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路谣

第006章 宫廷秘辛下

    慕临江默默听着,问道:“既然如此,又因何说黎王未死?”

    薛照严肃的说:“那日我们四人分明在城外见到了三皇兄!我叫他,他也不理。后来便知道当夜王府起火,三皇兄已经……”

    萧明恪皱着眉言:“当年火场中是找到了三皇兄骸骨的!可只是身形、衣饰相同,看不清面貌,如果二姐她们遇到的真是三皇兄,三皇兄应当是没事的,那么那具骸骨又是谁?”

    薛照点头,复言:“当时此事只有我们四人还有九弟知道,而且那日后,三皇兄身边一个叫齐隽的侍卫神秘消失,至今未曾有人见过了。若三皇兄逃了出去,这齐隽应当是知情者,极有可能就在三皇兄身边!”

    慕临江却摇头道:“此事虽有蹊跷,却不能断定黎王殿下生死。三位殿下和阮将军看见的,有可能根本不是黎王殿下。至于那个叫齐隽的侍卫,或许只是巧合。”

    萧明恪激动的否定道:“不!不是巧合!齐隽曾被三皇兄派在显圣身边,那日他本是随着显圣的!出宫前却忽然不见踪迹,就是自此失踪的!”

    萧明恪惊觉失礼,冷静下来,言:“小妹在的时候便说过,齐隽的东西一样不少,就连佩剑都没拿,显然是走的匆忙。”

    薛照也言:“是啊!也正是因此,我们才开始秘密寻找齐隽。先生是知道,显圣公主住的清宁宫长宜殿曾在十五年前失火。”

    慕临江点头,思索了一下,道:“我记得是在先帝头七那日。当时人们对这场大火众说纷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薛照言:“正是!灵灵素来与显圣亲近,她说想去长宜殿,和姐姐说说话。还是我不放心,请恰巧遇上的沈城主陪灵灵去的清宁宫。”

    “清昼!”萧明恪叫住薛照,示意薛照不要再说,并言:“慕先生不妨再继续猜猜。”

    慕临江无奈的说:“大抵是这二位在长宜殿,见着了什么,使得陛下怀疑黎王生死。又因为不知什么原因,宜城殿下并不知晓全貌,故而才言,黎王之事只有沈城主一人知晓了。”

    萧明恪与薛照二人看着慕临江,就仿佛看见什么怪物一样,萧明恪拍手摇头,赞叹道:“慕先生可真是神了!诚如先生所言,分毫不差!小妹身陨后,我便叫人封了清宁宫。除了兄弟姐妹和每日清扫,清宁宫是没人的。”

    萧明恪看着慕临江那“果然如此”的神色,心中一阵郁闷,继续说:“那日灵灵不知因为什么晕倒在长宜殿,沈城主才将灵灵抱出来,长宜殿便起了火!灵灵醒了以后,就对母亲、清昼还有我说,她非常确定在晕倒前见着了三皇兄!她晕倒到起火这段时间的事情就只有沈青羽知道了。”

    慕临江终于将当年显圣公主的大致经历确定了下来,暗想:看来这位显圣公主只是不知从何处得知,抚宁县侯一案为冤案,并不知晓万年商氏后人的事。可是此齐隽是彼齐隽吗?如果是,那齐隽所言此案变化又是什么?而且如若真是一人,这黎王怎么会与云姬扯上关系?不行!这齐隽的身份必须想办法确定一下!

    “慕先生!慕先生!”慕临江从思绪中走出,便听萧明恪言:“慕先生想什么呢?这么入神?”慕临江淡定的回答:“没什么!只是把这些事串联起来!”复又转移话题道:“我倒是好奇,先帝与显圣公主先后西去,明德太子如何了?”

    萧明恪二人脸色瞬间沉了下来,薛照严肃的答:“这便是另一个我们一直不解的事情了!”

    萧明恪变出一封信件,递给慕临江。慕临江一脸疑惑的低头读了起来:“陛下敬启!”而后拆开,读到:“明恪吾弟,展信安。”

    慕临江问道:“难不成这是明德太子所留?”

