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闻北伐

第37章 决战

    武进城内城外陷入了奇怪的安静,两边出奇地都在等同一个人的到来。

    无锡管商。

    管商是可以说是从无锡逃来的,毕竟有一万会稽军虎视眈眈,管商睡觉都睡不好。

    只有突破了武进,他们才有出路。

    若是王恬愿意像庾冰一个给历阳军让一条回京口的路,历阳军也乐得直接返程。

    但王恬不愿意,历阳军如今也难以相信王恬不会背后捅他们一刀。

    只得死战了。

    待得哨骑来报,管商率领的无锡历阳军已经在小心翼翼往东门与弘徽合营。

    应当是弘徽提前知会了管商,要求管商与自己合营。

    管商本意是在武进南门立营,届时东南两边夹攻,破武进才会有些把握。

    但弘徽确实有些怕了王恬了,管商若是单独立营,恐怕又要被王恬故技重施。

    待得看到管商军向东门而来,弘徽已经命士卒列阵向前,明摆着告诉城墙上的王恬,此处早有准备,不必白费功夫再来了。

    弘徽遥望城墙,看到王恬依然像过去几天一样站在城墙上发呆,忐忑的心稍定。

    王恬不动,城内的大军应当不会倾巢而出,只要不倾巢而出,弘徽有自信让出城骚扰的武进军有来无回。

    但王恬真的会不动吗?

    东门、南门的城墙下,全副武装的士兵已然整装待发。

    若将全军集中于东门,除非王恬有神力将武进的城墙直接推翻,不然届时武进军出城的速度将大大延缓。

    武进城墙,最长处不过两里,武进军从东门、南门而出,届时东门武进军与历阳军鏖战,南门武进军绕城而出,直插历阳军肋部。

    如此战术,则对东门的武进军要求极高。以一千五的军队,在涌出东门,阵型未稳的情况下,不是挡住,而是去进攻将近四千的部队,孙卫觉得极为冒险。

    但若是直接于城外列阵,将管商弘徽吓住了怎么办?必须要出其不意,从城内破门而出,如此才能给已经精神疲敝至极的历阳军心理上的最后一击。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王恬让一个百姓穿着自己平时惯穿的甲胄,背着身子坐在城墙上,自己则偷偷摸摸地来到了东门前。

    弘徽,喜欢看就看吧,待会冲到你面前让你看个够。

    那一百骑兵今日并非王恬率领,而是由之前因轻进致败的萧隽统领。

    最困难的战斗需由着一千五百步卒完成,王恬必须一直待在阵中。

    只要他在王字大旗下,只要那杆王字大旗不倒,那杆王字大旗一直向前,这一千五百士卒的士气便不是历阳军可以比拟。

    而孙卫与萧鎋,则被派去了南门。只有萧鎋,才能指挥的动那一千武进士族私兵,只有孙卫,才是这个战场上唯一一个会不顾一切救王恬的人。

    王恬已经做好了他自认为的所有准备,那把有了豁口的三公刀早就被他随意扔在一边,等回到建康还给王导让他继续当传家宝吧。

    王恬右手提枪,左手摸了摸腰间悬挂的新刀,心神渐安。再冒这最后一次险,只要成功,东线战场即定,苏峻之乱速平将成定局。

    随着城上发出信号,城门缓缓打开。

    萧隽一马当先,冲了出去。王恬给他的命令就一个,一直冲,别停。

    萧隽所率的一百骑直接向管商与弘徽两军的结合部撞去。

    此处最薄弱,指挥最混乱但弘徽先前所做的准备也并非是摆设,冲着东门列阵的一千历阳卒向着这一百骑兵聚拢。

    萧隽见军阵移动,不急反喜。他知道今天他这一百骑兵不是主角,只要制造足够的混乱,即便一个杀伤也没有,他也算完成了任务。

    随即萧隽夹紧马肚,策马扬鞭,加速向两军结合部撞去。即便一千历阳军到位后,萧隽届时可能进退两难。

    城门洞里的王恬第一个冲了出来,五十人为一队,迅速集结。

    待到五队集结完毕,王恬就不再等,率领这五队二百五十人,当先向那正在横移的历阳军冲去。

    历阳卒看到王恬袭来,见双方距离迅速拉近,便也顾不得射箭,分出一幢向王恬挺进,很快便与王恬短兵相接。

    另一幢则继续向结合部而去,意图稳定局势。

    弘徽惯性思维,依然认为王恬只是故技重施,派出五百来人骚扰。

    基于此,历阳军意图清晰,如今他们人数占优,只要保证两军顺理合营,稳扎稳打,不说攻下武进城,起码能暂时免受王恬骚扰。

    但王恬可不是骚扰,他是决战。

    那向王恬袭来的一幢五百人,人人举盾,组成盾墙,稳步推进,意图将王恬所部,推回武进城。

    当弘徽仅仅只是意图防御的时候,他就已经输了大半。

    王恬也不退避,扔掉长枪,跳上盾墙,一把夺下盾牌,拔刀猛刺。

    王恬部被王恬勇气所激,有样学样,二百五十人全部跳上盾墙接敌。

    历阳军原本以为王恬仅仅只是骚扰,见到他们以五百人推进应会撤退,何曾想王恬如此激烈?

    王恬举着从历阳军手中夺来的盾牌,一步不退,竟然将这五百人的推得节节后退。

    而城门处涌出来的越来越多的武进军,慢慢将这一幢五百人吞噬。

    王恬见城中士卒逐渐涌出,不再停留,当先往前突去。不管两侧的残兵,直冲萧隽所在。

    原向结合部行进的历阳军,一下便撞在了王恬行进身前。

    但王恬身边的士卒越打越多,历阳军眼见王恬竟然浑身浴血的杀穿那盾墙,脚步一滞后,竟然加速向那结合处跑去。

    他们本就是为了防御城门处的武进军骚扰,离大军较远。如今城门口源源不断涌出的武进军,吓得他们只得撤退。

    只有退回了大军处,他们才安全。

    更何况,中军的命令本就是让他们去协防两军结合部,他们加速行军,也不算违抗军令。

    武进东门的战场上就如此出现了奇怪的一幕。

    一幢历阳军在向弘徽与管商两军结合处奔跑,王恬率领逐渐聚拢的武进军在追。

    而弘徽见此情形,也不是无所作为,他命其所部的右翼向中军靠拢,要求管商将其左翼同时机动,意图将这奔向其左翼的王恬彻底围杀。

    王恬注意到越来越多的敌军向其袭来,倒是不惧,心里一喜。我的吸引力还是这么大,就怕你一动不动原地固守,只要你这大军一动,今日便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