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之牢笼

第96章 头疼

    杜青青感叹:“穷啊!”

    武雨更绝望:“有钱我们也买不到。”

    “你在这个圈子待里这么久了,没什么门路吗?”

    “买实验仪器是采购的事,我关注的主要是它的精确度,可靠性,安全性和性能使用方法等,对这方面了解的不多。”

    杜青青说:“等我们有钱了,找采购科的人帮忙呗?”

    “不是这么简单的,有些实验用的器材很好买,我们前段时间买的就是。有的不是,比如我说的光线仪。

    高端实验仪器的供应商是大都是有准入门槛的,不是谁找他买都可以的,要买得有资质。找采购是没用的,他们只是最后谈价格的人。”

    “哦……我们大学的老师可以吗?我记得实验室采购什么东西都是找他们。”

    “应该不行,要一流大学有实验室的教授,他们的实验室才有资质。

    这些不是钱的事,而是……怎么说呢?学派,人情,关系,可能还涉及到国际关系这一类的东西。我认识的人里,只有张总工和孟部长有可能,郑文硕嘛,不确定。“

    杜青青眼睛一亮。

    武雨叹气:“我和他们也就是工作关系,怎么说服他们用这么大的人情帮我们工作室。再说,还不只这一台仪器。天知道新实验室用了多少我没见过的东西。”

    杜青青叹气:“没想到这么复杂,我只想着没钱不行,忘了哪里都有门槛了。”

    两人一起叹气:“唉!”

    杜青青在一次次谈判中,看出了武雨是不可能进入核心圈的,她对武雨说:“你现在不能离开石林公司,没有了这个职位,他们什么都不让你做,你又能怎么样?别把他们逼急了。”

    武雨按着突突直筒跳的额角,答应了做顾问。

    武雨为实验仪器头疼的时候,接到了让她更头疼的消息。

    杨律师在电话里说:“武女士,你好。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我是来告诉你调查结果的。

    “好的,你说。”

    “我们发现逝者彭芝菊的很多遗物找不到了,她在福佑养老院的痕迹也在被渐渐被被抹除。我们找不到导致她死亡的关键证据。

    养老院的工作人员给出他们这么做的说法:他们要给别的老人腾位置。我调查过,排队等着进福佑养老院的人有几十个,他们的说法站得住脚。”

    武雨问:“彭阿姨的在福佑养老院的朋友呢?你找他们问了吗?”

    “对,这是另一个糟糕的情况。很多知情人被养老院封口了。我们向她的朋友和其他知情人取证后,再找这些人,他们已经不愿意吐口了,有的甚至反口说之前的话是乱说的。

    “怎么会这样?既然有口供,不能当做证据吗?”

    “只有口供是没用的,人证不认的话,对方律师有很多办法推翻口供。”

    “没有别的办法了吗?可不可以说服他们出庭作证?”

    杨律师叹气:“如果我们要说服他们作证,付出的价码不能低了。你要保证他们以后可以在这里正常地生活的才行,我想,这很难做到。谁也不能保证福佑养老院不会打击报复。

    而且,庭审前要预防他们再次反口,我们要付出的人力物力不会少,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以杨律师对武雨家庭的了解,他们在君县并不是多么有钱有势的人家,要做到这些根本不可能。至于武雨,她只是有变成有钱有势的可能。

    杨律师在这里住了不到半个月,如果不是有保镖,他还能不能站着都说不清。

    君县哪里是武德充沛,简直是勇武彪悍。

    警察出门不带武器,都制止不了街上寻衅滋事的混混。

    这一趟出门,也算让他长见识了。

    “咳,说实话,这里的人给我的印象非常不好,他们……怎么说呢?动手能力强,想法简单,只认钱……你懂我的意思吧?

