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火工童子到道门天尊

第三章 御气凌空,太白剑派

    玉清观前有一片十丈见方的石坪,地面平整开阔,边缘处便是深不见底的悬崖。

    一颗苍劲的老松从崖下伸了上来,根须深扎进绝壁石缝之中,枝干虬结如龙,茂盛的松叶遮蔽了天空。

    李承道正在松下练剑,矫健的身影在晨光中腾挪飞纵,三尺青锋被他舞成了一团圆光。

    他修炼《玉清坎离真解》三月有余,得那混元丹炉之助,已炼成了水火真气,成了一名明气期修士。

    身上短衫也换成了一袭深蓝色道衣,木簪束发,宽袍大袖,飘逸如云。

    掌中那口斩妖剑是玄机子未结丹时所用,狭长的剑刃上时而烈焰熊熊,时而寒光闪烁,正是李承道以自家真气注入剑中呈现的异象。

    一道道或是炽热,或是森冷的剑气呼啸着朝四面飞射,打得古松上的针叶如雨点般撒落下来。

    李承道练的兴起,右手五指一张,斩妖剑笔直飞了出去。

    一道晶芒如流星飞电,瞬间到了三丈开外,接着李承道手捏剑诀朝前一点。

    “锵!”一声清亮的剑鸣响起,声如神龙轻吟。

    斩妖剑在空中画了一个巨大的圆弧,又从侧方飞了回来。

    “果是好剑!!”李承道大笑几声,腰肢一拧,开始习练拳法。

    但见他招式开合如行云流水,大袖飘飘似仙鹤展翅,脚步纵跃俯低,隐隐可见太极八卦之形。

    右手剑诀并未散去,体内真气喷薄而出,宛若将手臂拉长了两三丈,控制着斩妖剑在场中飞驰。

    剑光似龙蛇游走,时上时下,忽左忽右,无有一丝凝滞之处。

    又过了半个时辰,李承道才算尽了兴致,先是徐徐收了拳架,然后伸手轻轻一招,斩妖剑呼啸着倒飞而回。

    三尺青锋飞快地缩小,丝带似地在手腕上一绕,变成了一只纹饰古朴的手镯。

    正在此时,空中传来一声丹鹤长鸣,李承道一抬头,见一只白鹤敛翅降落下来。

    白鹤童子朝李承道拱了拱手:“师叔,老爷让我叫你回去,说是有事交代。”

    李承道忍不住笑道:“听你叫了几年师兄,这一改口我还有些不习惯!”

    白鹤童子挠了挠头:“师叔勿要玩笑,不然老爷要责骂我没规矩了。”

    李承道点了点头,双脚一踏地面,足下腾起一层淡淡的云气,托着他升起丈来,大袖飘飘往道观里飞去。

    白鹤童子瞧了忍不住羡慕:“师叔真是厉害,仅三个月就修炼到了御气凌空的地步,不知老爷什么时候也传我些仙家妙法……”

    静室中,李承道朝玄机子躬身见礼:“见过师兄,不知师兄唤我何事?”

    玄机子让李承道落座,然后从袖中拿出一张折叠好的纸张递了过来:

    “三日后我将返回山门,这是对观中众道士的去留安排,承道可拿去告知众人。”

    李承道接过之后打开来看,见观中四十几位道士的名讳都在其上。

    其中被遣返下山的有十余人,都是平日里丹药被抢夺时不敢反抗的道士,理由是“性情怯懦,与仙道无缘。”

    剩下的三十余人算是“记名弟子”,那被李承道打死了亲兄弟的宋无忌也在其中。

    这些人需回转门派后才会被传授功法,赐下丹药,开始明气期的修行。

    至于日后他们是扶摇直上成仙得道,还是沦为护法力士之流,就要看个人的机缘了。

    和他们相比,李承道回转宗门后就能拜得一位阳神真人为师,说是一步登天也不为过。

    李承道看过之后将纸张收好:“师兄放心,我会将此事安排妥当。”

    玄机子点头,又道:“起行之前尚有一事嘱咐与你。”

    “师兄但请吩咐便是。”李承道连忙凝神静听。

    玄机子开口道:“我北辰道宗往年招收门人,都是由那些玄光境的弟子前往各处属国,将所收记名弟子分批送往门派之中。”

    “太白剑派和我派多有不睦,往年常遣高手拦截我派弟子,抢夺些根骨上佳之人带回去充做自家门人。”

    “而此次我出山为师父挑选关门弟子,顺便用如意飞舟将各地招收之人一起带回门派,那些太白弟子或许还会前来阻拦。”

    “往年都是玄光境弟子相争,双方虽各有损伤,但终究是小打小闹,无甚值得称道之处。”

    “而这次他们若是再来,必然会有和我境界相当的金丹弟子前来。”

    “届时我和对方争斗起来,或有兼顾不到之处,便由你来约束飞舟上的那些记名弟子。”

    李承道面容一肃,从蒲团上站起来郑重躬身道:“到时候师兄只专心对敌便是,舟上众人若有趁乱生事者,我当仗剑杀之!”

