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银的穿越

秦国国主(一)

    不管是央革的游说还是央革的变法,还是各种措施的实行,如果没有秦国国主的彻底支持,估计连第一次变法里的法令都颁布不下去,更何况第二次更为严厉和深入的变法,所以说秦国国主的作用是极其大的,或者在是全力的推进央革的变法,不惜得罪当时的贵族权力和地主阶级,成为了当时央革变法的坚定执行者。

    师父说自央革开始真正布局,央革当时的国主正是秦肖公,关于秦肖公,我是大概都知道的,但是秦肖公之前的国主以及秦之前的模样是怎样的呢,在秦肖公之前,师父有没有留下蛛丝马迹待我去寻迹一番。

    秦国之前是属于周朝,周王时期,为了对抗北方的游牧名族,需要有大量的战马和马匹,于是周王命一个叫秦菲子的人来到昆仑山下,秦玲一带至史前渭水之间掌管马匹。

    这个叫秦菲子的人是当时周王朝时期一位名恶将的六世孙,这名恶将传到秦菲子已是六世孙,恶名已经早早的没有了,是周王室觉得没有什么职位能给到这位六世孙,这六世孙养马养的还可以,所以就封秦菲子为君,把养马的方圆五十里地封给了秦菲子,封地称为秦。

    其实这个就是周王朝变相的把五世孙赶出权力中心,随便发送到极其偏远的昆仑山下,后发觉太偏远了,昆仑山下基本都是原始部落,没有任何生人的足迹,在这个人迹罕至的原始部落里还要养战马,稍微有愧于六世孙,随便给与的一个封地和封号,这个是秦国第一次出现,确切的说都不能算是国,只能是君,因为周王室并没有给六世孙秦菲子爵位和官职,只是给了封地,说白了,这仅仅相当于周王室的内臣,和附庸属臣。

    而对于六世孙秦菲子来说,能把秦国建立起来,已是能名垂所有的秦国国主了。

    所以当六世孙秦菲子来到这昆仑山脚下的原始部落,并没有一事无成,而是利用仅仅的方圆五十公里的领地,勤勤恳恳的在养战马的。

    秦国的第二位君主为秦侯子,在位10年,第三位为秦公博,在位5年,这两位也没有什么耀眼的功绩,只是延续第一位五世孙秦菲子的驯养战马,统治原始部落。

    到了第四位,为君主秦中,这位在位时间相比于上面三位,时间达到了25年,这个秦中在位期间,是被周王朝封为大夫的,就是在秦中时期,周王朝有对秦君封官职了,当时的西边是有西戍的,而秦的封地刚好离西边不是特别远,这个秦中在进攻西戍的时候给战死了,这个消息传入周王朝叫为国捐躯,被赶到边陲养战马,还为国捐躯了,这导致秦国在周王朝的地位有了显著提高。

    第四位秦中战死之后,秦庄子继承了秦中的爵位和封地还有称号,继续和西戍作战,最终打败了西戍,到这里是可以看出,秦国国主自六十孙秦菲子起还是名将之后的,并不是浪得虚名。

    在秦庄子打败西戍之后,周王朝还是比较友好的,封了秦庄子为西陲大夫,将原来的西戍之族所居住的领地赏赐给秦人了,这是秦国自秦菲子建国之后,到此时领土的第一次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