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谁说文科生就搞不了军工

第23章 化工家教

    锦城的租房暂时还是比较安全的,任重并不打算更换回归地点,所以直接就选择了他的小区住房作为固定回归点,系统这次就愉快的确认下来。

    等他把主位面的穿越回归固定地点确认后,系统出现了新的情况。

    “亮剑穿越系统。

    当前时空:2024年2月,锦城八里庄。

    回归倒计时:23:59:58。

    积分:17200。

    是否选择回归固定位置?

    当前可选择回归固定位置,晋中大夏湾后山山洞。

    无选择返回上次穿越地点。”

    果然,系统升级后,总算是爆出来一点新玩意,可以选择回归固定位置了。

    只不过固定位置离开回归的实际穿越地址不能超过10里远,这功能看起来牛逼,实际上现阶段几乎毫无用处。

    所以任重很快就放开了对这玩意的研究,在他看来,当务之急是尽快搞定捌壹化工厂的问题。

    ...

    这个东西指望赵立冬那是指望不上的,都是化学这样理科学科的学渣,才选择去读文科,所以任重很有逼数,他搜索了一下网络上的化学辅导情况,一个个开始打电话过去。

    “李老师,我单纯就想研究一些化学反应和制备,但是自己高中化学又没有学好,只能去读了文科,现在回过头来想把这些遗憾弥补一下,研究这些化学反应感觉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任重对打通电话的第一个化学老师说道。

    “任先生,我原本以为是应聘一个高中化学实验的辅导工作,像任先生这样的成人学习化学实验,我之前还从来没有遇到过,或许不是任先生你期望的。”李苏兵听完任重的想法,几乎毫不质疑的选择了拒绝,陪着成人做着化学基础反应试验,这就让李苏兵觉得有些不靠谱。

    谁家成年人会来学习玩这个东西?

    “李老师,你别急着拒绝,我能给出的价钱,是600元一个课时,研究的化学反应,基本上不超过高中化学范畴,比如硫酸制备和硝酸制备,我们用一种比较古老化学蒸馏的方法,验证他能不能实现,如果能实现,效率能得到什么样的提升。”

    “如果有空的话,我们当面聊聊,我不是开玩笑,真心想要找到一个化学试验老师帮助我提升,课时方面,我们第一期就定30个课时,每天一个课时,我开车接着李老师到一个地方做实验,然后再开车送回来,学习期间都是包接包送。”

    任重开出来这个条件下,李苏兵有些动心了,他是高中化学老师,但是如果任重的要求真是高中的一些试验,那不妨试试看再说,对方反正是包接包送,如果不成,自己大不了损失一点时间。

    “行吧,我们加一个微讯,把彼此的位置信息共享一下方便接应。”

    李苏兵抵挡不了任重的金钱攻势,终于首肯答应下来。

    ...

    农家小院,任重接着李苏兵很快就出现在这里。

    硫磺矿石,各种烧杯器皿任重都购买到位了。

    李苏兵跟着任重进了小院,听完了任重介绍和现场的一些准备,脑袋有些发炸。

    “任先生,老实说,你这个所谓简单高中化学水平的化学试验指导,实际上比高中要求掌握的知识强多了,我没想到你还有从矿石中把硫磺熬出来的想法,这个事情实在太复杂了。”李苏兵边听边摇头道。

    “李老师,我能明白,要不这样,我们将课时费提高到800,回头李老师有什么问题也不用当场回答,回去研究研究再回复也行。”

    ...

    在原来的历史时空,八路的军工人早就知道了硫酸是化工之母,若要制造高爆炸药,关键在于制取硫酸。

    因小鬼子“扫荡”,1939年2月,冀中军区供给部技术研究社(1938年8月在任丘县楼堤村成立)从冀中平原转移到冀西山区的唐县葛公村。在这里,他们用瓶瓶罐罐的“实验室法”制硫酸获得成功。

    然而,用工业法批量制造硫酸,绝非易事。制酸设备必须耐酸、抗腐蚀,在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根据地,寻找铅和不锈钢材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1940年3月,在没有铅室、没有不锈钢材的情况下,技术人员发挥聪明才智,大胆创新,在完县神南镇用当地盛产的陶土缸试制硫酸成功,创造了“缸塔法”硫酸生产新工艺,实现了重大突破。

    1940年6月30日,八路老总得知晋察冀军区能够工业生产硫酸、硝酸后,即刻打电报给当时的司令员表示祝贺:“你们已能自造硫酸、硝酸,这是我们工业建设上一大进步,也是解决工业建设特别是兵工工业建设之主要关键。总部亦曾实验自造硫酸,但未成功。现晋东南硫黄产地为敌占领已无来源,自造不可能,边区产硫黄且已能自造(硫酸),希大量扩充以能供给全华北各工业部门,首先是(兵工)工业部门之需要为目标,在质量方面加强改进……”

    1940年5月,经四处勘察,厂址最终选定在比较隐蔽的唐县大岸沟村(王家庄)。7月,大岸沟化学厂正式成立。为了保密,当时化学厂对外称“醋厂”,同年冬,这里被命名为晋察冀军区工业部化学一厂。

    建厂初期,该厂只有30多人,在负责人黄某、工务主任臧某和驻厂技师韦某的指导下,他们苦干两个月,用土办法制造了一套多缸连结式的塔式制酸装置及蒸酸装置,称为“缸塔法”制酸,开始边试验边生产。至1940年底,制酸装置逐步趋于完善,硫酸生产步入正轨。每昼夜(当时是三班制)可生产浓度为98%左右的浓硫酸50余斤。

    随着生产条件的逐步改善和工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化学厂还制造出硝酸、无烟药等产品,并且效率和产量不断提高,至1942年,月产硝酸1000公斤,硫酸3000公斤,硝化棉200公斤。

    大岸沟化学厂生产条件极差,没有防护手段,全凭奉献和苦干精神。

    任重的化工厂,就是准备复刻改良后的这个大岸沟化学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