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开局之我爸是煤老板

第11章

    富翁阴德

    userphoto

    格林故事>《自说文史》

    2022.09.09浙江关注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在浙江霅溪(霅读音同诈),有一位富翁,姓吴,都叫他吴老爷。吴老爷家里很有钱,足够全家人几辈子吃喝了。他虽然富裕,却不抠门,也没有为富不仁,反而热情、善良,品德很高,经常做好事。

    吴老爷有两个儿子,先后都考上了秀才。他们和父亲一样,都喜欢做好事。

    乾隆丁未年(公元1787年),一些地方出现大旱、饥荒,许多老百姓没有饭吃,吴老爷的两个儿子知道后,马上和父亲商量,拿出许多钱来,去赈灾救民。

    吴老爷年纪大了,没有去,就在家里静养。因为他家大,又很有钱,所以吴老爷还得防着小偷强盗。

    除夕夜的时候,吴老爷在后屋里看书,厨子做好了饭,婢女来请吴老爷去前面吃年夜饭。那两个婢女拿着蜡烛,在前面带路。吴老爷跟在后面,没走几步,他看到院子里的一棵树上,有一个乌黑的影子,他偷眼看了几下,确定那是个人。看来,家里进小偷了。

    吴老爷不走了,告诉两个婢女:“你们把蜡烛放在前面亭子里,去告诉太夫人,我最近一直打坐静养,就不去凑热闹了。你们去给我弄几个菜,弄些酒,准备两副碗筷杯子,放在亭子里,周围放一些屏风就行了。”

    太夫人知道吴老爷的性情,于是让仆人安排了。

    一切准备就绪后,吴老爷让所有人都离开了,然后抬头对着树喊到:“树上的君子,这里已经没有外人了,下来喝杯酒如何?”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树上那个人一听,知道自己暴露了,吓得不轻,脚下一滑,差点掉下来。

    吴老爷看到后,连忙说:“你不要害怕,我要是想抓你,早就叫人去偷偷报官了。快下来吧,树上不是久居之地。”

    那人一听,觉得有理,下来了,到吴老爷跟前跪下磕头,嘴里说自己该死,希望吴老爷饶恕他。

    吴老爷一看,原来是附近的张三。他邀请张三到亭子里,说:“我这里有一些酒菜,咱们先喝几杯酒,抵挡风寒。然后,你把你的事情跟我说一下,需要钱的话,我可以帮你。”

    张三要说话,吴老爷没让他说,倒了酒,和他喝了三杯,吃了一些饭,然后才让他说。吴老爷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太冷了,张三估计已经蹲了许久,肚子也已经饿得咕咕叫了,所以他才和张三喝酒吃了饭菜,再让他说。

    张三眼角有泪,说:“小人家境贫寒,老母已经七十岁了,如今又碰到荒年,实在没有东西吃了。小人能忍饿,可是老母不行啊。小人实在没办法了,所以才会想到如此下作的办法,求老爷饶恕小人。”

    吴老爷叹了口气,说:“你家离我家很近,我却没能帮帮你,你至于让你来偷窃,这也算是我的过错了啊。这样吧,咱们慢慢吃,等你吃饱喝足了,我给你二十两银子,你好好过年,再用银子去做点事情,这样以后就可以好好过日子了。记住,以后不要再做这样的事了,万一别人不肯饶恕你,把你送官,那么你不仅会挨打蹲监狱,还会毁了清名令誉,老母也会很难受的!”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张三一听,又要跪下来磕头,吴老爷拉起了他。

    张三大概是饿极了,很快就吃了起来。吴老爷忽然想起来他老母还在家挨饿,马上出去,吩咐厨子再弄一些鱼肉米饭,放在包里,自己有用。

    吴老爷去屋里拿了二十两银子出来,又去厨房里,拿了厨子打包好的饭菜,然后回到亭子里,把包裹交给张三,说:“我看你吃得很快,应该是想早点回去,看望老母吧,这里有银子,还有一些饭菜,你快回去吧。为免别人看到,你还是翻墙出去吧,不要让别人看到了,那样会很没面子。”

