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宋

第二十九章 被惊呆的小伙伴们 下

    就在刘芒感概的同时,那边的方天锡在迟疑了片刻后已是再次开声询问起来:“韬奋,你看你刚才教的那些三字句读,既简单易懂、琅琅上口,又蕴含了这圣人大义,儒家经典的,真是书塾的孩子们不可多得的启蒙书本呢,如此好书,我这一塾之长竟然未曾涉猎,说起来着实是惭愧万分啊!”

    三字句读?噢……

    听到方天锡问起这《三字经》的出处,刘芒只好继续厚着脸皮将宋末牛人王应麟的心血据为己有了:“哈,方老你大可不必惭愧,其实……这些三字小句都是小子我根据儒家经典自编的,方老您此前如果听过才是真的奇怪了呢,哈!”

    说着,刘芒就将手中的那本昨晚才默写出来的《三字经》递给了众人传阅。

    听闻此书竟然是刘芒自己所撰,众人不由得大吃了一惊,甚至还在心里也是暗暗嘀咕了起来:这小子也不知是真有惊世之才,还是不知天高地厚,小小年纪竟然就敢学人著书立说……

    将众人的神情看在眼里的刘芒也不作过多的解释,嗯,你不服我小刘可以,但你不能不服才学高绝王应麟大大呀,更不能不服《三字经》那历经了七百多年的时间考验却依然屹立不倒的牛叉表现啊。

    虽然这书也有那么一些糟粕,但只要稍作修改,那绝对是这个年代的启蒙教材中最靓的仔之一!

    俗语有话“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钱人”。在学术界同样如此,现在我大翔哥人微言轻的,哪怕说的理再真,抄的书再牛也难以令人倾刻信服啊。不过没关系,我大翔哥可是有金手指的人,手里还有大把的干货何供挥霍呢。待他日功成名就时,自己哪怕是放个屁自然也是会有人说它是香的。

    如今,且让子弹先飞一会吧。

    在经过一番大略的翻阅后,众人不由得被手中这本小小的蒙童教材给震憾到了:这真是一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含圣人经典,包罗万象的一本好书啊,而如此经典书籍,竟然是眼前这位年纪轻轻的家伙所撰?!

    这家伙,不但诗才绝世、音律惊人,竟然还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这真的是让人羡慕妒忌恨啊!

    而朱淑真此时那看向刘芒的眼神则更是充满了崇拜与笑意,甚至连她那贴身丫环的眼中都闪动起某种微妙的情绪来。

    刚才还有所怀疑的程宏图等人这时已是被这本小册子锤了个外焦里嫩、心服口服:“噢,虽然我等对刘兄出众的才学早有所闻,但实在是没想到竟然到了如此绝艳惊才的地步!”

    方天锡更是长声惊叹道:“着实令人难以置信啊!这小小一本的《三字经》里竟然包含了天文地理、文史哲学、人伦义理、忠孝节义、人生哲理……熟读此书,可知千古事矣!”

    “是啊,此书不但通俗易记、短小精悍、琅琅上口的,还囊括了儒家经典精要,“仁,义,诚,敬,孝”更是贯通全书始终,此书真的是一本绝好的启蒙读本啊!”

    在众人的夸赞中,旁边的朱淑真更是仿若花痴般,一脸崇拜与迷醉地看着自己的心上人傻笑了起来。

    …………

    “先生,我们什么时候开始上《十万个为什么》啊?”

    就在刘芒和众人聊得兴起之时,一位长得虎头虎脑的少年突然从课室里跑到了刘芒跟前嗡声嗡气地向他问了话。

    看着这小子眼中那满满的纯真和渴求,刘芒不由得莞尔一笑:这傻小子肯定又是被那班爱跳皮捣蛋的家伙怂恿过来的。

    通过这几天的教学,刘芒对这班学生的表现总体上还是比较满意的。特别是在尊师重教这一点上,更是给了刘芒大在的惊喜。

    这,简直就是臭老九们的天堂时代啊!

    “噢!我这马上就过去,小刚你先去找大锤帮忙将那《拼音》木板搬到讲台。”

    “好咧,先生!”听到刘芒肯定的回答,小家伙顿时欢呼雀跃着直奔而去。

    “各位仁兄,小弟这还有一节课要上呢,要先失陪一会了,大家如果不赶时间,不如在此稍候片刻,待我上完课后再陪大家畅谈一番如何?”

