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玄传说

第九章 玄牝

    《十玄传说》第九章玄牝

    话说在金刚古寺的大殿房顶上,辛翰文正在指点我如何引导“丝竹空”穴道内的真气在头部的十七处穴道中循环,我忍着双目久睁的不适,去试着记忆理解那些深奥的理论,却发现无论我如何导引,“丝竹空穴”内的真气始终毫无反应,就连站的好好的混元桩架,也开始微微摇晃起来,却听辛翰文叹道:“还是不行么!”

    话音未落,便感觉他将手放在我的脑后,顿时一股热流透了进来,与我左侧丝竹空穴内的真气汇聚交融,正徐徐冲向左侧太阳穴,我这才放松下来,神意一分为二,一边运气导引手少阳三焦经的真气,同时以目力去追踪天上时隐时现的雪鹞,由于眼皮无法动弹,迎风流泪异常难受,随着真气的不断循环,这才好了许多。

    半日时光须臾而过,我只觉腹内饥饿,内力也有些不济,方要说话,却感到辛翰文已收了真气,道:“先练到这里吧,我们下去吃午饭!”

    我依言收功,但觉全身真气流动,一丝寒意也无,心下欣喜,只见辛翰文翻身跃下屋顶,在空中轻踏立柱,下落瞬间变为横移,再顺势凌空翻身,稳稳站定,我见老师这一下如同行云流水,不禁羡慕异常,想起所练轻功“七禽步”里的“豹纵式”也有相似的动作路数,心想我也可以做到,便依样画葫芦翻身跳下,于半空中伸脚去蹬那立柱,只是没想到这动作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伸出这一脚蹬了个空,与立柱完美错过。

    我踏空以后,身子顿时失去平衡,直挺挺地摔了下来,脑海中顿时一片空白,忽然感觉上身被人推了一把,双脚已然触地,急忙腰腹发力拿桩站定,我心砰砰直跳,暗道好险,忙拱手道:“多谢老师相救!”

    辛翰文冷冷道:“还没达到凌空换气的程度就想登萍渡水,下次再这么胡来,摔断手脚我可不管!”我连忙保证说以后不会了,心里却庆幸逃过一劫。

    自此以后,无论白天黑夜,我都在这大殿顶上修炼内功眼力,黄马“拔韧”的伤势也基本痊愈,每天翻山越岭的奔跑,只不过到了晚上都会乖乖回到天王殿来睡觉。

    就这样习练不辍,三个月后,我已将手少阳三焦经的穴道一一贯通,期间除了练功,便是与拔韧一起玩耍,辛翰文下山给配了马鞍与缰绳,让我练习骑马,我与拔韧一同翻山越岭,倒也无忧无虑。练功初时我还计算时间,到了后来,山中冰雪遍布,寒暑难辨,也就不去管它,等到手阳明大肠经的穴道尽数贯通后,我已打通四条阳脉,能够调动气息周流全身,再也不畏严寒,只是越练到后来,进展也就越慢,打通第五条足少阳胆经,足足用了半年时间,最后一条手太阳小肠经更是练了一年多,方才勉强贯通。

    练完涅阳神功第一层后,屈指算来,我在金刚古寺已经住了两年,但是目力的修炼却极不稳定。顾盼之间,时而清楚,时而模糊。有时能够看清盘旋在数十米高空的雪鹞身上的每一根羽毛,有时却连近在咫尺的事物都变得模糊不清。我有些焦躁不安,但在无我心法的帮助下又放松下来,心想顺其自然就好,心态开始变得平和。

    这日清晨,我像往常一样睁开双眼,发现周围漆黑一片,不禁有些诧异,要知道即使在深夜我也有特殊法门修炼眼力,能够看到黑暗中的事物,我已经一年多没有眼前漆黑的感觉了,连忙摸摸身旁,再度眨眨双眼,发现依旧是一团漆黑,我心里开始发慌,忙大喊:“老师!老师!”只听一阵声响,耳边传来辛翰文的声音:“怎么了?”

    我结结巴巴的说:“老师,我……我……我看……看不见了!”

