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朱元璋开眼看世界,永乐大帝封神时刻!
朱元璋并不是不愿意将眼光放得长远,立足全球,谋划百年,只是因为他并不了解这个世界,就像一个盲人永远不知道黑暗之外,还能有什么东西。
“既然陛下不相信,那贫道便带诸位一观这盛世景象吧。”话罢。
许宥轻挥拂尘。周围景色再度变幻。
待到众人睁开眼睛,已经来到皇宫奉天殿。金碧辉煌的宫殿内,群臣百官肃然而立。
老年朱棣一袭衮龙袍,高高在上的坐在龙椅上,气势内敛却不失霸气。旁边,站着一个俊俏挺拔,意气风发的少年郎,正是皇太孙朱瞻基。“小子,叫郑和进来吧。”
老年朱棣轻轻吩咐了一句。
少年朱瞻基点点头,向前一步,高声喊道:“宣郑和觐见!”奉天殿门外。
之前朱元璋在码头看见的那个白面太监,昂首挺胸的走进大殿。除了他之外。
还有许多穿着奇装异服的异域人士紧随其后。
郑和走到大殿中央,跪地叩拜道:“臣郑和,历时三年,游历四海,终不辱使命,使我大明威加海外!”
随后。
一位气度不凡的青年男子,主动走上前,朝着老年朱棣行了一礼,“臣浡泥国王拜见大明陛下,我浡泥国愿与大明世代交好,甘心称臣,望大明陛下恩准!”
紧接着。
又一位国王走上前来,高声道:“臣苏禄国王拜见大名陛下,我苏禄国愿与大明世代交好,甘心称臣,望大明陛下恩准!”
之后。
海外各国的国王陆续向老年朱棣行礼,他们的意愿只有一个,那就是向大明俯首称臣。最后。
所有的国王齐刷刷的行礼,向老年朱棣山呼万岁。奉天殿内。
群臣百官激动不已。
更有一些从洪武朝便在京为官的老臣,激动的涕泪横流。
“真没想到,我大明有朝一日,竟也能有昔日大唐盛世!”“若太祖再世,看到这一幕,想来也会感到欣慰吧?”
“陛下威加海内,我大明昌盛四海!”虚空中。
朱元璋等人看着这震撼人心的一幕,全都头皮发麻。
盛世来临,万国朝贺!
这是在朱元璋的洪武一朝也从未实现过的远大景象啊!
朱标激动万分地走到朱棣面前,狠狠的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四弟,我就知道,你肯定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朱棣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大哥,你就别夸我了。这个永乐大帝干的这些事儿,可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
他是真的怕了。
这个老年朱棣的胆子比他可大多了。
朱棣生怕下一个场景,闯出什么祸事,自己又要倒大霉了。
许宥看向正在发愣的朱元璋,平静的开口问道:“陛下,这盛世可如你所愿?”
朱元璋下意识的嘴角上扬,几乎都要控制不住的大笑出来,但一想到之前老年朱棣干的那些混账事,便觉得气不打一处来,冷哼道:“远渡重洋,劳民伤财,徒耗国力而已,有什么可高兴的?”
许宥微微一笑:“是吗?那就继续看下去吧。”奉天殿内。
郑和正汇报着此次下西洋的所见所闻,各种稀奇古怪的趣事,引得在场的群臣百官大为震撼。
甚至连虚空中的朱元璋都听迷了,说到精彩处,他也跟着哈哈大笑。直到最后。
郑和终于说出了此行最关键的一个目的。
“陛下,此番出海,臣给陛下带来一份大礼,还请陛下移驾殿外一观。”高高在上的龙椅上。
老年朱棣摸了摸左右两边的胡子,起身点头道:“行,老头子给你这个面子。”随后。
老年朱棣带着少年朱瞻基,还有一众文武,外国使节,纷纷来到殿前广场。虚空中。
朱元璋等人的目光也跟随着老年朱棣来到了此处。
殿前广场上,放置着几十口大箱子,还有不计其数的西洋玩意,比如望远镜、小型指南针等等。
少年朱瞻基玩心大起,对这些西洋玩意儿非常感兴趣,这瞧瞧那看看,每一样东西都爱不释手,甚至还有很多洋文书籍,朱瞻基也在仔细的阅览。
“我说郑和啊,你让老头子过来,就是看这些玩意儿的吗?”老年朱棣面色平淡,显然并不觉得有什么值得惊喜的地方。郑和神秘一笑,扬手道:“全部打开!”
