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在黄土地上

第二章 落后的暖湾村

    暖湾的山形地貌,像从南北方向伸进来的龙爪,在这里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山脚下的村庄从朝霞一直沐浴到夕阳西下,避风向阳温暖无比,因此,这地方就叫“暖湾村”。

    暖湾村的西南向北横出的一座座山峰就像一群骏马自远方奔来到此收缰戛然而止,高峻宽阔的一座山叫做马背山,站在马背山的山尾就能把山下的一切一览无余。

    暖湾村居住的农户都在寻找各自不同的风水灵气和背景向山,庄院建造得高低错落、形状不同、色彩各异。

    出入暖湾的路紧贴在马背山夕阳一面山脚下,已经用混凝土硬化了。公路进村庄后穿过蓄水涝池、村小学、庙宇和农田,“绕”成的一个大大的英文字母“U”就到了新建的村委会。

    暖湾村的夜晚是宁静的,张委任一个人躺在办公室兼卧室里,就有利于思考和回忆。

    张委任是来自黄金市冶金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在学校他是管理后勤的主任,今年34岁,称得上年轻有为。

    在来到凝汇县武家寺镇之前的三个月里,作为“帮助农村贫困地区,实现三年脱贫致富,打赢攻坚战”的青年骨干力量,在黄金市委党校接受了为期三个月的培训,每个人怀里揣着结业证呢!

    说起黄金市,他是甘肃所辖的一个地级市,是一座具有历史和文化的古老的工业城市,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正如那里的文人们总结的“黄、白、红、黑”四大物产——黄的黄金、白的白银、红的红铜和黑的煤炭,还有其他“国宝级别”的稀有金属,他们学校培养的是为这里发展和服务的人才,就业方向包括矿产研究、企业管理、文化教育和市场营销等等,为了一座城市的不断发展储备后续力量。

    张委任是生于黄金市下辖的远近县。人们都说黄河水富裕了宁夏中卫,远近县怀抱着黄河的流水也不例外。张委任的家乡在黄河和县城的西南部河近坪,地理比黄河位置高了500多米,经过一段30公里20分钟车程的陡坡就到县城,属于郊区。

    站在坪的北边缘就能够看到日日夜夜滚滚东去的黄河,大型的泵站使黄河水浇灌了河近坪的土地,物产丰富环境优美。

    从小到大,张委任就没有离开家乡的打算,可是,命运有时候还是由不得自己,你越想到达的地方越是不能到达,你越是不想离开的地方不经意间就离开了,也许,这不是命运,这是实现、理想和抱负,这是生活和社会需要,万万没有想到他会来到暖湾村这个地方。

    还好,来到凝汇县报到,有一个在政府重要部门工作多年的老乡接待了他,这是他第一次来凝汇县,感到亲切而又新奇,老乡以东道主的身份安排食宿,还领着他瞻仰三军会师的旧址、游览桃花山的景园、步行祖厉河的滨河路,这里已经不是历史资料中读到的“干苦甲天下”了,而是一个誉满西北的“状元县”。

    还好,来到武家镇政府,书记镇长热情有加,款待周到,同时简单介绍了帮扶工作的地点和内容,说是要让他去最贫困、最落后、最捣乱、最复杂的村子——暖湾村。听到书记镇长说的“四最”他心里就“最烦恼”了,不过,书记镇长还是安慰他,不要过于担心,有各级政府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使他能够在“最”中锻炼成长。当然了,农村工作不好搞,第一书记也不好当,书记镇长说要知难而进,把一个“四最”村子领导得达到“国家脱贫标准”就是一份合格的答卷,就像老师给学生的试题,答出个满分是不可能的,刚好及格也不行,至少要达到红色成绩——80分以上。

    还好,张委任来到暖湾村,看到的第一眼已经不是书记镇长说的那么“恐怖”和“荒凉”,从接触暖湾村的第一个人——柳风就能够感觉到。柳风是一个初中毕业的回乡青年,积极热情有思想,初次见面感到很投脾气,并且在村委会任村文书很多年,情况熟悉经验丰富,是他开展工作的依靠和助手,如果……如果能够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或者互相帮助,不会存在很大的难度——毕竟是一个村——一个240家农户1200多口人的村子——一个小小的村子。

    既来之,则安之。张委任发现给他安排的办公室兼卧室墙上,还挂着一只石英钟,时针已经指向凌晨一点,他也觉得有些倦意,就关掉灯慢慢地进入梦乡。

    两年前的2015年秋季,政府投资建了一处集用药医疗、行政办公、体质锻炼于一体的文化娱乐广场。广场北一排四间大房子中,有两间就是棋牌活动室,活动室右手一间里摆放着两张古老的麻将桌。这个村子里的人似乎不喜欢玩一种叫做“修长城”的麻将,两张桌子周围挤满了玩纸牌的选手和看客。远远的从外面就能听见房子里不断传来嬉笑声、怒骂声和争吵声。

    暖湾的夏季来的早。结束了“麦黄六月的各顾各”的忙碌,在还没有到“八月中没有吃饭的功”的空间,种地的庄稼人就能稍微松一口气。

    除了早上起来喝茶过后的喂鸡喂猪扫院子以外,就是要么提一只筐子要么攥个塑料袋子要么空手执拳,三五成群去种秋田的地里看看玉米、洋芋,顺便采摘一些套种在空行里红红绿绿香香鲜鲜的辣椒、茄子和西红柿一类,准备做午饭用,这只是女人们的事情。

    至于男人嘛,一边挑一只粪桶一边是粪筐,随着“咯吱咯吱”扁担闪动,一步一步的朝前走去,或者赶一对毛驴驴去翻地,或者赶着羊群唱着山歌慢悠悠的上山。

    还没有到中午时间,就已经看不见一个人影了,这个时候也就看见炊烟在家家户户的屋顶次第升起,不过还可以偶尔听到小轿车、大客车、货运车打着喇叭驶进村子,或者路过村子扬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