    辛翰文道:“你且莫慌,将昨晚至今晨的情况详细与我道来!”我努力平复心情,按他所说把情形慢慢道出,辛翰文听后,半晌没有作声,我心里更加忐忑不安,不防身子一轻已被抓起,接着犹如腾云驾雾般,待得落地站定,只觉四周寒风呼啸,足下踩得正是大雄宝殿屋顶的琉璃瓦,紧接着,头上数处穴道微微一痛,十七根金针再度透入,只听辛翰文道:“以混元桩站定,全力运转涅阳神功,冲击十七处穴道,同时双目以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之法往复运动,心中想着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之意!成败在此一举!”说完便伸手放于我头上,为我输送真气。

    我不敢大意,连忙照辛翰文所说扎好桩架,将体内真气尽数调动起来,连同辛翰文的潜龙真气,一同冲击双目周围的诸大穴道,将双眼开始按屈动之法往复运动,同时默念无我心法,精神完全放松,整个人进入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当中。

    随着时间的流逝,真气已在这十七处穴道中来回游走了数十遍,可眼前却还是没有半分光亮,我不为所动,依旧不疾不徐的运行体内的真气,也不知过了多久,自己仿佛进入了一个十分玄妙的状态,一呼一吸间,气息若有若无,缥缈难定,身体几乎变得麻木,但精神却愈发沉实凝练,思虑之间毫无涩滞,就仿佛凭空增添了无穷的信心,让自己有能力可以做到任何事一样,虽然双目依旧不能视物,但我已经感应到了身体即将出现的变化。

    蓦地身子一震,异样感觉涌上心头,刹那之间,头部忽冷忽热,耳边宛若天雷炸响,俄而,气息在双目四周的十七处穴道鼓荡不休,肌肉收缩间,十七根金针悉数离穴而出,双目一阵刺痛,进而大放光明,眼前变得白茫茫一片,待得白光散去,视力恢复,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我居然能够看到金刚寺周围寒松上每片叶子的脉络,其余大殿廊檐的雕花,以及翱翔九天的雪鹞身上的每一根羽毛,远近的大小事物在我眼中都纤毫毕现,仿佛天地万物尽入我的双眼,我贪婪的注视着眼前的一切,不禁掐一掐自己的手背,确定自己不是在做梦后,抑制不住的兴奋与喜悦渐渐充满胸膛,想到两年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我忍不住手按腰间,纵声长啸:“啊~~~”仿佛这两年所受的苦楚,都随着这声长啸消散无踪。

    放声啸罢,我胸怀大畅,就连方才练功的疲累也一扫而空,摸摸肚子,觉得有些饥饿,看看天空,这才发觉已到晌午,我望向下方,见辛翰文正望着我,那副恶鬼面具之下的眼神中,也满是欣慰之色,道:“快些下来吃饭吧!”

    吃罢午饭,辛翰文长舒一口气,道:“不枉我费尽心思教你这两年多的武功,这《玄牝经》你总算是练成了!”

    我有些疑惑,道:“玄牝经?那是什么?”

    辛翰文道:“你且莫急,听我一件一件慢慢道来,先来说这《玄牝经》吧,当年钟叔叔来到周梁国,辅佐武自省登基后,曾与一个修道之人交好,此人姓吴名筠,字正节,道号宗玄,乃大唐开元年间道门第一人司马承祯的弟子,上清茅山道法的传人,深谙上清五雷正法,吴筠曾与钟叔叔讨论过道德经的起源,曾言其师司马承祯修炼的道术很有可能就是老子那没有明文传下来的三千字,本来在司马承祯化羽之后连同其一生的修道领悟都写在一本经书之上,将其传给吴筠,可惜在来周梁国的途中,被海水将经文打湿了将近一半,许多字迹已经模糊不清。钟叔叔便与吴筠一起参详,以绝顶的智慧与现代科学知识,将剩下的经文与上清五雷正法相结合,最终两人因为观点的不同,将其分化出两种修炼途径,二人分别将各自的领悟著写了两部经书,吴筠所得为《天元九阙诀》,而钟叔叔将其所悟写在一本名为《玄牝经》的书里!”

    我大喜过望,道:“那岂不是意味着我此行的任务基本可以完成了?那他们二人观念的差别又在哪呢?”

    辛翰文道:“先不要着急,钟叔叔与吴筠通过修炼司马承祯所传的道家秘典都获益良多,其中钟叔叔侧重精气元神之道,认为道家至理是以元神沟通天地万物乃至宇宙灵魂,而吴筠则认为元神之说太过虚无缥缈,他的领悟主要是道德经的炼体养生之术,太祖武自省虽然敬重钟叔叔,但也认为吴筠的领悟更加有效,所以取了‘天元九阙诀’并入崔狄之所传授的‘天元神功’里面,用来作为每一代皇帝的看家本领。”

    我奇道:“皇帝还要练武?”