周围的侍卫纷纷行动,将几十口大箱子全部打开。刹那间!
银光四射!
数不清的金银财宝,满满当当的堆满了几十口大箱子,绽放出令人沉迷的光芒。殿前广场上。
群臣百官、少年朱瞻基、朱高炽三兄弟,全都震惊的张大嘴巴。这几十口箱子的钱财加在一块,少说也得有三四百万两银子!虚空中。
朱元璋也惊呆了,眼睛死死的盯着那几十个大箱子,怎么也移不开了。要知道。
直到洪武十四年。
朱元璋还是个穷光蛋一个。
别看他建立的大明朝,但在此之前,中原战乱不断,饿殍遍野,元朝挖的坑实在太大。
朱元璋兢兢业业十几年,还是没能将前朝的坑填满。
既要赈济灾民,又要建设国家,还要讨伐北元,这些大事桩桩件件哪一样离得开钱?
朱元璋平日里连个馒头都舍不得多吃一个,马皇后甚至要亲自纳鞋底,纺织线,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能多省出几个铜板,好多干一些大事?
正因如此。
当朱元璋看到郑和带来几百万两银子的时候,才会露出这样的表情。震撼!
惊奇!不可思议!
下西洋竟然还能下出银子来?
朱元璋仿佛打开了一道新世界的大门,看到了和之前完全不同的风光。
朱棣也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不禁好奇的问道:“我说许宥,这个叫郑和的太监怎么搞的这么多银子?”
“你跟我说说呗,回去以后,我也想搞一点。”他是真的眼馋啊!
当不当皇帝另说。但钱谁不爱啊!
有了这么多钱,还愁他不能灭了北元?
朱棣驻守北平这么多年,一直束手束脚,还不是因为朝廷拿不出钱来,无法支撑他长时间大规模的战争。
以至于朱棣每次出征塞北,刚打出来一些成果,就被迫班师回朝。
每每想到此事,朱棣的心里就非常憋屈。
朱元璋也回过头,目光幽幽的看着许宥,仿佛在看着一个财神爷。
许宥面色平静的说道:“方法很简单,那就是海外商业贸易。”听到商业贸易这几个字,朱元璋不禁皱了皱眉头。
他是最反感商业买卖的了。
以前打天下的时候。
许多奸商趁着国家有难发战争财,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沈万三,最后导致朱元璋对商人深恶痛绝,甚至一度瞧不起他们。
要不是看在几百万两银子的面子上,朱元璋甚至不想再听许宥说下去了。“海外商业贸易﹖那是什503么东西?道长可否详细讲讲?”
朱标也来了兴趣。
他是监国太子,朝廷的情况如何,他最清楚不过。
如果真的有办法能充实国库的话,不管什么贸易,他都想尝试一下。
许宥想了想,开口说道:“简单的来说,就是咱们大明有很多其他国家没有的东西,比如说瓷器、丝绸、茶叶等等。”
“这些东西在咱们国家平平无奇,可其他国家的达官贵人却趋之若鹜。”
“在我们眼中最平常不过的瓷器、丝绸,在其他国家的达官贵人眼中,却是最为精美珍贵的宝贝。”
“因此,只要大量倾销类似的产品,便可以源源不断的赚取海外国家的财富,从而充实大明的国库。”
“郑和就是利用这种方法赚取银两的。”
听到这里。
朱元璋有些狐疑的问道:“那些海外的撮尔小国,个个穷的叮当乱响,竟然能有这么多钱?”