    “噢,要不……韬奋你不介意我们也一起过去再蹭蹭课吧,哈哈……”“对,其实我们对刘兄你的课可好奇着呢!”

    见大家如此热情,刘芒顿时有重受宠若惊的感觉:“呃……那就有请各位仁兄多多指教了,不过,到时不要笑小弟学识浅薄、误人子弟就好。”

    “哪里、哪里,韬奋兄你太谦虚了……”

    众人说着,连忙一齐起身随刘芒往课室而去。

    而就在走进课室前,刘芒却突然停住了身,然后一脸神秘地对身旁的朱淑真笑了笑道:“真儿,等着哦,一会我可有个小东西要送给你喔!”说完,朝着美人俏皮地眨了眨眼睛后,刘芒这才转身往讲台走去。

    “啊?……嗯,好的呢!”

    见刘芒竟当着众人的面对自己如此亲昵,瞬间绯红满厕所朱淑真大感窘迫的同时,心中对刘芒口中的小礼物也是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同学们,有鉴于小纲、大牛等等同学的火星语实在是太高深莫测,为了更好地统一口语,所以老师特别根据《广韵》和《韵补》,以及老师早年在温州、泉州跟外夷学习的一套文字符号,整合制定了这份阿拉伯数字和《普通话(宋话)拼音表》”

    “其中,这阿拉伯数字最初是从我们中原传过去的简化数字,后来他们又进一步将之简化,并最终形成了眼前这套简单实用的数字符号……”

    “……这普通话的‘普’,是普及、普遍的意思,‘通’则是通用、共通的意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前几节课已初步学习了阿拉伯数字和《普通话(宋话)拼音表》的声母,今天,在开始上《十万个为什么》之前,我们先一起来复习一下……”

    “数字:123……”

    “声母:bpmf……”

    “韵母:aoei……”

    …………

    “咦?《普通话(宋话)拼音表》?什么东东?”

    “噢,后面那些像小蝌蚪似的的符号又是什么来的?”

    随着朗朗的读书声的响起,课室后面的方天锡等人顿时看得一头雾水起来。

    原来,就在刘芒给玉泉书塾的学生上课的第一天,他就被那繁锁的汉数字和乱七八糟的超重方言给雷了个内焦里嫩。

    于是,他当天就顺手给学生们普及了阿拉伯数字,并以后世的粤语拼音表为基础,参照这个年代的相关书籍,如宋朝陈彭年的《广韵》和南宋吴棫的《韵补》等书,制字了这份《普通话(粤语)拼音表》。

    最后还让木匠将这20个声母,94个韵母,和粤语的九声六调用横纬竖经的表格形式刻划在了木板上,并在每一个格子上标上了阿拉伯数字。

    是的,我们宋朝的官方语言,中原古音宋话正是类似于流行在后世两广一带的的语言——粤语!

    当然,刘芒也是有考虑过后世的普通话的,但毕竟整个南宋、乃至金国的绝大部分人都是讲近似粤语的中原古语的,如果硬要将绝大部分在用的语种强行转变是不现实的。而最好的方案唯有借鉴后世的粤语拼音表来来制订南宋版的普通话拼音表了。

    当然,这个工作目前也只能针对拼音表上的声韵母以及一些常用字,对于大规模汉字的注音与普及,那将是一个无比巨大的艰巨任务,这只能留待今后或更多的学者慢慢去努力了。

    “咦!这什么阿伯数字……还真的是简单实用呢!”

    “普及?共通?普通话?”

    “经韬奋这么一说,这貌似不起眼的小小普通话拼音表似乎还真的有着其非凡的意义呢!这普通话拼音表……只用在这小小的乡塾,实在是大材小用了啊。”

    “是啊,这小小的普通话拼音表往大了说,还真的有那么一丝车同轨、书同文的影子呢!往小了说……我也忍程宏图这家伙的鸟语方言很久了!这普通话……好啊!程兄,话说,你是不是也应该好好学一学这拼音表呢。”

    “我靠?刘兄这也太牛13了吧?噢,跟他交朋友……真的是压力山太啊!”

    “嗯,跟他一比……我突然感觉自己就像个智障一样!不过幸好我的心理素质还是过硬的,噢㖿~我是智障我怕谁……”

    尼马,哥在跟你说普通话呢,没跟你扯智商好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