    辛翰文笑道:“那当然,这大周梁国怎么说也有钟叔叔的功劳,他自不愿意让这辛辛苦苦建立的帝国在日后毁在一个昏庸无能的君王手里,于是他将明朝的六部内阁应用在了大周梁国的朝廷当中,而且结合了美国的国会制度,内阁与皇权相互制约,避免皇帝独断专行,对于皇子的培训也是极为严苛,无论长幼嫡庶,都有继承王位的权利,所以皇子们从小便要文武兼修,文有诗词歌赋,治国良策,武有战场兵法,技击之道,最终内阁与皇帝共同选择最优秀的那个皇子作为皇帝的继承人。”

    我心想这钟浩哲先生确实厉害,这样一来没有独裁专权,国家便能稳定许多,但又忍不住有些担心,道:“可是自古以来,皇帝独裁专权已经成了习惯,而中国人的天性就是唯我独尊,这样内阁与皇帝分权而立,不会内斗么?不会造成政令拖延吗?”

    辛翰文看了我一眼,道:“你这个问题问得好,所以这也是我最佩服钟叔叔的地方!他成功的将正道,灌输到了几乎每一个大周梁国子民的心中!”

    “正道!”我反复咀嚼这两个字,一时心里五味杂陈,不知该如何表达。

    辛翰文道:“你认为,正道二字,作何解释?”

    我思索片刻,道:“正道,语出《管子·立政》,‘正道捐弃而邪事日长。’是指事物的正确运行规律,简单来说就是正确的道路,正确的事情。”说完我犹自不能相信,“只是,这正道……可能实现吗?”

    辛翰文道:“自人类诞生以来,欲望与理智便是一体两面,因此才有正邪一说,就像有光的地方必定会有黑暗一样,但是从古至今,为了心中的‘正道’舍生取义,甘愿受辱,奋不顾身的侠客义士,可以说是比比皆是,自秦朝起,荆轲、屈原、司马迁、岳飞、文天祥,到明清时期的杨继盛、王守仁、戚继光、丁汝昌、邓世昌、董福祥、谭嗣同,到民国时期的大刀王五、霍元甲、燕子李三,再到抗日战争时的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吉鸿昌、李宗仁、冯玉祥,包括我们现代的李小龙,成龙等人,他们有的是名将,有的只是小兵,有的武功高强,有的手无缚鸡之力,有的得享高寿,有的英年早逝,但他们都为了自己心中的‘正道’而努力奋斗,甚至多数人还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的正道不尽相同,但都是光明的,无私的,高尚的,他们心中就没有黑暗面吗?恐怕都有吧,但他们成功的克制了自己心中的负面情绪,所以说,只要你相信,‘正道’永远存在!其实这还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之前说的‘止戈为武’,我们学武的根本就在于‘行侠仗义,扶危济困’,而只有你心中有着为了别人的无私,才能爆发出超越常人的力量,这也是为何武功虽为杀人的伎俩,但更是救人的手段的原因!”

    这番话说的我胸怀激荡,真想跳起来大喊一番,却见辛翰文摆摆手,让我平复心情,接着说:“让我们言归正传,而钟叔叔在大周梁国所做的,就是将‘正道’作为大周梁国百姓共同的精神信仰,他以《玄牝经》中悟出的精神道术结合心理学的原理,用了二十年的时间,通过不断的著书立传与演讲集会,给整个大周梁国的子民做了催眠!”

    我听完后目瞪口呆,道:“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辛翰文道:“退思先生在周梁国的国民乃至皇帝心中,都是神一样的存在,他的话自然无人怀疑,而且匡扶正道本来也是大多数人心中的理想,钟叔叔只不过是将它引导出来而已,而且精神信仰之于人类,本身也要比物质信仰来的更加坚定,就像我们的现代社会,人人被物质支配,只为了更多的金钱,权利与更好的物质生活,它让整个社会浮躁不安,人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为了攫取利益,贩毒,买卖人口,造假种种伤天害理的事情比比皆是,世风不正,人心变得扭曲,人与人之间毫无信任,充满了伪装,欺骗与冷漠,这都是缺乏精神信仰的表现,再看看现在的大周梁国,经济繁荣,国力昌盛,君王以社稷为重,励精图治,官员以民生为重,清正廉洁,百姓安居乐业,言论自由,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信奉良心,信奉正道,相信因果报应,天理循环,偶有宵小之徒,也会被众人群起而攻之,这就是精神信仰的效果,其实这也正是我们最缺乏的!”

