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闻北伐

第9章 我成人质了

    苏峻又回头指了指桓温:“你小子也来。”

    没等桓温反应过来,刘肇先叫嚷起来:“我呢,我呢,我也打了任让!”

    这倒是提醒了苏峻,苏峻手指打架四人组:“你们四个,把这片野地里的骸骨都收拾干净。”

    王悦闻言,也不再反驳苏峻,拉着王恬叮嘱了几句便要离开。先前在宫中听闻王恬与任让起了冲突,他没请示王导便从宫中冲了出来,如今仔细想想,自己有些关心则乱了。若要将事情大事化小,王彬便足以,自己一来反而给了苏峻出动的由头。

    也不知苏峻和王导达成了什么协议。

    刘肇心里松了一大口气,打完任让他便一直忐忑不安,如今靴子落地,他追着王恬问:“阿螭,你刚才念叨的什么雷霆半月斩听起来还挺霸气,桓温那小子不就是抡了一刀,你给我也取个名。”

    王恬笑着摇了摇头,拍了一下刘肇的屁股:“阿肇,快干活吧。外面冷得很,待会你回家了,我还得去军营,再让我淋会雨,你要给我收尸了。”

    刘肇被拍了一下屁股感觉有些莫名其妙,虽然他能感觉到王恬是在表达善意,但如此举动还真是第一次见,可能是王氏的最新风流之举?

    刘肇虽然有泉陵公的爵位,但毕竟其父是疆场武将,建康的门阀士族除了王恬这样好武的,没人带着他刘肇玩。

    刘肇有样学样,也拍了一下王恬的屁股,桓温见状也拍了一下王恬的屁股。

    王彪之年纪稍长,性格沉稳,没有这三人一样不着调。

    桓温于是重重拍了一下王彪之的屁股。

    远处的苏峻看着四人还在雨中玩闹,摇了摇头,也不刻意为难四人,安排军士开始打扫战场。

    打扫完毕战场后,王恬桓温收拾完毕,来到了苏峻的大营内。

    二人下身着缚袴,上身着褶服与短袖襦。说是来当亲兵,苏峻却连甲胄都不给二人发放。

    苏峻知道二人入内,头也不抬,先对桓温说道:“桓彝胆子挺大,旁边的郡县都有书信传来,准备投降。就他不仅不投降,还准备进攻我军。听说他已经准备自广德进屯泾县了,你现在就出发去泾县,把你父亲劝到建康来,自有九卿之位等着他,你也能有孝子之名。”

    桓温张嘴就想骂苏峻。对着儿子直呼父亲的姓名是极不礼貌的行为,更何况是要让他父亲做大逆不道的事。他父亲桓彝是大晋忠臣,难道我桓温就不是吗?

    王恬死死拉住桓温的后衣角,才让桓温没有上前指着苏峻的鼻子。

    “我桓温既为忠臣,当不当孝子就无所谓了。家父要是知道我是去劝降的,也不会觉得我孝顺。”

    “你真以为泾县拦得住韩晃?桓彝会死的。”

    相较于几乎无险可守的宣城郡城以及广德,泾县山环水绕,或许能够勉强抵挡住历阳军。

    听到苏峻语气森然,桓温也有些动摇与沮丧,他自小就被父亲教育忠孝节义,忠在孝前。如今忠孝难两全,大晋忠臣与桓氏孝子,只能选一个。

    桓温也知道,苏峻不是让他去真的去劝桓彝,自然会有人护送桓温到泾县城下,桓温届时在泾县城下嘶吼两句,城内的人心浮动,有些事就由不得桓彝。

    而没有直接拿桓温性命威胁桓彝,不过是因为苏峻现在确实兵力捉襟见肘,不想刺激桓彝,能不在旁支处起战端是最好。

    王恬偷偷踢了桓温一脚,桓温从愣神中反应过来。

    是了,现在建康城封锁,不进不出。桓温能出得建康,到时候究竟是做大晋忠臣还是桓氏孝子,抑或是两者兼得,余地总比在建康大。

    要是再在这里惹恼了苏峻,到时候说不得王恬还得帮桓温收尸,什么大晋忠臣、桓氏孝子,最后都变成坟头野草。

    桓温不情不愿地应了苏峻的话后,便让人带了出去,苏峻是一刻钟也不愿让桓温在建康耽搁。

    昨日收到的消息,原本要增兵建康的苏峻同党豫州刺史祖约(祖逖弟弟),因为北边石勒对豫州边郡的军事活动增加,拒绝了苏峻的增兵请求。石勒正在关中附近与刘曜相互攻伐,不然苏峻与祖约也不敢贸然调动大批边军入建康清君侧。

    并且祖约作为祖逖之弟,本就对朝廷对待祖逖以及自己的封赏不满。此次拒绝增兵建康,也是在等着苏峻对他的封赏,待价而沽。

    待桓温走出,苏峻沉默地看着孤身站在帐内的王恬。

    “我也不会去劝家父投降的。”王恬看到苏峻看来,连忙说道。

    苏峻难得大笑。

    “王二郎,你真的明白你如今的处境吗?竟然还有空与我在这调笑。”

    “如何不明白,我这是成了质子了。要是家父惹恼了将军或者私下有什么小动作,将军就会把我一刀宰了,毫不留情。”

    王恬看到苏峻对桓温等人的安排以及听到与王悦的对话,哪里会不明白他是被自己的便宜父亲给卖了。

    经过王恬的观察,眼前的苏峻并不是暴虐之人,争取争取苏峻的好感,说不定届时苏峻与王导反目,苏峻能让他死的痛快点。

    “王二郎,你与其他我认识的高门子弟大不一样。进入建康后,我便禁止他们清谈与服散。今日来找我通融的便有好几人,倒是没人关心小皇帝。你在军营里倒是怡然自得。”

    “将军,你夸我是劲卒我并不认为是侮辱。自小我便立志北伐,若无劲卒,何来北伐。对于这股厌兵风气,我早已深恶痛绝。若有机会,定当革新。”

    “要我说,劲卒就该是第一品,清谈的、服散的都该九品。”

    苏峻被王恬的话唬的一愣一愣的,来到建康,苏峻为了稳定民心,或者说为了稳定士族的心,没少受门阀大族的冷嘲热讽。

    今日听王恬信口开河,虽说是胡说八道,但心中也确实舒畅。

    “王二郎,你可真愿为我帐下亲兵?”

    王恬闻言,难道还能拒绝不成。更何况历阳精兵天下强军,近距离观摩,有何不可?

    只是可惜了这历阳劲卒,无法饮马黄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