    玄机子抚须点头:“甚好!甚好!如此我便可放开手脚,叫太白剑派那些数典忘祖之辈见识下我道正宗。”

    随后又从袖中摸出一葫芦丹药来:“丹药拿去,此行耗时一月有余,你在飞舟上也不要耽误了修行。”

    李承道接过丹药再次道谢,又闲话几句后便告辞而出,一边往自家房间走,一边回忆这太白剑派的来历。

    此界仙道大昌,十洲三岛,修士亿万,仅玄洲境内的修仙名门便有三宗七派之说,至于小一些的门派、散修更是不可计数。

    北辰道宗为“三宗”之一,地处玄洲北境,立派数万年,占据名山、大泽、仙岛无数,门中弟子多如繁星。

    这些弟子之间亦有争斗,联姻,常年累月下来,可大体分为师徒法脉和修仙世家两个派系。

    大约三千年前,有个科场失意的书生入得山门,被一位修成洞天境界的剑仙长老收为弟子,赐号青莲道人。

    青莲道人资质、悟性都是绝顶,得传正法后仅用了三百余年修为便比肩其师,有意角逐掌门之位。

    然此人性情冲动好斗,往往一言不合便拔剑相向,故而门中支持者寥寥,更被许多修真世家联合压制,争位自然以失败告终。

    青莲道人心中不服,竟口出狂言要叛出山门自立门户,并凭掌中仙剑连伤七八位洞天真人,攻破护山法阵从容离去。

    其师受他牵连,自囚洞天之中不再出世,青莲道人在玄洲之南觅得仙山灵脉,创立太白剑派。

    正因有这个因果在,北辰道宗弟子多视太白剑派之人为数典忘祖之辈,两派弟子在外行走时也多有争斗。

    北辰道宗弟子虽也多使仙剑对敌,但本质上仍是走道家性命双修之路,只将飞剑和各种神通法术视作护道的手段。

    而太白剑派却极端一些,门人视剑道便为己道,追求一剑破万法,舍剑之外再无他物。

    其创派祖师青莲道人更是凭天人之资,创出蕴养剑丸之法,炼至深处能人剑合一,斩破虚空,得道升仙。

    时至今日,青莲道人早已飞升而去,其弟子也多有修成法相,开辟洞天者,太白剑派更是位列玄洲“七派”之一。

    因青莲道人所创功法对弟子天分要求极高,太白剑派又底蕴浅薄,不似北辰道宗那样有数十个属国可供招收弟子。

    如今在位的第二代掌门思量自家师父的出身,觉得北辰道宗招收的弟子肯定更易契合自家功法,于是才有了太白弟子拦路打劫之事。

    北辰道宗弟子数以万计,宗门中那些修为深厚的洞天真人哪里会为这点小事掀起门派大战?

    况且太白剑派弟子都是好战之人,所修剑道也是在杀伐之中更容易精进。

    此策既能抢夺些人才壮大门派,又能磨砺弟子增进修为,正是一举两得之事。

    “其实对普通弟子而言,这太白剑派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北辰道宗家大业大,入门后竞争自然也大,而太白剑派弟子要少一些,更容易出头……”

    李承道回转静室,在蒲团上落座后仔细揣测玄机子的用意:

    “师兄也曾向众人讲过太白剑派的来历,这些道理我明白,那些记名弟子岂会不明白?”

    “到了混乱时,说不定就真有人生出投效太白剑派的想法……我受师兄所托,却是手软不得,唯有行霹雳手段才能震得住场面。”

    腕上手镯感应到他心中杀念,“苍啷!”一声弹射出来,变成了一柄三尺长剑。

    剑身细长锋锐,刃上青光似水波流转不休,一股寒意充斥了整个房间。

    (感谢月明飞锡下天风大佬的万币打赏,开始写书以来收到的最大额打赏,磕一个,谢谢金主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