块小型平地上,看起来与钱景程那活泼跳脱的性格十分不符。

    而小院后面屹立着一块棱角分明、形态别致的巨石,左右两边则是姹紫嫣红、五彩缤纷的各种花草。

    飞落到地面上,望了望四周秀美的景色,姜宁抬腿步行了几丈路程,突然停了下来,轻轻触碰到了附近的禁制,只见一片白光闪现,阻挡住了进入的去路。

    静等了几息时间,“进来吧”。

    一道充满活力的声音从小院里传了出来,紧接着,眼前的白光禁制在霎时间内,如同冰消雪化般消失不见了。

    见状,姜宁带着微笑,迈步走了进去,一入其内,才看清楚院内的情形,心中一怔。

    与以前古色古香的布置完全不同,如今变得十分金碧辉煌、光彩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