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无再开

第三十四章 第一次月考

    “这是没启封的试卷,同学们看一眼,发下去以后铃声不响不许动笔。”监考老师拿起装着试卷的纸包示意。

    高二的第一场月考,也是分班的第一场月考。

    开始颜牧瑭有些紧张,但是有运动会和金秋艺术节的耽误,他觉得就算是考不好也有交代的理由,所以能答成什么样就什么样。

    第一场是语文,对颜牧瑭来说没有什么挑战性,每次答完卷都会剩下二十分钟无所事事,倒也不是他嚣张,往往检查的结果是错的,将原本正确的答案改错,过后悔天悔地,后来干脆不改了。

    高一的时候写记叙文,以他的文笔轻轻松松可以拿到第一,但是高二以后要求写议论文,让他根本无从下手。

    还记得老师讲议论文的套路就是提出问题,抛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升华,标准的总分总,得分重点在于立意是否清晰正确,论证过程是否符合逻辑,运用的论据是否合理。

    至于文风和文笔,这是添头,是最顶尖的议论文去追求的东西。

    颜牧瑭对此表示不解,文通字顺不应该是写作最基本的要求吗?那些如同教科书内容一般都论证能有什么看头?

    这次的题目是相对比较开放的。一共六句名人名言,任选其中的两三句立意。

    颜牧瑭选的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还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因为为什么学习这个问题困扰他很久,久病成良医,多少为了考试能够扯几句。

    最后他立意为《思学笃志》,回忆着老师发给的大家都几篇例文,颜牧瑭提笔。

    “历史的洪流滚滚而过,大浪淘沙,糟粕随时间湮灭,精华熠熠生辉,若想立在时代潮头赢此一生,必须做到勤学、善思、笃志。

    行思学笃志,方善始善终。”

    例文中就是用看似很厉害其实没有营养的话开头唬人,然后直接开门见山的说明自己的立意。

    “学与思并行不悖。成就之大厦,须以志为蓝图,起于知识累土,高于思索砖石。一代文圣孔子,以‘仁’立心,‘克己’树人,‘复礼’为志,为此他不耻下问辩日小儿,不远万里求教老子等人。或许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吧,活到老学到老的他常常反思总结,因而有了‘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的人生感慨。明志,学习,思考,数十年的积累为他日后任鲁国大夫执一国之礼,开学立派授三千弟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虽未复礼,但留名万古,影响了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世界。由此可见,思学志三者,正是成功的前提。

    如果说勤学善思丰满羽翼,那么志向便是凌云之风,二者兼备,得以扶摇直上九万里。清廷覆灭,军阀并起,一副风云激荡的大卷徐徐展开,多少仁人志士泼墨其上,掀起层层波澜。‘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还有预言‘少年中国比强于地球’的任公,他们均怀济世之心,像周总理一样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着。一代代的人前赴后继,终玉汝于成,一个强盛的中国站起来了!”

    记得例文是写完正面写反面,叫什么辩证的看待问题,还得联系实际,颜牧瑭没有丝毫的停顿,继续往下写。

    “不要自负才冠三梁,空有鸿鹄之志而放弃思学的积累,那只是一座不切实际的天空之城;亦不要自溺终日学矣,锲而思矣却没有方向的追逐,那是一只自秀于庭的墙角之梅罢了。

    反观当下,‘提升一分,干倒千人’的世纪标语迷蒙学生双眼,物欲横流的时代或许早已忘却‘达则兼济天下’的志向,仅剩独善其身。以博人眼球盈利为目的的自媒体又给这份彷徨中增添了一份轻浮,毫无治学深思的风气。纵观古今,或许情感的迸发,大都只剩下慨叹而无实行了吧?

    志不可一日堕落,心不可一日放,学不可一日松。愿你我坚思学笃志,得善始善终。”

    字数到了,颜牧瑭也就停笔了。

    可是回过头来看,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儿,又说不上来,等到考完试请教一下老师。

    和漂亮老师交流问题,多是一件美事啊!

    在心中给了龌龊的自己一巴掌后,颜牧瑭看着雪白的演算纸动了歹意。

    他掏出透明文具袋里的橡皮,仔细地端详了一阵上面的“孔庙祈福”,随后在演算纸上进行临摹。

    这个logo像极了印章印上的,还是阴刻,颜牧瑭胡乱推测这四个字应该是用颜体写的,因为这四个字相对圆滑,没有明显的棱角,孔字的钩如同粗壮树干上的细小枝丫。

    当然了,他就是半吊子水平,纯粹是闲的给自家先祖争面儿。

    在草稿纸上先勾勒出最外面的边框,再划分出四个板块,将四个字饱满的写在上面,再小心点勾勒出毛笔的粗壮圆润感......

    绣花一般临摹完,却发现根本不像,且不说自己的顿笔太锋利,单是那个祈的竖就格外的嚣张。

    监考老师是七班的班主任,颜牧瑭因为理转文的原因跟她补过政治课。

    眼见她溜溜达达地从讲台走下走到自己面前,颜牧瑭有点心虚地将草稿纸压在试卷下。

    老师拿起颜牧瑭一旁的答题纸,直接翻到背面看起来议论文。

    “其实我不太擅长这个,老师要不我给你写点别的看。”颜牧瑭颇有种倒了招牌的痛苦,内心吐槽道。

    更让他难受的是老师看完放下答题卡就继续转考场了,对他写的东西不置可否。

    “求求您了,说说好坏吧,哪怕批的一无是处我也觉得舒服啊!”在考场行动受限,颜牧瑭在心中怒吼。

    好在结束考试的铃声响起,窸窸窣窣地收拾声响起。

    “都不许离开座位,把笔扣上,考试结束了!最后一个从后往前收卷!”老师拍着手指挥。

    走出考场,发现已经有四处串门的同学。

    “哎,那道阅读题你选的什么?”“古诗那道呢?”“别对答案了,影响心态,考完再对好吧。”

    颜牧瑭表示无所谓,就像他不作弊的原因一样,他相信自己是对的,没必要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