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能带人穿梭古今未来

第二十九章 永乐盛世?朱元璋怒了!

    道观前院,梧桐树下。

    不只是朱元璋。

    马皇后、朱标、朱棣也都瞪大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许宥。

    他们虽说一个是开国皇后,两个地位尊贵无比的皇子,可民间粮食产量,却都非常清楚。

    马皇后就不用多说了,那是种园子的好手。

    朱标参政十几年,再加上朱元璋的影响,对于农户的了解也相当深。

    朱棣在北平军政一把抓,大军后勤补给,粮食自然是重中之重,他当然也必须清楚每年的粮食产量。

    洪武年间。

    下至老百姓,上至达官贵人,主要依靠的粮食有两种,北方的小麦和南方的稻米。

    但即便经过了上千年的进化,老百姓们研究出了许多增加粮食产值的方法,比如曲辕犁、水车之类的工具辅助,粮食产量却始终维持在亩产一百斤左右。

    收成好的时候,能达到亩产二百斤,这就已经能称之为丰年了。

    可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别说亩产二百斤了,颗粒无收都是正常现象。

    在大明建立之前,元朝暴虐无道,老百姓苦不堪言,导致饿殍遍野,死者无数。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十分重视农业发展,兢兢业业十几年,大明各地的粮食产值却还是上不去。

    更让人郁闷的是,自从朱元璋建立大明以来,每年都会发生自然灾害,尤其是雪灾,几乎年年都有。

    朱元璋好不容易积攒的那点家底,全部都用来赈济百姓了,可每年还是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万的百姓活活饿死。

    以至于讨伐北元的行动一拖再拖。

    这些破事搞得朱元璋苦不堪言。

    纵有横扫北元的雄心壮志,却苦于没有足够的粮草支撑。

    而眼前这个看起来丑不拉叽的红疙瘩,亩产竟能达到五六百斤,若是推广开来,将会大大减少国家的压力。

    哪怕再有灾年,老百姓们也不会饿死,而且还能有足够的粮草北伐。

    震惊许久后。

    朱元璋指着石桌上的那盘土豆丝,看向许宥问道:“那这个土豆亩产多少?”

    许宥想一想,回答道:“大概六七百斤吧?我也不太确定。”

    嘶!

    朱元璋倒吸了一口冷气,心中一阵狂喜,野心正在急剧膨胀。

    这两样东西简直就是神物!

    有了足够的粮食,朱元璋就能放开手脚,干更多的大事了!

    “老大,走,回宫!”

    朱元璋也来不及吃饭了,领着朱标迅速离开了白云观。

    皇宫,谨身殿。

    朱元璋下朝之后,立刻召见了户部尚书吕昶前来觐见。

    当朱元璋给吕昶说完红薯、土豆的产值后,吕昶顿时惊为天人,跪地叩头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此乃神物啊!”

    “有了这两样神物,我大明再也不会有饥民了!”

    朱元璋不屑一笑,摆手道:“别扯淡了,就是有再多的粮食,也填不饱咱老百姓的肚子。”

    “这两样东西只是能缓解压力罢了。”

    吕昶尴尬的点点头,也觉得自己吹的有点太过了。

    且不说这两样食物的产值,远远达不到消除饥民的现象,单单是红薯、土豆的种植区域,还得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这些都需要时间。

    朱元璋似乎看出了吕昶的担忧,开口说道:“咱单独把你叫过来,就是要让你先在应天府周围推广种植红薯、土豆。”

    “等到熟悉了之后,再大面积的推广。”

    “粮食是国家的头等大事,马虎不得,吕昶啊,你也是前朝的老人了,经验丰富,这件事儿咱就交给你了。”

    吕昶再次叩头道:“微臣遵旨!”

    朱元璋摆摆手,“下去吧。”

    吕昶答应一声,恭敬的退了出去。

    他刚一走。

    朱元璋便兴奋的站起来,搓着手,在殿内来回走动,激动的说道:“太好了,许宥这小子还真是个福星。”

    “咱看啊,红薯和土豆八成是他从后世带回来的。”

    “这小子肯定还藏着很多好东西,咱一定全都给他掏出来!”

    “老大,你说是不是?”

    朱元璋等待着朱标的回应,等来的却是一阵沉默。

    他不禁停住脚步,看向站在御案旁愣愣出神的朱标,高声喊道:“老大,你发什么愣呢?刚刚咱说的话,你听见没有?”

