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毒计帝师,李世民劝我冷静

第二十八章冷藏一段时间

    听到萧瑀的话,又见他转身离开的背影,有些萧瑟和伤感。

    房玄龄还是有些搞不清楚状况,不是他想不到这些,只是对于这些不擅长而已。

    术业有专攻,房玄龄还是擅长于运筹帷幄,出谋划策的话,还是讲究堂堂正正。

    而论起阴谋诡计的话,他可就落下李光明一大截了。

    “咳咳咳。”

    这个时候的杜如晦也彻底想明白了,跟着又是一阵咳嗽的声音,又咳出来一大滩鲜血。

    “克明,你没事吧,要保护好身体才是。”

    房玄龄上前拍了拍他的后背,给他顺顺气,不无关心道。

    “咳咳,无事,不必担心。”

    杜如晦又猛地咳嗽了一声,才道,“晦也彻底明白过来了。”

    “哦,愿闻其详?”,房玄龄心中充满了疑问。

    杜如晦解释起来,“颉利一贯以铁血治军,其爪牙遍布军中,封大人如此大摇大摆如何进得了军中?”

    “就是进了军中,他见到了突利,突利敢公然退兵吗?一旦退军草原,等颉利返回草原之后,他又作何解释呢?”

    “要知道突利的实力,原本就不如颉利,他必定不敢如此,到时候的话,少不了要拿封大人作为礼物,送于颉利,以示忠诚。”

    说到了最后,杜如晦感叹不已,也不得不说个大写的服字。

    “哎,佩服,这军师竟然将人心算计到这种程度,吾不如也!”

    听到了这里,房玄龄也彻底明白过来,更是惊出了一身冷汗。

    “而突利为了灭口,也是为了进一步取信颉利,必然会除掉一切威胁。唯有死人才最让人放心,也最能表明他的态度。”

    之后,房玄龄跟着补充了一句。

    就这样的话,李光明的毒计,彻底呈现在房谋杜断的眼前。

    让他们大开眼界,也叹为观止。

    而后,二人并没有多说什么,也没有任何的表示,只是继续朝着宫城外面走去。

    “哎,正大果然大才,吾不如也。”,房玄龄于路叹息不已。

    倒是杜如晦基本上同意,但却还是有些不爽,“哼,只是用不到正道,难成大事。”

    “但也不得不佩服。”,房玄龄反驳起来。

    “哼!”,回答他的却是杜如晦不屑的声音。

    这边,李世民散朝之后,虽然已经有了决定,也做出了一系列的决断。

    但这心里,还是有些担忧,也有些想不明白。

    于是李世民立即让人去传唤他的心腹长孙无忌到这里,继续商议起来。

    “去传唤吏部尚书一下,让他立即过来见朕。”

    “遵命陛下。”

    不一会,长孙无忌便到了,第一时间上前见礼一番。

    “微臣参见陛下。”

    “起身说话,不必多礼。”,李世民非常满意。

    “多谢陛下。”

    长孙无忌道谢了一声,跟着出言询问道。

    “不知道陛下,唤微臣有何吩咐?”

    “辅机,坐下说。”

    李世民招呼长孙无忌坐下之后,就将心中的疑惑,对着他娓娓道来。

    “虽然朕已经下旨了,但这心中老是非常不安,总是感觉会有大事发生,是以踌躇不已。因此请辅机你过来,就是让你给朕好好分析一下来。”

    “看来陛下已经有所察觉了。”

    听到了这里,长孙无忌心中一动。但却没有声张,明知故问道。

    “不知道陛下想问哪方面的事情?”

    李世民直接道,“关于封德彝联合突利的事情,其他的事情,不必担忧,都在朕的掌握之中。”

    “哦,这个简单,这次封德彝必死无疑。”

    话都说的这个份上了,长孙无忌也没有隐瞒,直截了当道。

    “什么?怎么会?”,这话却让李世民不敢相信。

    长孙无忌也不着急,简单了说了几句,基本上和房谋杜断的想法一致。

    “颉利性类曹操,以铁血治军,其爪牙遍布军中。一旦封德彝到了突利军中必然会遭到他们毒手,就是逃过这一劫的话,突利也会将他的首级献于颉利,以示并无造反之心也。”

    这话让李世民半信半疑,“不会吧,应该不至于这样?”

    “呵呵,那陛下可以拭目以待。”,对此长孙无忌自然非常肯定。

    这个样子,让李世民不得不相信,也很快有了举动。

    “来人,传马宣良。”

    “遵命陛下。”

    很快李世民的贴身带刀侍卫马宣良,从外面急冲冲的跑了进来。

    “末将拜见陛下。”

    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当即吩咐道。

    “你立即带着几个人去追回封德彝他们一行人,让他们不要去突利大营,立即回来见朕,不得有误。”

    “是陛下,末将遵命。”

    对此马宣良自然听令行事,只是有些担心道。

    “启禀陛下,要是万一末将赶不及,或者封大人不听从的话,这又当如何?”

    “哎,那就听天由命吧,你只管传令就是了。”,听到这话,李世民非常无奈的叹息了一声。

    “遵命,末将这就去。”

    这自然让马宣良表示明白,屁颠屁颠的,自去传令去了。

    等马宣良离开之后,见李世民一副叹息恼火的样子,长孙无忌又开始火上浇油道。

    “陛下不必叹息,这一切都是军师的计策,陛下何苦如此。”

    “嗯?军师的计策?”

    对于长孙无忌的话,李世民有些听不懂。

    长孙无忌自信的笑了笑,“陛下明鉴,军师算无遗策,也屡献毒计。这样平平无奇的计策,哪会是他的手笔。”

    “而军师却偏偏献上这样的计策,其目的自然很是明确,那就是为了除掉封德彝,好好的出了这口恶气。”

    见李世民听的非常认真,长孙无忌继续挑拨离间道。

    “什么?这军师竟然如此。”,这就让李世民非常恼火起来。

    这个时候长孙无忌见火候差不多,并没有继续落井下石,反而乐呵呵的笑了起来。

    “那陛下就拭目以待,呵呵。”

    “混账,这军师竟然如此狠毒,为了出口恶气的话,全然不顾同泽之义,也完全不顾朝廷大事,竟敢如此!”

    哐当—

    说着,李世民愤怒将身边心爱的一个古董,给摔成了粉碎。

    而后还是余怒未消的样子,对着门外的侍卫,又一次下达了命令。

    “去传朕诏令,从现在开始让李光明闭门思过,不得踏出府邸半步。无朕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探望。违者军法从事,格杀勿论。”

    “是陛下,末将领命。”

    这肃杀的命令,自然让这些侍卫,不寒而栗,当即听令,开始迅速行动起来,不敢怠慢。

    看李世民这个样子,就知道他已经对于这李光明非常不满看,不然的话,何以直呼其名?

    而长孙无忌也乐见于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他就是希望这样的结果,否则的话,他也不会在一旁落井下石。

    “哈哈,不错,最近这正大兄有些太跳了,也是时候冷藏一段时间了。”

    “这样也好和妹妹有个交代,也能让正大收敛一下。”

    也难怪长孙无忌会如此这样,一方面是为了替她妹妹也就是观音婢好好的出一口恶气。

    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李世民对于这李光明如此器重,恐怕会影响他长孙无忌日后的地位,这可不可不防,也不能不慎重对待。

    是以如此,这也是再正常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