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影帝从加载面板开始

第53章.剧组成立

    剩下的工作,就不需要领导们的参与了,自然有负责内勤,财务的主任来跟进,张院长和制片厂的副厂长以及小王总等人陆续离开。

    临行前,小王总还特意跟顾子文打了个照面,拍了拍他的肩膀赞赏道:

    “年少有为啊”

    导演能力怎么样暂且还不知道,但是就冲这个编剧水平和眼界,这份投资就错不了,以后必定会是影视圈的一颗新星。

    说不定还会有来他们华艺的可能,提前认识一下没坏处,毕竟他们华艺的崛起离不开最初敢于大手笔的支持冯晓刚拍电影。

    但是冯导一人,就让他们华艺赚的盆满钵满,现在碰到有潜力的新星自然也不能放过。

    能打下这么大家业的哪个是简单人物,不是只有深哥才有识人之明,提前投资。

    就这样,《调音师》剧组正式成立,主创人员分别是:

    制片主任:张慧君。

    没错,新上任的张院长直接挂名了电影制片人。

    导演:顾子文。

    虽然是初出茅庐,但是凭借这个剧本,就没有谁敢小看他,而且还有整个北电做后盾,大家对他期望很高。

    监制:谢晓京。

    导演系谢主任自请担任了监制,当然也可能是在张院长的暗示之下,这是所有人对这部戏的信心所在,也是接下来顾子文的最大依仗,你不会拍?没关系啊,有会拍的人在。

    编剧:顾子文,陈冰。

    作为顾子文的老师,片场时陈冰很方便给与指导,顾子文是导演不假,但还是我学生呢。

    执行导演,摄影:穆得远。

    其实,穆主任原本是不打算亲自出马的,甚至连人选都挑好了,王静也是北电出身的摄影,90年毕业至今也拍过不少好作品,但架不住老谢这顿劝说,只好亲自上阵了。

    副导演:陆保山,宁号

    前者作为导演系的老师,资历并不是很深,但是基础知识扎实,后者则是摄影系的学生,跟顾子文同级,之前拍过一部《星期三,星期四》获得了去年京城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两人一方面是可以辅助顾子文,另一方面学校给你拿了这么多钱,塞两个人进去不过分吧。

    后者是因为在校期间拍了不少好的作品,备受瞩目,但是文艺片没有谁会觉得新人有把握获奖,商业属性又不够,所以缺乏投资。

    没钱怎么拍戏呢,总不能一直指望着学校资助和导演自掏腰包为爱发电吧,所以这部被学校寄予厚望的电影就把他加进来,如果电影真的火了,这也是个资历。

    看的出来导演系的老师对宁号是寄予厚望的。

    然后就是:

    选角导演:李敬林

    这是北电制片厂的人,顾子文并不熟悉,这个职位其实他很想把自己的小伙伴推上来,因为张颂闻对演员演技的把控在他看来是非常出色的。

    不过被张颂闻自己拒绝了,他觉得自己无论是经验还是资历都不够,到现在连个正经戏都没拍过,不希望顾子文再因此给人留下一个任人唯亲的印象。

    至于场记,道具,服装,化妆组等则是全部由制片厂包圆了。

    如果现在有个人来问顾子文,拍电影的初期筹备难吗,他一定会回答非常难,因为很多乱七八糟的他现在还没搞懂。

    但是他还会说:“只要你找对人,那就一点不难”。

    从他自己拉草台班子,到一个大佬云集的主创团队之间,只差一个北电。

    团队已经差不多拉起来了,不过拍摄却还要等一段时间,拍摄审批虽然很快,但是演员选角和人员的时间协调却还没搞定。

    这部戏里太多的教授老师和学生参与,那么在学业最繁重的时期拍摄肯定是不行,所以暂定开机时间是六月份,预计三个月拍摄完成。

    好在这部戏不需要有太多大场面和取景,否则还真不好控制时间。

    很快,表演系的顾子文居然要拍电影的消息像风一样刮过了整个北电:

    “牛的啊,之前看他演戏就感觉不一般,演的真好,现在居然要自己拍电影了。”

    “我都在想要不要也出去找戏拍,他前年还平平无奇呢,出去半年就这么厉害了。”

    “人家那是天赋,只不过发挥出来了而已,咱们这个水平的就别惦记了。”

    这是膜拜的,毕竟在校期间演电视剧,甚至演电影的人也不在少数,但是拍电影,还是这么“大投资,大制作”的真是绝无仅有。

    不过也正因此,让不少导演系的学生感到不忿。

    “他一个学表演的,听说就演了两部电视剧,还都不是主演,回来就会拍电影了?糊弄鬼呢。”

    “就是,这个顾子文不知道什么背景,还要自编自导自演,真是搞笑,剧本是不是他写的都不一定,怕不又是一个陆穿吧。”

    可怜的陆导,因为在片场说不过姜闻被气哭,现在已经成了片场傀儡的代名词了,等片子出来真的引来赞声一片的话,估计也全是夸姜闻的了,尴尬程度恐怕还要再上一层。

    “谁知道了,去年一学期没来上课居然啥事没有,他们那个班主任亲自帮着请的假,好像倚天那部剧都是那个陈冰帮忙找的,要是没点关系谁信啊。”

    顾子文对于这些风言风语自然也是听到了一些,但是没有理会,毕竟总有人会忽略你的优点,然后待在他们自己设定的领域里对你进行鞭挞。

    他们不会觉得顾子文拿到宋青书,甚至欧阳克的角色主要是靠的颜值,其次是那时候仅仅还算不错的打戏水平。

    当然,就算他们知道了这点一样也会不忿,觉得顾子文只会靠脸罢了,说不定还会说的更难听一些。

    所以,如果你往心里去的话,根本计较不过来的。

    不过,除了这两种人以外,更多人的心态则是:

    “我能不能出演?”

    毕竟是在校生拍的,学校赞助的,那大批的从北电选演员不过分吧。

    除了少部分人有很大的野心,连要拍什么戏都不知道,就想争个主角,大部分人都想着如果能有个戏份还行的露脸角色就很好了。

    千万别觉得都考到北影了,怎么还能对一部电影的配角这么惦记,不是毕业后都有戏拍吗。

    实际上,大部分的人最终能在电视剧里演个配角就算不错,主演出道的人少之又少,至于电影行列,那更是多少人一生都难以跨过的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