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宋

第一百一十九章 想要刘二郎死的蔡家父子

    “爹爹说得对!刘二郎就是狗改不了吃屎!”蔡鞗连忙附和道。

    现在凡是诋毁斥责刘国璋的话,他都非常赞同,凡是不满仇视刘国璋的人,他都诚恳结交。

    “爹爹,刘二郎把那些招揽的国子监学生和贡举,再配上红缨党,分成二十队,叫什么工作组。

    十五个组去到阳武县,五个组去到咸平。对二十余万在灾民进行登记,以一家编为一户。老少男女全部登记。姓名,年龄,籍贯,是否识字,会什么手艺...”

    蔡京继续微闭着眼睛,开口问道:“还要登记识字和手艺?”

    “是的爹爹。识字一类,手艺一大类,再分木匠、铁匠、篾匠、泥瓦匠、石匠等诸种。甚至连会乐器,会说话唱曲的,凡是有一技之长的,统统登记在册。”

    蔡京挥动木槌的动作慢了下来。

    “然后呢?”

    “然后刘二郎把一千人编为一营,老弱壮力均衡。青壮有力者编为施工队,各工匠编为工匠队,老弱妇孺编为后勤队,连会乐器和说话唱曲的,编为宣讲队。

    施工队为主力,负责深挖河床,搬运泥土。工匠队负责机器设施搭建,以及工具打造和维修。后勤队负责饮食、营地卫生,众人衣服织造缝补、洗涤浆挺。宣讲队则给众人唱曲解闷,鼓劲加油。

    真是把民力压榨到了极致,不少儒生名士听到后,忿然不平,大骂刘二郎狼心狗肺,不恤民力,荒废了官家的仁德...”

    蔡京睁开眼睛,问道:“这些编组分工,你都看到?”

    “儿子让阿权和全翁去陈留那边看了看。阳武编成的长水军左厢第一、二、三营,已经起拔进抵到陈留县汴河疏浚工地。他俩在那里转了三四天,上午才回来。”

    “三个营已经进抵陈留县?这么快。刘二郎真是兵贵神速啊!”蔡京变得有些郑重。

    蔡鞗神情有些凝重,“儿子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刘二郎好像会把异常复杂的事情分解拆开,然后让它们同时进行,还井井有条。

    在给灾民登记造册的同时,他让副使张悫带着一干人等南下,大把撒钱,租赁汴河两岸的民居、寺庙、祠堂,同时花重金雇佣当地百姓,搭建简易排屋,供长水军居住。”

    “简易排屋?”

    “就是一排排的屋子,以竹子、木头为框,里面灌以和水的泥土,筑为夹墙。屋顶再盖上掺和泥土的麦秆干草等,然后在里面烧火,把水气烤干。三五天能成屋,十天就能住进去。说是河北几个灾民献上的法子,用了上百年。”

    蔡京丢下木槌,身子坐直,脸色变得十分郑重。

    蔡鞗看了看他的脸色,迟疑地说道:“爹爹,那二十万灾民是火星子,为何不叫人在其中煽风点火,怂恿作乱,让刘二郎成不事。”

    “你啊,有时做事太急。二十万灾民确实是副好药引子。但是在阳武和咸平下药,对刘二郎影响不大。

    闹大了,他顺手一推,不干了。疏通汴河的事还没开工,这是借着这个缘故脱身,谁也没话说。反倒老夫得帮他去收拾残局。

    再说了,灾民闹事,旁的官吏会手忙脚乱,可对于刘二郎来说,不叫事。”

    “爹爹,为什么不叫事?”

    “他敢杀人,真闹腾起来,他敢把这二十万人杀个精光。”

    蔡鞗喉结上下抖动几下,“我不信。”

    “你不信,可我信,开封城官庶军民信,二十万灾民信。”

    蔡京抬起头,浑浊的眼睛看着屋顶。

    “大宋立朝以来,没见过如此凶悍骁勇之士。开国年间都罕见,更何况太平百年的皇都汴京。满金堂、伽蓝寺、玉津园,刘二郎用数百条性命,把很多人都吓住了。”

    屋里寂静无声,只有火笼里木炭偶尔爆出的巴巴爆裂声。

    过了一刻钟,蔡京才悠悠地开口。

    “五哥,继续。”

    “是的爹爹。

    登记灾民时,刘二郎接管了广捷军四指挥,骁骑军两指挥。请得御笔,将这六指挥马步军临时编为一营,号为汴河左护营,编为骑兵左右部,步兵前后左右四部。把原本的部将和队将调走一部分,把心腹杨效节、王荀、马扩、张猛、岳飞、周禳编入营中,充任部将、队将。”

    “他劫下的王彦、陈广两人呢?”

    “去了军巡院,提拔为军巡使。”

    “去了军巡院?”蔡京有些诧异。

    “是啊,儿子也不清楚刘二郎为何要这么做。王彦、陈广二人,听说是河北效用兵的翘首,在边关历练过。

    尤其是王彦,听说跟过种师道,与河西、北辽边军血战过,算是军中悍卒宿将。居然弃之不用,刘二郎是不是过于自负轻慢?”

    蔡京情不自禁地站起来,背着手,缓缓地走动着。

    “不,刘二郎要是这样自负轻慢,是决计活不到今日。”

    “爹爹,那他是什么意思?”蔡鞗不解地问道。

    蔡京转了四五个圈后,一下子就悟到。

    “这个刘二郎,用意深远啊。”

    “爹爹,还请解惑。”

    “刘二郎应该是想练兵。”

    “练兵,他练什么兵?”

    “他骁勇善战,朝野已经都认可。现在又成了官家的外甥,皇亲国戚,你说官家收复燕云,攻灭河西,建不世之功,会不会用他?”

    肯定要用啊!

    以前刘二郎出身卑微,那就只是粗鄙武夫。现在成了外戚,那就必须是大将之材。

    “爹爹,用是会用,可外戚掌兵权,有违祖宗之法啊。”

    蔡京不屑地一笑,“祖宗之法,按照祖宗之法,我这个太师总制三省,就是逾制!

    我们官家,耳朵根子软,重亲情。他这几年对明达皇后是念念不忘,日夜思念。刘二郎是先皇后娘家唯一血亲,官家肯定会给他杀敌立功的机会。

    三分功劳能得十分犒赏,而刘二郎也绝不是庸才,定会抓住机会的。”

    “爹爹,你说刘二郎为了立功,现在就开始编练兵马?三千马步军,选出八百一千可用之才,以后作为上战场的心腹亲兵,倒也算得上是未雨绸缪。

    可是爹爹,那这跟他不用王彦有什么关系?”蔡鞗还是不解。

    “当然有莫大的关系!这关乎着上位者,用人的玄妙。”蔡京看了一眼五子,心里有些失望,越发想念起英年早逝的四子。

    四哥不用自己点拨,就能悟到这个重要的关窍。

    要是有他在,自己也不至于忙得天昏地暗,抽不出手来筹谋划策,对付刘二郎!

    五哥,还是差些天赋啊。

    该死的契丹人,该死的刘二郎!为何要让我白发人送黑发人,眼睁睁看着自己最大的希望,就这么夭折!

    一团火在蔡京胸口烧起,烧得他五脏都要烤干了。

    契丹人远在天边,他无能为力。

    但是被认定为罪魁祸首的刘二郎却近在咫尺,成了他这团怒火发泄的最佳对象。

    刘二郎,我要你死!

    怒火烧得他的肺火热滚烫。

    咳咳!蔡京激烈地咳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