    朱标回过神,迷茫的问道:“什么?”

    朱元璋皱起眉头,看着自己的儿子,走了过去,“老大,你是怎么了?一早起来就觉得你不对劲,咋了?”

    今日一早。

    在白云观的时候,朱元璋就觉得朱标有些奇怪,话也没那么多了,也不怎么笑了。

    以往有弟弟、弟妹在的时候,朱标总是最细心关照的那一个人。

    今日却异常的沉默,这让朱元璋很担心。

    朱标不敢看朱元璋的目光,低着头,很是痛苦的模样,好像在做思想斗争似的。

    最后。

    他下定了决心,抬头迎向朱元璋的目光,一字一顿的说道:“爹,你觉得,我真的适合当太子吗?”

    此话一出,朱元璋如遭雷击,一只手撑着御案,半天没缓过神。

    他难以置信的看着朱标,像是从来不认识自己的儿子似的。

    不知过了多久。

    朱元璋怒了,大声骂道:“兔崽子,你他娘的疯了?整天胡思乱想什么呢?”

    “咱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

    “你这小子,从小就心思重,听风就是雨,就算见到一条狗,都得寻思寻思是谁家的种。”

    朱标被骂的一点脾气没有,低下头,一句话也不说,任由朱元璋大发雷霆。

    朱元璋背着手,气呼呼的在朱标面前转了一圈又一圈。

    最后。

    他停下脚步,指着朱标的鼻子,厉声问道:“说,是不是因为昨日看到老四争夺皇位的场面,你犯怵了?”

    “你觉得自己比不上你兄弟,不配当这个太子,是不是?”

    朱标终于有了反应,像是被戳中了心事似的,苦笑道:“爹,难道你心里没这么想过吗?”

    “……”

    这一句反问,直接把朱元璋给问住了,下意识的没有回答。

    如果说昨日没看到朱棣以后的夺帝之路,朱元璋永远不会拿朱棣跟朱标相提并论。

    但他是个活生生的人。

    当看到自己的亲生儿子,在战场上无往不利的时候,当看到朱棣百折不挠,向死而生的时候,朱元璋……犹豫了!

    谨身殿内,气氛逐渐紧张。

    朱元璋与朱标父子默默的对视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不知过了多久。

    朱元璋叹了口气,轻轻拍了一下朱标的肩膀,直接席地而坐,招呼着朱标,“来,老大,你先坐下,咱跟你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

    朱标默默点头,坐在朱元璋身边。

    “老大啊,咱跟你说实话,昨日咱看了老四以后的夺帝之路,确实感触良多。”朱元璋揽着朱标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

    “不错,老四是个人物,跟咱年轻的时候可真像啊。不知危险,不知恐惧,只要认准了一件事,哪怕死,也要做到。”

    “可是老大啊,你知道吗?”

    “在咱的心里,你和老四是不一样的,和你所有的兄弟都不一样。”朱标听着听着,眼眶逐渐湿润,开始吧嗒吧嗒的掉眼泪。

    他有些心酸。

    这么多年了,从出生到现在,他从未听到过朱元璋说这样的话。在他的心里。

    朱元璋就像一座大山,无论狂风暴雨还是电闪雷鸣,永远矗立在那里,迎接世间所有的苦难,也不会将内心最真实的一面,展示给别人,哪怕这个人是他的儿子。

    “所以啊,老大,你得振作起来,这个家,只有你能当,也只能你来当,明白吗?”朱元璋露出一个和蔼的笑容。

    他相信。

    自己这一番感人肺腑的言论,肯定能让这小子重拾信心。这个方法朱元璋屡试不爽。

    每当朱标胡思乱想的时候,他就会发表一番感言,朱标就是这么被从小忽悠到大的。可谁知朱标抹了一把眼泪,摇头道:“爹,我还是觉得四弟比我更适合做这个太子。”朱元璋顿时火了。

    娘的!

    咱这么多话白说了?

    朱元璋的脸顿时拉的老长,愤然道:“你这个兔崽子,怎么还说不听了?”“老四他不适合当皇帝,他顶多就是个统帅。”

    “就算你不做这个太子,你也不想想,咱这么多年给你搭建的班底,他们在你身上付出了多少,他们能愿意吗?”