许宥回应道:“陛下这样想可就错了。”
“不管哪个国家,都有平民和贵族,他们国家的贵族,财富也不可小觑。”
“更何况,大明只不过是这个世间很小的一片区域,世间的广阔,陛下还远远不了解。”朱元璋颇为惊奇。
许宥的话像是给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让他了解了许多以前闻所未闻的东西。
“世间竟然如此之大?看来古人说的没错,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啊。”
朱标既震惊又感慨。
通过许宥的讲解,他也极大的拓宽了自己的视野。
“爹,回去以后,我想着重了解一下关于海外商业贸易的是。”
朱标下定决心,希望可以通过这个方法,帮助大明和朱元璋更加强大起来。“怎么?不钻牛角尖了?”
朱元璋一挑眉,问道。
朱标笑了笑,没有说话。
朱元璋点头道:“行了,只要你不钻牛角尖,你想怎么折腾都行,咱不管你。”
朱标欣喜万分,“谢谢爹!”
朱棣也走过来凑热闹,“大哥,你带我一个呗?我也想跟你学习学习。”
朱标欣然同意,望着殿前广场的那个叫郑和的太监,叹息道:“可惜不知道这个叫郑和的在咱们时代有没有这个人,如果知道的话,此人可以重用。”
朱棣诡秘一笑,“大哥,这事儿还不简单?问许宥啊,他可是小神仙,啥都知道。”
朱标恍然大悟,也将目光放在了许宥的身上。
许宥平静的说道:“燕王殿下,此人你比我了解。”
朱棣茫然道:“我连听都没听过这个人的名字。”
许宥答道:“此人原名不叫郑和,姓马,名三保。”
虚空中。
当朱棣听到许宥所说的那个名字,顿时惊讶的大叫起来,“三保?”他的反应引起了朱元璋和朱标的注意。
朱标开口问道:“四弟,你认识此人?”
朱棣点点头,“不错,此人是我在北平的贴身太监,我见他聪明伶俐,平日里多有照顾。”
“真没想到,这小子竟也能成才了。”
朱元璋背着手,望着殿前广场,冷不丁的调侃道:“你都能当皇帝了,人家咋就不能成才?”
朱棣顿时被怼的哑口无言。
还是朱标笑了笑,圆场道:“如此正好,等回去之后,你派人回北平,将此人召到应天府,咱们好好研究研究海上商业贸易的事。”
朱棣欣然答应。
哥俩正热火朝天的商量之时,朱元璋却回头看向许宥,“许宥啊,咱记得你刚刚说过,这是一次划时代的场景。”
“咱相信,以你的眼界和能力,如此夸赞郑和下西洋,那这个行动的影响,应该不仅仅只限于此吧?”
此话一出。
朱标与朱棣顿时幡然醒悟,不禁佩服的看了一眼朱元璋。姜还是老的辣啊!
朱元璋一语道破天机!
这一次。
他们这些人跟随许宥见证了永乐大帝的治国之路,同时,也间接性的了解到了许宥这个少年独到的目光和麒麟才能。
他往往一两句话,便足以让朱元璋、朱标这等大人物震惊良久,甚至还有很多不一样的启发。
由此可见。
许宥的能力与眼光,远远超过他们的想像。
在他的口中,能得到划时代三个字的评价,那么郑和下西洋绝不会像表面上看的那么简单,区区一些国王朝拜,还有几百万的银子,肯定不会被许宥放在眼中。
也就是说。
郑和下西洋还有更深远的意义。
只不过。
碍于历史的局限性,朱元璋猜不透也摸不着,这更深层次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迎着众人的目光,许宥点了点头。
“确实如此。”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不仅仅是宣扬帝威,赚取钱财那么简单。”“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扬帆起航,开启海上丝绸之路的先驱者!”
“这一点,或许连郑和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直到一百多年后,在遥远的西方,有一些国家逐步意识到海上丝绸之路的价值所在,纷纷造船下海,探寻未知的世界,从此,人类文明进入到了大航海时代。”
“而那些率先进入大航海时代的国家,在其他地区获得巨额利润的同时,也掌控了大海这片广阔而宝贵的财富。”
“在后世,人们把占领大海多少的行为,叫做海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