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生涯从大洋对岸开始

第55章 后续的风波

    “什么玩意儿?提前退休?”

    李父回到家,接到了李丰打来的电话,却没想到电话里的第一句就是让自己提前退休。

    李父不明白这么做的理由,想听听自己儿子有什么说法。

    “爸,有了第一回就会有第二回,每年的招生的时候差不多也是好莱坞的颁奖季,这个时候会有大量的酒会和派对,是好莱坞很重要的一个社交场合。

    我不可能每次都放弃颁奖季的活动回国参加招生。

    还有就是电影学院的招生你应该比我还要清楚,里面有多少事儿,我回去站台就等于站在他们前面当靶子。

    说实话,我是不愿意这么做的,你看張亦謀和陳铠鴿掺和过吗?

    你提前退休了,在一定程度上就帮我断了他们的一些念想,你能更自由一些,我也更自在一些。”

    李父听完后仔细想了想,确实像自己儿子说的那样。

    正准备答应下来的时候,李母就直接答应下来了。

    “儿子,放心,明天我就让你爸去办退休!他要不愿意,我就亲自押着他去!”

    李母这番话直接把李丰给逗乐了。

    “哈哈哈!

    妈,不着急,等新年艺考完了再提,这会儿就提了,电影学院那边还不知道怎么想呢。

    到艺考结束了再提,我忙也帮了,他们也不好再说什么,后面好再整出来什么事儿。”

    第二天一上班,李父就找到王鳳晟,说李丰同意在艺考招生的时候回来一趟,不过只能参加终试,鎂国这边还要忙不少事儿。

    王鳳晟听到这个消息,得知李丰只能参加终试,不能全程参加招生考试,也是很满意了,马上通知负责招生的老师,让学校马上宣传起来。

    很快,在电影学院的网站上就出现了这样一条信息。

    好莱坞导演李丰将参加2002年BJ电影学院招生考试。还附上了《调音师》的剧照以及《调音师》的票房。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有关李丰的这条消息引起国内一阵不小的风波。

    首先就是央戏领导大骂电影学院耍阴谋诡计,使阴招。马上就要求下面的工作人员联系已经成名的学生在艺考的时候回学校做社会考官。

    然后就是各个媒体开始围在电影学院,对电影学院出入的人进行围追堵截,期望能够获得第一手的消息。

    那些毕了业的,没毕业的学生也在联系老师,希望能够在终试那天见到李丰。

    “崔老师,对,就是艺考招生的事儿,我想看看学校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毕竟是自己母校么……”

    “王老师,咱们学校艺考招生需要社会考官吗?您能不能帮我问问……”

    同时,这件事情在广大考生群体里也造成了波动。

    有关系没关系的都在想方设法找人找门路,争取能闯进终试。

    幻想在终试引起李丰的注意,被他钦点,出演好莱坞电影,比肩章紫宜,成为华人之光,走向人生巅峰。

    李丰成为电影学院艺考考官这件事唯一得利的,只有电影学院。

    王鳳晟在办公室悠然自得的喝着茶,觉得自己这个想法实在是太天才了。

    不但吸引了考生的注意,压过了央戏一头,还能把毕业了的学生给召回来帮忙,增加了学校的曝光,这不是双赢,这是三赢啊,都是我赢!

    而这件事的所有人中,觉得最不开心的,还不是李丰,是李父。

    李母回到家瞅见李父就脸不是脸,鼻子不是鼻子的,到处找李父的麻烦。不是嫌弃炒菜放油多了,就是嫌弃关门声音太大。连续一个多月,鸡犬不宁。

    李丰的麻烦事儿还没有完。

    暂时解决了电影学院的事情,Z影也给李丰打了电话。

    看着手机上+8XXXXXXXXX这一串儿号码,李丰就知道这是从BJ打来的电话,但是不清楚这是什么人,什么公司打的。

    瞅着电话连续不断地被这个号码叫醒屏幕,李丰没办法,还是接了起来。

    一个豪爽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

    “你好啊,小丰,我是韩叁坪。”

    “您好啊,韩叔。”

    韩叁坪94年从川省蛾眉电影制片厂调到BJ,担任BJ电影制片厂的副厂长,99年还出任了Z影集团的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

    李母一直是B影厂的编剧,作为在B影厂家属院长大的孩子,李丰这样叫韩叁坪,也能显得亲切些。

    “嗯,咱们B影厂的子弟这么叫就对了。

    你在鎂国拍电影,倒是在国内折腾出了不小的动静啊。

    这电影学院一下子就成了众矢之的了,那些有表演专业的院校没有一个不骂的,特别是央戏,骂的最狠。”

    “罪过罪过,我也是没办法,电影学院都找到我爸那儿了。

    我爸的情况呢您也知道,一直在电影学院工作,学校也没少照顾他。”

    “我听说了,我这个电话也没有别的意思,就是等你回国了,来Z影找我坐坐,咱们爷俩好好聊聊。

    你在鎂国的时间长,好莱坞的那摊子事儿你应该也比较熟悉。

    而且你现在也算是名成功的商业导演了,咱们可以坐下来,喝喝茶,聊聊电影,谈谈未来发展。

    我跟你说,我这儿可有好茶叶!”

    听见韩叁坪这么说,李丰明白,等到时候回了国,肯定是要上门拜访的。

    李丰只不过要想好先后的顺序,免得会出现更麻烦的事儿,比如记者围堵,媒体猜测。

    他可没有在国内的媒体公关团队,很多东西是没办法处理的。

    一旦新闻媒体上写的东西都是以讹传讹,很有可能会造成恶劣的影响,对以后在国内拍片不利。

    “这样吧,韩厂长,我回国以后,先弄完电影学院终试的事情,然后再上门拜访,您看行不行?”

    韩叁坪的想法是先让李丰来一趟,再去参加终试,这后面有什么想法的话也可以再把李丰叫过来。

    不过李丰既然这么提了,也不好再做要求,很痛快的就答应了。

    “行,就这样小丰,你回来之前给我一个电话,我安排辆车接你,这车就负责你在BJ的一切出行。”

    李丰明白安排车给自己是什么意思,不过李丰也乐得如此安排,这样也可以免去不少的麻烦,也就没有拒绝。

    “那就谢谢您了,我这趟回去就方便不少呢。”

    挂了电话,李丰就开始想,这次回去和韩叁坪可能要谈的,无非就是国内商业电影发展的事儿,可能也会有让自己回国拍电影的想法。

    回国拍电影,李丰是不拒绝的。先来鎂国开局,就是希望回国拍电影的时候能够调动更多的资源,减少更多的限制。

    更何况,还有2000年回国的时候对自己田大爷的承诺呢。

    不过在国内拍什么,需要好好想一想,国内的好电影不多,能在当下拍的好电影更少。

    要考虑到拍摄规模,还要照顾到市场容量。能选择的实在是不多。

    明年就是2002年了,这之后还有什么电影可以拍呢?

    2002年之后的电影……等等,2002年!

    他知道,回国要拍的第一部电影是什么了,这一世,绝对不能让这部电影成为一部喜剧,一个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