    武雨是君县长大的,她当然懂。

    只是老人住养老院也是要花钱的,他们除了养老金没有其他收入,很多人的养老金并不多,还要靠儿女支持。

    有钱当然会活得舒服些,谁都想自己过得好,只是他们说话可能太过直白,要的也是一点小钱,杨律师不看在眼里。只觉得他们斤斤计较,唯利是图。但哪里不是这样呢,只是别的地方争夺的利益更大而已。

    她回道:“我知道的。”

    杨律师说:“目前没有关键证据,调查算是僵住了。目前也没有别的办法,你们如果能在她死亡后立刻报案调查,说不定能找到证据,现在一切都晚了。”

    武雨不想放弃,妈妈是因为她的事才没有离立刻去查彭阿姨的死。可是杨律师高昂的费用,让武雨不可能天长日久地找他查下去,而且杨律师也未必愿意花费很多时间在君县。

    她和杨律师道谢,请他务必把调查的情况仔细地告诉妈妈,省的她以后再自己去查。

    杨律师和武红梅谈过,武雨又和她谈了一次,目前的情况不适合她再插手,武雨说自己会再找一个私家侦探调查。半晌,武红梅叹了口气,答应武雨,自己不会再查了。

    武雨这么做不只是为了彭阿姨,还是保护妈妈。武雨知道她肯定不甘心,如果自己不查,说不定什么时候,她又开始查了。

    武雨在安排家里的事,也有人在安排她的事。

    昌祺科技公司,张浩琪吩咐王佳:“以后武雨来了,不要因为她以前在我们公司不起眼,就轻慢她。让我们的人对她周到些。”

    张浩琪在看到盛利发布电池计划的时候,着实震撼到了:大公司不愧是大公司,创新能力就是强。

    后来他才知道,方案是武雨提出的。当时他还有些怀疑,武雨的能力这么强悍了吗,查了她做过的所有项目,对比下来,关于电池的项目她做得最快。

    同时他也发现了,武雨离开前两个月,工作量翻了三倍。

    其中的原因,过去了这么久,武雨也不可能回到昌祺,细究其中的弯弯绕绕也没什么意义。

    但他要清楚是谁想让武雨走,省得武雨以后来了,两个人出现矛盾,他还一头雾水。

    现在昌祺与武雨的关系走出了第一步,说不定以后的合作得多了,会和她们的工作室发展成深度合作关系,甚至收为子公司也不是不可能。

    如果实验室里的人能和她学到些什么,那更好了。上次和他一起去石林的那个谁,任哲太,在石林的会议室和武雨聊得很好,回来说了她不少好话,也安排他去接触武雨,两人说不定有合作。

    确定了人选,张浩琪把刘佳叫来。她一一记下张总工的安排。记录完毕后,她问道:“有竞业协议在,武雨不可能背着石林做电池相关的研发,我们为什么还要与她合作?”

    “按我说的话去做,不要打折扣。以后你会知道原因的。”

    “是,总工。”

    武雨处理完家里的事后,找时间和杜青青商量工作室以后的发展方向。

    坐在别墅的负一层待客室里,武雨说:“希望我们的公司能像它的名字一样,雨过天晴,我的坏运气也到头了。”

    “否极泰来,否极泰来。肯定会变好的,你已经改变不少了,坏运气肯定也改变了。不过,我们做什么呢?说是科技公司,要做与科技相关的事。”

    “我对自己的论文有信心,等几年后这个项目成功了,肯定需要其他公司提供配套的设施。我们虽然不能做电池,但可以做相关的技术产业,比如散热架。我对这个项目又十分了解,方向不会错的。

    杜青青:“要等太久了,它可以作为我们工作室的长期目标。但短期内我们还是想想怎么让工作室活下去。”

    半晌,她想起了一件事,在她给武雨拍的视频下面,前几天她看到的评论,“很多人在评论区问你的程序卖不卖,我们现在可以做这个呀。”

    武雨以前倒是想过卖程序,但现在用工作室专门做这个能行吗?她问杜青青:“做芯片的程序吗?我还在学,不算顶尖的那一批。”

    “顶尖的要么被大公司招揽了,要么在网上到处浪。我们不找大公司,只找中小型的公司或者为有需要的人提供私人定制。”

    杜青青说得高兴,撸猫的手重了一下,她低头看着手里的猫毛,“武雨,你的猫在掉毛哎,它不会要秃了吧?”

    武雨忙过来看了看,“不会,可能啊是要换季,或者天太热了。猫到这个时候通常会掉毛。”

    杜青青问她:“我觉得可能和吃的有关,你给她吃别的了吗?”

    武雨对自己的一日三餐都没怎么用心,给猫却买了猫粮,喂的时候还定时定量,她觉得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

    “没有,它健康得很,你别操心了。继续说公司的事吧。”

    “行,继续说公司的事,说到哪里了?对,客户定位的事,现在你还没有……”

    武雨回家后,不知道是不是最近的问题比较多,她隐隐有些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