    我听完后心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是啊,在我生活的现代社会,虽然科技高度发达,经济空前繁荣,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可是,人们为了争名夺利,却都失去了灵魂,变得自私,无情,冷漠,甚至狡诈,阴险,狠毒,人类不在敬畏天地,开始大肆破坏环境,过度伐木毁林,破坏物种间的平衡,人类的信仰渐渐变成了钱与权,就连我自己,也曾梦想过中了一个亿的彩票,然后坐拥别墅豪车美女,走上人生巅峰,可见,人类都有无休无止的欲望,可是这欲望一旦不加克制便会使人走向毁灭,现如今,物种灭绝,水土流失,资源枯竭,空气水体污染,南北极冰川融化,核试验核泄漏等等,都是人类不克制自己的欲望导致的后果。古人云,水满则溢,月盈则亏,求全则毁,这都不是空话,而是实实在在发生着的事情。只有克制自己的欲望,多为他人着想,对天地自然有着敬畏之心,人类社会才能持续性的发展下去,若是任由人类这种“无限解放的欲望”发展下去,刚刚发展起来的近现代文明走向毁灭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我努力将这些忧国忧民的观念从脑海中驱除,道:“那老师方才为何说我已经练成《玄牝经》中的神通?”

    辛翰文道:“钟叔叔……罢了,我还叫退思先生吧,退思先生与吴筠知道这两门神通威力巨大,生怕为奸邪之徒所获,用来危害苍生,便各自采取了不同的办法,吴筠将《天元九阙诀》传给皇室,安全性自然无虞,而退思先生则把《玄牝经》便分成了三种秘法,分别是‘七禽步法’、‘只眼通天术’以及‘三心玄同诀’。并且以通天的智慧,设置一道修炼难关,就是这道难关,困住了一干武林中人数百年!而这三门功夫。”说到这里,辛翰文看了我一眼,眼神中意味深长,道:“就是你这两年多修炼的武功法门!”

    我闻言又惊又喜,一时有些不知所措,只听辛翰文道:“‘七禽步法’乃是天下轻功身法之最,源自道德经的七禽炼体之法,能够闪转腾挪,缩地成寸,甚至于日行千里。‘只眼通天术’是通过特殊法门贯通头部的一十七处穴道,练习双目之力,练成之后眼力超凡绝俗,可以入微、千里、破幻、料先、夜视,几乎无所不能,而且练到深处,心眼一开,十方世界都能洞察……”

    我听了不禁沾沾自喜,没想到自己练成了如此厉害的武功,急忙问道:“那老师,‘三心玄同诀’又是什么?”

    辛翰文深吸一口气,道:“‘三心玄同诀’乃是《玄牝经》的精髓,是灵魂深处的天人交感,能够运元神沟通宇宙精魂,挖掘人体潜能,提升人体极限,而且可以让人的精神一道固若金汤,能够免疫任何精神上的攻击,本来我以为这‘三心玄同诀’会是你最难修炼的,没想到你居然练成的最快,反而‘只眼通天术’你花了两年时间才练成,倒是出乎我的意料!”

    我欢喜之余又有些狐疑,问道:“为何数百年没有人练成的武功却被我这么容易就练成了?您说的那道难关又是什么?”

    “当然没有这么简单!”辛翰文道,“这玄牝经的修炼极为艰难奥妙,即便是突破了那道难关,也非常人所能练成,除了聪慧与毅力之外,气运与心态更为重要,就拿这最为艰难的‘三心玄同觉’来说吧,它通过特殊的呼吸与精神冥想来锻炼自己的元神,元神就是意识,需要心无所想,抱元守一,以动静定神而至天地惟我,而后同化三心,臻至无我玄同的境界,元神恍惚,神游物外,它的最终境界不仅可以开发大脑潜能,提升人体极限,还可以放大元神的感知范围,甚至控制身体循环的速度与时间,从而延长自己的寿命,但这说法太过虚无缥缈,除了退思先生跟你,三百年来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练成。”

    我问道:“那钟……退思先生跟我又是如何炼成的呢?”

