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是嘉靖

第二十一章 大方的裕王爷

    确定了身体无碍之后,朱载坖的心情也是美滋滋的。

    这个时候朱载坖也开心的大手一挥,“孟大伴去账房上给李太医支五百两,哦不,一千两诊金!”

    朱载坖此话一出,不仅李时珍惊呆了,就连孟冲也懵逼了。

    王府里到底是什么样的家底,朱载坖可能不清楚,他可是一清二楚的。

    别人都看到了王府的风光,但是王府的辛酸又有几人知道?

    自家王爷虽然封王居邸十年之久,但是所有的花销都是仰仗于户部的拨款和大内的赏赐。

    这些钱一年也就那么几千两银子而已。

    跟地方上的那些拥有大片产业大片土地的藩王一比,朱载坖的这个裕王跟要饭的没啥区别。

    现在朱载坖一挥手就要赏赐出去一千两银子,这就等于一下要把王府近半的现金流水给花出去吗?

    李时珍连忙拜道:“为殿下诊治是臣的本份,臣岂敢求赏?”

    但是朱载坖却不这么认为,朱载坖道:“这是李太医应得了,等到将来李太医开始编撰《本草纲目》的时候,岂能身上无钱?本王别的忙帮不上,钱财方面还是比较宽裕的。”

    朱载坖说自己钱财方面宽裕的时候,孟冲都快哭了。

    李时珍也拗不过朱载坖的意思,也只能回拜道:“多谢殿下赏赐。”

    朱载坖呲牙一笑,“以后修撰《本草纲目》遇到什么困难,或是缺什么东西都可以跟本王说,本王定会竭尽所能助你完成这部旷世奇书,也算是为我大明百姓做一点贡献吧。”

    李时珍听到这话后更是感动,自从朱载坖在面前说了《本草纲目》的设想之后,他的彻夜难眠,想着自己这么多年来所看的医书里面发生的错谬,以及自己在实践之中的结果。

    李时珍也觉得自己很有必要重新整理一番这些历代传下来的医书,将其中明显的错谬和误记更正多来。

    现在有了朱载坖提醒的《本草纲目》设想,这一下子也将李时珍一直都没拨开的迷雾给驱散了。

    所以现在李时珍也总是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想要立刻从太医院中辞职回到湖北老家准备《本草纲目》的编撰事宜。

    李时珍感动道:“有王爷帮助,臣哪怕是穷其一生,也不会辜负王爷期望,必会将《本草纲目》修撰而出,普济世人!”

    朱载坖激动道:“好!一想到本王此生有幸见到一代药圣的诞生,本王的心情就激动非凡!”

    一旁的高拱虽然不知道朱载坖和李时珍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但听了今天的这番谈话后,他也明白过来裕王爷对这位李太医是相当看重的,甚至不惜重金资助其编撰医典。

    而且从他们二人的说话之中,高拱也能感觉到裕王爷要李时珍编撰的药典乃是一部旷世之典,这部药典一旦修成还真有可能为李时珍挣来千古之名。

    一想到一个小小的太医都能被裕王爷慧眼识珠的发掘出来,高拱的心情也是无比激动的。

    都是先太子庄敬太子是如何聪慧,但是高拱却没真正感受过庄敬太子的聪慧和人主之相。

    但是在裕王这里仅仅只待了不到半天的时间,高拱就感觉到了裕王爷的与众不同,且颇有几分大气无私的气魄,这种气魄在高拱看来那就是人主气象。

    所以高拱的心情激动也是可想而知。

    孟冲这时候也不敢揭王府的短,只能乖乖听话的去到王府的账房按照朱载坖的意思在账房之中支出了一千两现银,然后又指挥着四个小太监搬着过来。

    毕竟这一千两的银子也是不轻的,虽然大明也有钱庄发行一些即取即兑的银票,但是那种成规模的大票号还是不多,而且裕王爷是何等身份,怎么可能会把自己的身价存在他人的钱庄之中?

    因此朱载坖对李时珍的赏赐,那也是实打实的真赏赐,直接搬着现银过来了。

    这一千两的现银视觉冲击还是非常可观的,虽然换算成后世的计算单位也就百来斤的白银,但是这百来斤的白银摆在一起,也是朱载坖头一次见到。

    朱载坖看着四个搬着银子的小太监,吩咐道:“帮李太医送到家中,中间但凡出了任何纰漏,本王饶不了你们。”

    四个小太监可怜巴巴的应着朱载坖的命令。

    李时珍再三拜谢之后,也终于心情感慨的带着四位搬着一千两银子的王府小太监离开了裕王府。

    高拱这时候也起身对着朱载坖一拜,“王爷慈悲之心,臣钦佩之至。若李太医真能为王爷编撰出《本草纲目》医典施恩于天下,王爷之德必将光照千古!”

    朱载坖摆摆手道:“这不是本王的功劳,这都是李时珍的功劳,本王只不过是顺水推舟,帮他完成梦想罢了。而且以他的本事和能力,即便是没有本王帮助,在历经数十个寒暑之后,他依然还是可以编撰出《本草纲目》,成为我大明历史上那颗璀璨的明星!”

    朱载坖说的实话,但是听在高拱的耳中却是另外一番回响。

    高拱以为这就是朱载坖不与属下争功的无私气魄,试问有个不与下属争功,又能给下属充分信任的主上,该是一位多么难得且多么令人心悦诚服的好主上啊?

    现在高拱感觉自己终于遇到了,所以在这一刻高拱看着朱载坖的目光都带着几分崇敬和溺爱。

    而这溺爱目光也是因为朱载坖现在的仅有十三岁而已,他高拱已经快四十岁了。

    这个年龄差,放在普通人家说是父子俩也不为过的。

    而且高拱至今无子,所以当他看到一位这么年幼且又这么前途无量,心思纯善的学生,他的心岂能不全力呵护?

    而且在原来的历史时空之中,即便朱载坖没有表现出现在的能力,但高拱依然待裕王如初,再加上嘉靖朝“二龙不相见”的事实,朱载坖也得不到父亲的半分呵护关爱,所以两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情同父子,谁要敢伤害裕王,高拱绝对是会拼命的。

    所以叠加了这些关系和历史上的关系,朱载坖在见到高拱的第一面就激动的自降台阶,亲自相迎自称“小王”。

    可以说现在的朱载坖哪怕是第一眼见到高拱,他都是很激动的。因为他知道高拱才是整个嘉靖朝对他最无私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