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生涯从大洋对岸开始

第47章 绿灯系统

    谈判进行的并不顺利,查尔斯·罗文和詹姆士·沙姆斯对于弗兰克·马歇尔提出的K&M占有投资份额的百分之二十五并没有不满。

    对于华纳占有百分之四十,焦点占有本分之三十五也没有不满。

    对于李丰和斯坦顿加入工会后再签导演协议以及编剧协议也没有不满。

    这个可以作为补充协议,同时这也算是对导演以及工会的尊重。

    让这三个人产生分歧的是电影成本预算。

    “诸位,考虑到这是里奥的第二部电影,而且这个剧本一定的复杂性,对演员有一定的要求,我认为一千两百万的预算是比较合适的。”

    弗兰克·马歇尔之所以提出一千五百万鎂元的预算,是想先把预算喊上去,这样大家都有讨价还价的空间。

    詹姆士·沙姆斯提出了反对意见。

    “不,这个预算还是太高了。

    里奥的第一部电影还没有上映,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还是个未知数,一千五百万的预算风险有点高了。

    我认为一千万的预算是比较合理的,那部《调音师》的拍摄预算不才五百万吗。”

    查尔斯·罗文同样提出了反对意见。

    他希望能给李丰留下一个放手干,有我为你兜底,而且华纳很有钱的印象。

    更何况面对竞争对手,自己绝对不能怂。

    “你们有点轻视里奥这个年轻人的才华了,我认为两千万鎂元才是一个合理的预算。”

    就这样,三个人三个意见,一个上午都在讨价还价,中午休息的时候还在互相吐槽。

    詹姆士·沙姆斯说查尔斯·罗文是在扰乱谈判,查尔斯·罗文则是说詹姆士·沙姆斯在打压新人导演。

    不过三个人总算是确定下了最终的电影制作预算,一千二百万鎂元。

    不算太高,但也明显比《调音师》要高了不少。

    “詹姆士,查尔斯,现在相关文件都是完整的,预算表很快也可以出来。

    所以希望你们能够顺利推进各自公司的绿灯系统,不要影响这个项目的后续发展。”

    “当然,我已经在华纳内部提交了相关的报告,肯定会加快审核的进程。”

    “我会努力推进的,下次再来的时候希望能见到里奥,告诉他,AngLee还挺期待和他见面的,Ang说在好莱坞遇到那个什么来着?对,本家导演,真不容易。”

    弗兰克·马歇尔努力撑着精神,用带着血丝的眼睛,目送两位客人离开。

    能有这么个还算不错的结果,也不枉费自己和公司里的人为了准备今天的会谈而忙活了一整夜。

    希望那两个小混球能对自己少那么一点防备,多一点信任。

    不过几天后弗兰克就收到了一个糟糕的消息。

    焦点和华纳的进度推进的并不顺利,因为《调音师》还没有上映,票房是未知的。

    这就导致两家公司的分销商对《记忆碎片》这个电影项目的信心不足,电影预售也就无法取得进展。

    弗兰克·马歇尔在了解了之后把李丰叫来了K&M的办公室。

    “里奥,现在焦点和华纳的项目审核卡住了。”

    “弗兰克,卡在了哪一步?和《调音师》有关吗?”

    “差不多。”

    随即,弗兰克·马歇尔把焦点和华纳给出的理由转述给了李丰。

    “里奥,情况并不严重。

    焦点和华纳对剧本非常满意,也非常的期待。

    故事虽然不够新颖,但是故事结构却是具有创新性的,是以前几乎没有出现过的风格。

    他们认为这个电影会吸引那些观众反复的观看,并且也是有利于那些DVD爱好者购买收藏,这对于收回电影成本也是非常有利的。

    他们给出了承诺,如果《调音师》上映了,只要票房收入能够覆盖掉电影整体的成本,就可以给出绿灯。

    毕竟K&M的制作团队是比较成熟的,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在这方面他们是不担心的。

    里奥,更自信一点,相信你自己,也更相信自己的电影一点。

    绿灯暂时没有通过这件事,绝对不会成为《记忆碎片》的拦路虎。”

    “放心吧,我对自己的电影很自信。

    你不是和新线的人都看过了成片吗?都认为电影的质量非常不错,不是吗?

    现在电影预告片已经投放了,新线那边也开始了宣发。

    虽然开画数量不高,只有一千三百多家,但是电影质量会征服他们的,一定会在后期增加电影院的数量。

    我比较担心的是影评人对电影的评价。

    我知道,这群人都是趴在电影上吸血的家伙,但是有什么办法。

    他们毕竟对电影观众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很多人都会因为他们夸奖或者批评而去选择看一部电影或者不看。

    我需要做的就静静地等着电影上映,祈祷这群影评人能够对我这个来自华国的新人导演留情。

    当然我不是说我会闲着,该做的工作还是会认真完成的。”

    虽然李丰口中说自己不紧张,实际上他在两方面上也是比较担心。

    原版的《调音师》长片只是在北米取得了119万鎂元的票房,当时全球票房也有五千万鎂元左右,这里面当然有北米观众并不热衷外国电影的因素在里面。

    希望这部北米本土的《调音师》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不要影响到《记忆碎片》,他对《记忆碎片》抱有更大的期望和野心。

    另外在北米,这些影评人的评价确实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米国拥有全球最大电影市场,而繁荣的电影市场催生出一个特殊的产业——影评人产业。

    影评人在报纸上开设专栏,在电视里对电影进行讨论,这些人成为意见领袖,引导着观众对电影的选择。

    很多电影公司为了确保影片口碑与市场,会在电影上映前进行点映、开设影评人的专场。

    甚至请影评人居住高档酒店、支付高昂的费用,期望从影评人这里获得“好口碑”。

    在2001年,索尼公司竟然虚构出一位叫作大卫·曼宁的影评人,用他的溢美之言来宣传要出品的影片,后来被法院判处150万美元赔偿,返还给购买过票的观众。

    作为一个相对保守排外的市场,李丰很担心自己作为华国人的身份是否会成为这些影评人攻击的一个点。

    弗兰克·马歇尔听完李丰说的话以后,也是皱起眉头思考。

    说真的,他自己也忽略这个问题,毕竟他也不喜欢和这群吸血鬼打交道,但是有时候有些东西,是必须要做的。

    “里奥,如果你实在担心那群吸血鬼的影响力,我会帮你说服新线,办个影评人媒体专场,请那群家伙过来看看。

    或许会给他们点小礼品,但是给他们钱是绝对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