    辛翰文摇摇头,道:“关于退思先生如何练成,我并不十分清楚,可私下揣度,应该是黑洞的时空间乱流大幅增强了钟叔叔的大脑组织,因此修炼起来事半功倍,不过钟叔叔练成《玄牝经》后,也确实延长了自己许多年的寿命。至于你,我原本也没有料到你会用如此短的时间内领悟三心玄同诀,而这两年来我反复思考,觉得应该跟你大脑内的多维磁场有关系,‘七禽步’则是因为你自小修习抱朴筑基功,养气已足,所以修炼得法便可,就这‘只眼通天术’修习的时间长了些。但这成就也足以惊世骇俗了。你一旦练成《玄牝经》,身体精神的根基已经十分牢固,再学拳脚兵刃便容易得紧,成为绝世高手只是时间问题……”

    “可是……”我心里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不安,犹豫道,“老师还没说那道难关是什么?你又是如何得到玄牝经的?”

    “你还真是刨根问底啊!”辛翰文笑道,“也罢,今天就把你的疑惑尽数解答,省的你疑神疑鬼。”说完喝了口水,接着道:“《玄牝经》为何几百年来再无第二人练成,就是因为真经中的实际修炼之法其实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必须有一个精通练气之术的高手,通读真经后来教给一个完全没有听说过的人修炼,还需以自己的内力真气鼎力相助,才有可能成功,而且秘诀写在经书的第一页: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我问道:“为何要如此呢?”

    辛翰文道:“钟叔叔此举,自然煞费苦心,虽然大周梁国的民风在‘退思先生’的影响下已经大有改观,自私自利的情况愈发减少,但是像《玄牝经》这样的武学至宝,习武之人一见莫不见猎心喜,而且得到这部真经的无不是身手高绝,智慧聪颖,心志坚韧的顶尖高手,他们都有绝对的自信,认为自己肯定能够练成,而且除了自己再也不相信其他人,但是谁也不会想到,这部书恰恰是需要‘无私’才可以助人修炼,所以三百年来,除了退思先生之外,没有人可以练成这门功夫,至于为何需要一个不知道《玄牝经》的人来修炼,那是因为只有从未听说过《玄牝经》之人,才能心无挂碍的修炼,不会操之过急,也不会产生心魔。就像你一样,认为那只不过是跟抱朴筑基功一样凝神静气的清心法门,根本就没有当回事,这样正合道家‘清静无为’的修炼要旨,加上我从旁以潜龙真气助力,才能成功!”

    我不禁有些感激,道:“老师授业之恩,学生无以为报……”话未说完便被辛翰文打断,“我相助于你是因为我们需要摧毁金手指的关系,不过助你练成这三大功法,与我而言好处也是不小,本来由于两次经历了两次黑洞穿梭,我的身体已经到了极限,阳寿已尽,现在助你练成玄牝经后,你的真气经过提炼流转,无形中回馈给我,帮助我强化骨骼经脉甚至心脏大脑,这样的话,我至少可以再活十年。”

    我一听辛翰文只剩下了十年寿命,一时间如遭雷击,悲痛不已,结结巴巴道:“老师,老师……”

    辛翰文道:“基因变异与人造黑洞透支了我的大部分生命力,若非修炼了潜龙真气,我恐怕根本活不到这个时候!”说完缓缓摘下了面具。

    我震惊不已,那是怎样一张脸啊!一半肤质光滑细腻,犹如儿童,而另一半皱纹遍布,仿佛行将枯木的老人,这才明白为何辛翰文总要戴着面具,想到两年来的相处,不由悲从中来,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下,却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辛翰文见我这样,笑道:“生老病死乃天道循环,我是不太在意的,能活到现在,助你练成《玄牝经》,我已经很满足了!”

    对了,《玄牝经》!我急忙道:“老师,既然退思先生都能凭借《玄牝经》得享遐龄,那么你也……”

    “不行了,钟叔叔当年是因为基因变异在大脑,所以可以成功练成《玄牝经》,而我的基因变异在身体,而且我也知道了《玄牝经》的大威力,根本无法克制心魔,所以《玄牝经》是与我无缘了!不过生死有命,不必强求,你现在只是开始,要知道全人类的希望都在你一人肩上,你要好好听我接下来的话,这才是我最大的欣慰,你明白吗?”