    等张三出去后,吴老爷才喊仆人、婢女来收拾。仆人、婢女一看,老爷居然把饭菜都吃光了,酒也全喝了,还以为老爷饿久了,所以吃了许多。

    十年之后,吴老爷的大儿子已经官至大中丞(类似于御史,以弹劾官员、举荐人才为主要任务),小儿子也已经做了官,就在翰林院里,做到了提督学院。

    因为儿子的缘故,吴老爷也得了封号,而且是二品。

    不久之后,儿子因为弹劾贪官,被人陷害,无人能保全他,皇帝指名道姓要杀他。不过,这些都是别人放出来的风声,还没有真正开始行动。大家之所以透漏这个消息给吴老爷大儿子,也是希望他能跑了逃命,因为这事儿只是和他一人直言上书谏言有关,不会牵连他家人。

    吴老爷和小儿子四处找人找关系,但是没人能帮他们。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此时,灵隐寺的方丈出面了,他亲自找到吴老爷的大儿子,让他出家,还说只有出家,才能保全他的性命。

    吴老爷大儿子原先不肯,坚持要为正义献身,自己不怕死,愿意用自己的鲜血,来惊醒同僚,让皇帝醒悟。

    老方丈忽然怒了,说:“为正义献身也要看时机,你现在牺牲,没有任何作用。再说了,你此举会让皇帝落个杀害忠良的罪名。你父亲母亲生你养你,也是希望你能救更多的人,而不是一时冲动,血洒刑场!所以,你要是这么做,就是不忠不孝,对不起父母,对不起皇帝!万一皇帝日后幡然醒悟,后悔杀了你,而你却真死了,该怎么办?”

    老方丈的话,句句在理,无奈之下,吴老爷大儿子只好答应出家。

    而后,方丈亲自剃度了吴老爷大儿子,还带着全寺的和尚,以佛祖舍利子起誓,希望皇帝收回成命,宽恕吴老爷大儿子。乾隆皇帝好面子,又敬佛,于是给了老方丈的面子,饶恕了吴老爷的大儿子。

    事后,乾隆皇帝果然后悔了,但没有直接说,而是让吴老爷大儿子还俗,官复原职,还升了一级。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那时候,吴老爷的大儿子才知道,老方丈真是通透。但是,他想不明白,这个老方丈为何救自己呢?他明明不认识啊!

    又过去了几年,吴老爷去世了,那些受过他恩惠或者受到他两个儿子恩惠的人,纷纷来送葬,前后来了上万人。

    灵隐寺的老方丈也来了,他胡须都白了,身后带着许多随从、和尚,排了好几里路,还带来了许多祭品,十分壮观。

    老和尚到了吴老爷的灵柩前,大家还以为他只是低头念佛号,意思一下就行。万万没想到,老方丈来了之后,直接扑到棺材上痛哭,如丧考妣,比吴老爷的两个儿子、儿媳妇、孙子等人哭得还伤心。

    到后面,老方丈居然哭得晕倒了,大家好不容易救醒他,他醒来后第一反应还是继续哭,哭着哭着又昏倒了。

    如此昏倒了五六次,大家才慢慢劝住了老方丈。吴老爷一家子都蒙了,不知道牢房中为何如此伤心,难道他是吴老爷的密交好友吗?吴老爷的大儿子更懵,之前老方丈就来救他,现在又是如此伤心,他到底是谁呢?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葬礼结束后,老方丈才找到吴老爷大儿子,说:“老衲原本是邻居张三,有一年除夕夜,我家没钱,就翻墙头到你家树上躲着,想偷一些钱回家。你父亲发现后,非但没有报官抓我,还给了我好酒好菜吃,又给了我二十两银子,让我好生做事,赡养老母。就连我回家,他都给我留了面子,没有让任何人知道。后来,我母亲去世,我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因此就剃发出家,刻苦修行。因为心思纯,悟性高,因此很快成了方丈。我能有今天,多亏了你父亲啊!”

    吴老爷的大儿子到现在才知道,原来父亲曾经救过这样一个人,而他却从来都没有说过。难怪老方丈会不顾危险,舍命来救自己;难怪父亲去世,他如此伤心啊!吴老爷的大儿子,终于明白了。

    从那以后,他们兄弟继续行善,也不说出去,更不会高调行事,后来也都得了善终。

    评语:如今,很多人稍微做了一点好事,就四处宣传,唯恐别人不知道。可是对于吴老爷来说,他能帮张三,这很容易,难能可贵的是,他从来不说,权当没有发生过一样。如此赤心行善,不为了面子、荣誉主动说出来,这样才是阴德啊!

    那些做一些善事,唯恐别人不知的人,完全是抱着得到厚报的目的才做好事,这样不会积阴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