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闻北伐

第14章 我像傻子吗

    可能是张健觉得从王恬这里敲竹杠更加简单,张健开始寻找下一个庄园。

    张健游荡到嘉兴陆氏庄园,如法炮制,又敲诈了王恬五百匹布。

    王恬感觉到有些苦闷,本来打算趁机逃跑,现在张健成了债主,对他的看顾更严格了。

    王恬可能只能等到三吴起兵之时,才有逃跑的空当,那时逃跑,一千匹布换的百姓才有可能安生。

    感受着张健看他像看肥羊的眼神,王恬在算自己的脑袋到底值几次五百匹布。

    但王恬不后悔。

    所谓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如此而已。

    但这回,好人有好报的回馈来得很快。

    正待张健要自嘉兴北返吴县之时,消息传来,庾冰跑了!

    王恬看着张健理当如此的神情,细细想来,才发现张健兵分五路,劫掠吴国乡里并不仅仅只是为了粮草。

    吴县既然知道张健前来,贸然进攻,即便真的擒获了庾冰,损失必然不小。

    但庾冰是北人,是被如今建康朝廷通缉的北人,他在吴国的群众基础是薄弱的。而如今这个时代,群众不是农庄的农夫,是门阀。吴郡的群众,就是以吴中四姓为首的门阀。

    张健因为讨伐庾冰,而在吴中横行乡里。吴中四姓的选择是什么?

    起码吴县的部分人是选择于吴县哗变,赶走庾冰,讨好张健。

    弱者抽刀向更弱者,就是这么现实,张健杀了他们的乡人,他们反而不敢进攻张健,而是要像送瘟神一样把庾冰送走。只求张健看在庾冰已走的份上,停止在吴中的破坏。

    要真让他们杀了庾冰,他们也不敢。只能夜半偷偷将庾冰礼送出城,不尴不尬地继续骑墙。

    而如果把庾冰赶走,庾冰会往哪里跑?

    会稽。

    会稽作为三吴之地如今最特殊的存在,王舒由于王导的原因,既不旗帜鲜明地反苏峻,也未接受苏峻的任何封赏与整编,始终保持相当大的独立性。

    庾冰要跑,只能往会稽跑。王舒可能不会收留他,但不会杀他。届时从会稽渡海逃亡,总是能留下一条命。跑到其他地方,庾冰不是没有可能被人偷偷砍了脑袋讨好苏峻。

    嘉兴就处于自吴县逃亡会稽的必经之路上。

    张健在守株待兔!

    王恬细想之后,被初春的风一吹,后背还是有些冷汗涔涔。

    在张健这样粗中有细的悍卒眼皮下,真的能逃走吗?

    王恬不禁有些沮丧,他虽然知道苏峻必败,但有时候历史大势和个人命运又有什么关系呢?

    他如今是死是活都不会影响历史大势,影响不了苏峻必败。更何况身边唯二不算苏峻亲信的蔡谟、华恒,根本就是懦弱之人,依靠他们,真的能跑的掉吗?

    不待王恬收拾心情,张健便迅速下令,六百人再次一分为六,前往各个渡口、要津设置逻所(巡逻哨所)追捕庾冰。

    王恬这个一千匹布自然还是跟在张健身边。蔡谟、华恒二人,则是被张健打发到吴县主持大局去了。

    即便是苏峻作逆,但自从晋室南渡之后,南来北人极多,三吴之地目前也并非苏峻与庾亮温峤对峙的主战场,加之水运便利,因此吴-嘉兴-会稽之间的行人往来仍然频繁。

    王恬正和历阳卒们登上一艘游船查验身份,张健自然留在岸上休养,查验身份这样的小事,用得着他来做吗?

    张健如今有着更重要的事。

    服散。

    随着在吴国的凶名传开,巴结讨好张健的人越来越多。加之此刻苏峻安排的任务基本算是轻松完成,吴国已定,府城内的粮草还不是予取予求。至于庾冰,能抓到就是锦上添花,抓不到也不影响大局。

    因此,即便此时仍是在军旅之中,张健也在南方士族们的奉承下,尝试了士族间最风行的五石散。

    人就是这样,一旦有渠道进入曾经厌恶的高不可攀的阶级,便会迅速腐化堕落,同流合污,并用曾经厌恶的鄙夷的士族间的独有行为标榜装点自身,以此认为自己果真进入了上流阶级而隐隐自得。

    张健自然不能免俗。

    张健为了博取士族的认同,并展示自己作为悍卒的豪勇,一次服用的五石散是常人的两倍。服散之后,皮肤会变得脆弱,穿着衣服都会感觉皮肤刺痛,更不必说是戎装了。

    张健此时正在河岸上裸身行散,倒也不愧悍卒之名。三月的春风吹拂下,张健依然健步如飞。

    王恬厌恶地看了一眼岸上的张健。岸上在寻欢作乐,士卒们自然也无心执行任务,草草应付了事。

    王恬例行公事,询问船工是否知道庾冰、是否见过庾冰。此间船的船工乃是一名健壮的南方汉子,操着王恬需要勉力才能听得懂的口音回答着王恬的问题。

    船上只有一名乘客,看着王恬的目光袭来,船角的那名邋遢中年人身体忽然紧绷,随后略有些僵硬地倒在草席之上,仿佛酒醉一般,高声喊到:“你们要找庾冰,我就是庾冰,我就是庾冰,我就是庾冰啊。”

    士卒听到此人说出如此胡话,更确认了此船上没有庾冰。船工是个吴人,乘客是个发疯的醉鬼,还有什么好探查的。三人便想要下船,懒得在这浪费时间。

    查探完此船,便该换防了,去岸上喝一杯暖酒,岂不快哉?

    但王恬身份、身家在此,他们也不便直接下船。

    王恬盯着醉汉看了一会,转身对着身旁的三名士卒说道:“今日已查探完毕,辛苦各位了,快去岸边领杯暖酒喝喝。”随即还从怀中拿出些碎金交给士卒。

    得益于王悦托荀崧给他带的碎金,王恬在行军途中见人便送。张健知道了也不阻止,只是每日在王恬身边的士卒基本都不一样。这倒让在王恬身边监视成了军中人人欲得的好差事。

    三名士卒心中一喜,散财童子王恬赠金几乎快成了此次行军中的约定俗成,三人倒也没有怀疑,领了碎金便先欢喜下船。

    待到三人上岸,王恬对着醉汉忽然压低声音,轻轻说道:

    “庾公,莫以为天下人都是傻子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