    二人齐齐点头,萧明恪道:“正是长兄所留!那日在行宫,我和顾家主刚刚赶去,便见小妹喝下毒酒!顾家主激动的很,不敢相信,小妹倒下后便跑了出去,我也追了出去。我们回来时,先帝和小妹都已经……长兄也不见了,只留下这封信。”

    慕临江见萧明恪情绪低落,想要安慰,却是喉中一哽,不知该说些什么。只得叹了口气,充作没看见,继续读:“诸事既定,缘尽今日。”

    慕临江又抬头,见萧明恪身体微颤,低着头,死死的握着拳头,眼睛泛红,就连呼吸都重了些,低声言:“漂泊五载,胜却往昔。”

    “迢迢路遥,江湖远望。今日相见,别后无期。”慕临江听见薛照的声音一愣,看着信上一模一样的话,默默无言。

    薛照也没心思维持素日的平和,继续沉声道:“我本东山之志,沦落帝王之家,奈何奈何!灯花明灭,人各西东,古来如此,我何能外?愿与云鹤偕游,松梅同住,不啻隐客,远行江河。”

    “愿君圣明贤主,而至岁丰时飨。”萧明恪随着薛照一同念起了信中内容,同言:“与君俱欢颜,时可复见耳!”二人声音落定,慕临江补充道:“故我志存,敬颂时祺。”

    萧、薛二人一阵沉默,慕临江静静的等候二人心情平复,良久,萧明恪才问:“先生以为这封信有什么问题?”慕临江皱眉,又仔细的读了一遍,摇头,答:“临江不知。”

    萧明恪在上首位置坐下,薛照也坐在了右侧首位,二人同时言:“结语!”

    慕临江恍然道:“是了!先前倒不曾注意到,若按避世绝俗来解,这句‘故我志存’实在突兀了些,也不大能解释的通。”

    见二人不说话,慕临江便继续说道:“如此便只能解作,明德太子对陛下的警告。可以理解为,如若陛下并非贤明之人,他便会取而代之!如此解读,却又野心太甚,不似明德太子之所作为!”

    萧明恪扬起嘴角,却是笑意不达眼底,言:“兄长饱读诗书,又是离别之作,必然检查才是。正常来讲,不会犯这种错误。除非是匆忙写下,未曾注意这些细枝末节。或者……”萧明恪的眼神骤然变化,看不出情绪,冷声道:“根本就是有人模仿兄长字迹所留!”

    慕临江心中亦作此想,又听薛照言:“不止如此!最解释不通的,是先帝的死因!按九弟所见,先帝是生机流尽而死。长兄自然不可能伤害先帝,公主已经毒发,何来气力,使出这种抽人生机的法术!”

    萧明恪复道:“这种法术在此方大世界早已绝迹,在秦先生那里也是禁术,除了秦先生那些古神以外,无人会用。也因为是禁术,秦先生根本不曾教授于她。”

    慕临江暗暗心惊,言:“如此说来,陛下与顾家主离开的这段时间,极有可能又有人出现在殿中,或者从一开始就有第六个人!”

    萧明恪点头,忧虑道:“我之疑惑便源于此!若作此想,那么一切便都解释的通。也就代表这封信只是那人未免我等疑虑,匆匆写下。而兄长极有可能是被他强行带走的。毕竟能会这种法术的,对付一个不到而立之年的人,应是轻而易举。”

    慕临江蹙眉,言:“若真如此,明德太子处境不妙啊!”

    萧明恪看向慕临江,道:“慕先生,如今只有你、我、清昼、顾寒山四人知悉全貌。慕先生,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才好啊!”

    慕临江知道萧明恪的意思,起身拱手,一脸认真的说:“陛下放心!慕临江绝非乱嚼舌根的小人!况且……实不相瞒,当初我愿意留在妖界,也因显圣公主牵连到另一件悬案!”

    闻听此言,萧明恪二人大为惊奇,薛照遂问:“倒不知显圣公主是牵连到什么悬案?”

    慕临江答曰:“这便不便相告了!倒不是临江不信二位,而是此案与魔帝千机及魔界丞相苏沉渊息息相关!事关重大,并非临江所能决定!”

    二人很是好奇,薛照言:“若按先生所言,便是公主在妖界的十年间遇见的事,可魔帝陛下已故去三百余载,先生倒是解释一下,这二者会有何关联!”

    慕临江只得解释到:“并非公主本人!而是公主所提抚宁侯旧案!这起旧案绝没结束!或许过不了多久就会有变化!”

    二人对慕临江的话不疑有他,萧明恪紧蹙眉头,满面愁容,言:“抚宁侯一案已过去七十年之久,当年之人,也只剩下了程太尉尚在人间!竟然还没结束!我尤其担心,如果我们今日所言的所有事情,皆有联系,那可就……”

    慕临江也明白萧明恪的思虑,三人又商谈了许久,才各自回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