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之天朝帝国

第8章 天军建制

    李成效仿太平天国五军主将制,分别设立天军东路、天军南路、天军西路、天军北路,天军中路,五路大军,每军主将封为元帅。

    “霍去病听令,霍去病天下奇才,举世无双,统帅三军,无出其右,本帅特奉上天旨意,拜尔为天军副大元帅,节制全军,征讨暴秦,同时,兼领天军东路元帅。”

    “末将领命,多谢天军大元帅。”

    霍去病上前拜谢,这一刻他兴奋的已经忘记了还将要去寻找汉高祖,他把自己当成一个真正的天军战士,天军统帅。

    “杨安国听令,杨安国骁勇过人,勇冠三军,本帅特奉上天旨意,拜尔为天军南路元帅。”

    “末将领命,多谢天军大元帅。”杨安国上前高兴的拜谢道。

    “杨妙真听令,杨妙真武艺绝伦,巾帼不让须眉,本帅特奉上天旨意,拜尔为天军西路元帅。”

    “末将领命,多谢天军大元帅。”杨妙真如愿以偿,笑靥如花,上前拜谢。

    “霍光年少有为,博学多才,本帅特奉上天旨意,拜其为天军北路元帅,然其有事未至,特令其兄霍去病代领。”

    “末将领命,多谢天军大元帅。”霍去病再次拜谢,他没想到他弟弟没来,都能得到一元帅要职,足见李成对他们兄弟的重视,不禁对李成好感再度提升。

    “伍流听令,伍流迷途知返,勇气可嘉,首义之功,可昭天下,本帅特奉上天旨意,拜尔为天军中路元帅。”

    “末,末将领命,多谢天军大元帅。”伍流激动不已,呆滞在原地半天,杨安国从旁拍了一下他,他才反应过来,慌慌忙忙上前叩首拜谢。

    伍流没想到,他一介降将,居然能与杨安国等人,授予同等职位,李成真的实现了当初的话,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他眼睛涌起一丝泪花,他暗暗起誓,今后必定竭尽全力,效忠李成,效忠天军。

    一口气,把五军主将给封完,李成才发现,天军人太少了,准确的说是大将太少了,这五个元帅,除了霍去病,其他四个,多多少少有些滥竽充数的味道。

    但这举事之初,还不能吝啬这些位置,如果只封霍去病一个元帅,把其它四个位置悬空着,其他人或多或少,心里必定会有想法,不利于团结人心。

    除非一开始不设五军主将制,但这也不是李成想要的,制度还是得先确定好,就像写文章一样,得先有个大纲,后面才好发展。

    不过,现在天军兵马少,这五路大军分下去,每一路还不到一千人,杨安国、杨妙真、霍光、伍流等人暂时先领着元帅位,也不会出问题。

    而且,李成还特意加封霍去病为副大元帅,就是考虑到其他人,能力上的不足,有霍去病统帅全军,自可高枕无忧。

    如果有五位霍去病,自不用设立副大元帅,五军互不统属,才是理想中的完美形态。这是后话,眼下得想办法去多找几位霍帅来。

    李成不禁,喃喃自语,“武悼天王,托塔天王,洪天王,还不速来天军报道。等等,洪神棍就算了,不过他手下的李秀成、陈玉成、石达开等人还是不错的。”

    五军主将事了,李成再次召集郡中豪强官吏和先前三个俘虏的将校,经过一番激烈讨论,大家都决定顺应天道,效忠天军,推翻暴秦,匡扶天下,救护苍生。

    李成从其中挑选出20名勇士,派往五路大军,担任各级将校,以稳定众人之心。

    然后分派东、南、西、北,四路大军,去整合东郡各县兵马,中路军留守定陶,做好防守,以及招募新兵。

    五日后,待各军整合完毕,凯旋归来,四路大军总共整合到6000大军,以及加上中路军新招募的3000大军,天军此时扩充至11000大军。

    李成把这11000兵马,留1000给中路军,同时令伍流统帅中路军继续负责定陶防守和招募新兵的工作。

    其余10000兵马,平均分配至东路、南路、西路、和北路大军中,每路大军各2500人,也同时令霍去病、杨安国、杨妙真、霍光四路大军,招募新兵,加紧训练,继续扩军。

    军队分配完,李成在秦朝军队编制的基础上,把军队编制进行稍微调整,设立新的天军编制。

    从低至高,分别为:伍、什、队、屯、曲、部、营、军。

    五人为一伍,设一名伍长。

    两伍为一什,设一名什长。

    五什为一队,设一名队长。

    三队为一屯,设正副都伯各一名。

    三屯为一曲,设正副军侯各一名。

    三曲为一部,设正副军司马各一名。

    三部为一营,设正副校尉各一名。

    三营为一军,设将军、副将各一名,参军若干名。

    如此改革完后,天军的一营大约是5000人,一军大约是15000人。

    每个军再划归到五路大军旗下,以后天军的东路、南路、西路、北路、中路,这五路大军,少则统帅一两个军,多则要统帅四五个军,甚至更多。

    这个元帅位置可谓是非常之重要,是以,先前李成才想要五个霍帅,这样才能够天军使用。

    如今,每路大军只有2500人,还不到一个营的编制规模,当务之急,不仅要加紧训练,还要扩充兵马,以应对秦军的反扑。

    天军制度搞定好之后,李成就全权委托天军副大元帅霍去病,主持军事工作运转。

    另一方面,东郡人口登记造册、管理、钱粮辎重等大事,前期忙得李成是焦头烂额,等霍光伤势好转,能行动自如,李成就把霍光强拉过来,让霍光把北路军的军事全部交由,一名新提拔上来的校尉负责。

    此人名叫罗寒,定陶的一个世家公子,不仅相貌英俊,而且自幼学文习武,为人机智勇敢,堪称文武双全,李成和霍去病见过之后,都称赞有加,赞其有大将之才。

    霍光脱身军事后,专心从事政务工作,李成压力骤减,有霍光处理各类政务,李成差不多坐起了甩手掌柜,又投身入军事方面研究去。

    李成感兴趣的还是军事,战场才是一个男儿的归宿。

    此刻处于非常时期,周围的秦军,甚至陈胜吴广的兵马,指不定,哪日就会兵临城下,李成不得不提前做好准备。多事之秋,军事才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