    我闻言点点头,只得强忍心中悲痛,听辛翰文继续说下去:“当年钟叔叔写成《玄牝经》后,便要求太祖武自省将其一直存于皇帝所居的大唐宫之中,太祖虽然对《玄牝经》不置可否,但出于尊重退思先生,还是按其吩咐将这秘籍妥善保存,本来一直放于宫中,秘而不宣,但传到第五任皇帝高宗武孝恭,高宗本身的武功,是历代皇帝中最差的,若非囿于祖制,恐怕也不会习武,所以他对武林有一种本能的厌恶,彼时武林经过武祖武凌岳的整顿肃治,已然无比壮大,有道是‘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虽然大周梁国在退思先生的影响下,人们的私欲已然大减,但是欲望乃人之本能,尤其是帝王,想要克制又谈何容易,高宗对武林的厌恶与恐惧日渐加深,终于被当时的东阁大学士韦豫立看了出来,韦豫立给高宗出了个主意,说退思先生留下的《玄牝经》也没有什么用,不如将原本继续留在宫中,而后录了副本,由禁军大统领綦原将其放到江湖之上,就说这《玄牝经》乃退思先生所著的武功秘籍,里面不仅有博大精深的绝世武学,更有驻颜长生的养生之法,一旦练成,不但武功天下无敌,还能如退思先生一般活到百岁开外,綦原为皇城第一高手,他的话自然无人怀疑,加上皇室推波助澜,不由引得一众武林人士纷纷抢夺,一时间在江湖上掀起腥风血雨,各大门派为争这《玄牝经》,都杀得头破血流,死伤无数,武林因此元气大伤,后来柔云世家宗主柔敬之与夫人何静影看出其中有诈,便联合相国寺方丈同法大师与三清派掌门李道宁,四人合力召开武林大会,提出‘比武夺经’,最终柔敬之与何静影以绝世剑法击败众人,夺得《玄牝经》。但他们并未将其占为己有,而是会同诸派掌门共同参详,不料五年过去,却无人可以练成其中的任何一种武功,大家这才明白原来中了皇室的圈套,而后《玄牝经》被诸派掌门人联合销毁,这才制止了武林中人继续厮杀,而武林经此一役,一直过了二十多年才慢慢恢复元气,《玄牝经》之乱也被后世称为‘武林三劫’之首。”

    我闻言只觉得触目惊心,又问道:“高宗真的就这么把《玄牝经》的原文公诸于世?那老师又是从何处得到这本经书的呢?”

    辛翰文笑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你猜的不错,高宗将《玄牝经》的修炼方法做了细微改动,意图让真正得到这部经书的高手在修炼的时候走火入魔,只可惜,这部经书所记载的武学,除了‘七禽步’的身法以外都是精神一道的修炼方法,加上入门的关卡实在过于艰难,因此改与不改都无关紧要,只是无法练成而已,并不能使人走火入魔,我在来到这里之时,通过青龙国旗知晓了钟叔叔留给我的信息,尤其强调的是我可以凭他留下的暗语到皇宫去索要《玄牝经》与《天元九阙诀》,暗语为‘功成当思退,鸣钟寻浩哲’,这两句暗语只有皇帝一人知晓,当年太祖留下密旨,言明退思先生的后人可持这两句暗语来取这两部经书,我动身前往皇宫,当今皇帝武存晟还算守信,核对暗语无误后,就将《玄牝经》给了我,但言明我只能抄录副本,我也没有异议,录了副本以后,便想借《天元九阙诀》一观,不料武存晟言道,当年太祖与退思先生还有个约定,说是《天元九阙诀》乃皇族武功根本,不能轻易示人,若要观看,需得击败当代帝王,我当时尚未习武,闻言只得作罢,从皇宫出来后,我在江湖上游历,想要学习武功,机缘巧合下救了‘天下第一剑’柔渊宗的大弟子龙象形,龙象形感念我救命之恩,传我潜龙真气的修炼之法以及柔云世家的青云拳,而我经历第二次黑洞后,周身经脉大开,潜龙真气的修炼更是一日千里,两月之后,我自忖武功突飞猛进,想找武存晟挑战,但不料他已臻至‘化境入微’的绝顶境界,我先后与他比斗三次,却悉数败下阵来,因此无法得观《天元九阙诀》,不过我从玄牝经最后三页的河图洛书图案中,读到了钟叔叔留下的暗语,这才明白《玄牝经》的修炼方式,也算收获不小。”

    我奇道:“原来如此,这么说这位皇帝大人的武功很好了?那‘化境入微’又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