    “你天资聪颖,自幼饱读诗书,朝野上下有口皆碑。”“你什么档次?”

    “老四他什么档次?大字不识一箩筐,也想跟你平起平坐?”“皇帝他能当吗?”

    “当不了!”

    “没这个能力知道吧?”朱元璋滔滔不绝。

    朱标却像是铁了心思的,闷着头不说话,总归就是一门心思的不想当太子了。朱元璋都要气炸了。

    恨铁不成钢啊!

    他实在没办法,怒声道:“你要是不信,咱现在就回白云观,让许宥带咱去看看,老四当了皇帝是个什么鸟样?”

    “就他那个熊样,要是能当个称职的皇帝,咱把头拧下来给你当球踢,这总行了吧?”一听到要看朱棣当皇帝后的场景,朱标也来了兴趣,点头道:“那好,爹,咱们就一起去看看。”

    “如果四弟能做一个合格的皇帝,那我这个太子就让给他做。”

    朱元璋冷笑一声,没有说话,转身便走出了谨身殿,朱标也紧随其后。午后。

    道观前院,梧桐树下。

    许宥手持拂尘,飘然如仙。

    朱棣和朱雄英正在他面前练着八部金刚功的动作。

    马皇后、徐妙云婆媳俩有说有笑,在一旁晾晒着浆洗衣物。周围云山雾绕,鸟语花香,好一副世外桃源的景象。

    这时。道观门口。

    朱元璋背着手,步履轻快地走进来,朱标则默默的跟在他的身后。“爹,你来啦?”

    朱棣的眼神非常好,余光立刻瞥见了朱元璋的身影,笑呵呵的迎了过来。朱元璋点点头,算是答应了一声,走到梧桐树下,坐在石凳上。

    朱棣感觉有些不太对劲,悄悄的靠近朱标问道:“大哥,爹这是怎么了?早上走的时候不还好好的吗?”

    朱标笑了笑,“也没什么,我只是很好奇,你当了皇帝以后,大明在你的治下,会是什么样的景象。”

    朱棣不假思索的说道:“那肯定没有大哥你治理的好。”“大哥,你跟我不一样,你生下来注定就是要当皇帝的。”

    “而且这么多年,你帮爹处理朝政,全都井井有条,朝野上下谁不服你?”“我哪能跟你比?”

    朱棣倒不是谦虚,他是真心这么认为的。

    毕竟。

    从小到大。

    朱元璋一直都在给皇子们反复陈述一个事实,那就是将来坐在龙椅上的人,除了他们大哥之外,不会有任何人。

    正因如此。

    朱棣在小的时候就已经默认,皇帝的人选只有朱标一个,他也从未想过要当皇帝。而且朱标确实是个合格的太子,是众兄弟的榜样。

    无论是威望还是手段,都相当老练。

    这除了有朱元璋苦心培养之外,与朱标自身的资质也脱不开干系。

    而朱棣从小就不爱读书,更不喜欢政治,从来没有人告诉他该如何当一个皇帝。所以。

    在朱棣的潜意识里,即便他做了皇帝,也不可能与朱标相提并论。

    朱标笑着摆手道:“四弟,你也别妄自菲薄,事实究竟如何,只有看过之后才知道。”说完。

    朱标默默地望着站在一旁的许宥。

    许宥心领神会,平静道:“若是太子殿下有兴趣,贫道倒是可以带殿下前去一观永乐盛世“啥?永乐盛世?”

    朱元璋不屑一笑,“听你的意思,永乐是老四的年号吧?”

    他瞄了朱棣一眼,“老四,好大的口气啊,咱的洪武都不敢称为盛世,你小子倒是比你老子还牛了。”

    朱棣也是一脸懵,挠头道:“爹,这些事情我也不知道啊?”朱标眉头一皱,觉察到了不对,“永乐这个年号可不吉利。”

    朱棣追问道:“大哥,哪里不吉利?你读的书多,跟我说说呗。”

    朱标点头道:“北宋时期,南方爆发了农民起义,首领叫做方腊,他在当地推翻朝廷统治,自号为帝,年号也是永乐······

    闻言。

    朱棣勃然大怒,骂道:“哪个混蛋给我起的年号?老子要宰了他!”

    听朱标这么一解释,永乐这个年号何止是不吉利,简直就是乱臣贼子的代名词!这不是指着朱棣的鼻子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