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生涯从大洋对岸开始

第63章 三国

    李丰知道,韩叁坪是有大片情节的。

    在張亦謀的《英雄》票房大获成功之后,韩叁坪接连参与制作《无极》、《投名状》、《赤壁》、《梅兰芳》几部电影。

    钱挣没挣到不知道,但这些电影里也就《投名状》的电影质量稍微好些。

    这个时候的国内,拍电影的钱不好弄到,能制作的题材有限,电影市场也不好。

    所以李丰不可能选择现在回国,但是先在韩叁坪的心里埋下一颗种子,然后让这颗种子发芽长大。

    “韩叔叔,您觉得在整个华国文化圈,三国文化受不受欢迎?”

    韩叁坪想起了多年前电视剧《三国演义》在霓虹国热播的事情。这部电视剧被霓虹国人称为华国最好的大河剧(历史剧)。

    “你是说拍一部关于三国的电影?”

    “三国的故事里赤壁之战这里人物最齐全,场面最宏大,也最有传奇色彩。

    三方汇聚,孙刘联合抗曹,典故又多,赵云长坂坡七进七出,诸葛亮舌战群儒、草船借箭,黄盖诈降。不但故事性强,大场面也不少,很适合作为大制作电影。

    这样的电影不但能吸引观众进电影院,还能在周边的几个国家销售版权,收回成本,甚至盈利也不是不可能。”

    “你说的没错,我回去就开始准备这个项目。”

    这下李丰有点尴尬了,其实他是想把这个项目留给自己的。

    韩叁坪看李丰这个状态还能不明白怎么回事儿?

    “小丰,你年纪太轻,驾驭这个题材有难度,而且你没有拍过大制作,投资方不一定信任你。”

    李丰明白,韩叁坪说这番话的目的不是为了打击李丰,而是实际情况。

    哪怕是自己在好莱坞拍电影的导演,也没办法说服那些真正掏钱的人,更不用提在以后保住这个项目。

    李丰必须做点什么,能够先说服韩叁坪,让他相信自己能够操作这个项目,驾驭这部电影。

    哪怕是先让自己主控这个项目呢。

    “韩叔叔,你说的都是实际的情况,但是事情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现在可能还无法驾驭这种规模的电影,但并不代表我未来无法驾驭。

    您看,一个大制作电影的项目整个的周期至少是20个月,更不用说三国赤壁这种复杂的历史战争电影了。

    而且这种电影的剧本不是普通的编剧可以完成的,一定要挑一个对历史文化尤其是三国文化有了解有研究的编剧。

    更不用提编写剧本了,要和制作人、导演确定电影核心主题,要草拟大纲、设计情节、塑造人物,还要修改剧本,花费的时间会非常多。

    我想,等到了正式的筹备阶段,你就能看到我驾驭这种电影的能力了。

    另外,您不也是希望能借鉴好莱坞这边的经验,提升国内电影的拍摄水平么,您觉得现在还有比我更合适的人吗?”

    韩叁坪没有立即答应。

    “小丰,这是个大事儿,你得让我想一想。”

    “这是肯定的,您先休息,咱爷俩明天再聊。”

    李丰离开韩叁坪的房间后,并不能确定刚才自己的说辞是不是有足够的说服力,只可惜目前还没有证明自己拍摄大制作电影的能力,否则一切当晚就可以定下来,看天意吧。

    韩叁坪也在思考关于三国电影的事情。

    就像李丰说的那样,他确实是希望能够借鉴好莱坞的经验来提升华语电影的制作能力。

    韩叁坪也清楚,电影不仅仅是一个生产过程,它是一个产业过程,除了生产,还有其他环节,投资、制作、宣传、营销、发行都是很重要的环节。

    可是就似乎这些环节,在国内的发展也是比较落后,各个岗位的专业人才不但匮乏,也缺乏参考方向。

    如果身在好莱坞的李丰能把好莱坞的工作模式和经验带回来,能够给国内的电影产业带来有效的示范,即使这个项目赔了,那也是赚的。

    想到这里,韩叁坪也有了一个大概的想法。

    第二天,韩叁坪推掉了原本安排好的工作,继续在《记忆碎片》的剧组待着。

    他想仔细看看这种好莱坞小成本的电影剧组是如何运行的,有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带回去推广的。

    出乎韩叁坪的意料,李丰对剧组的掌控非常成熟,和摄影指导的配合也非常的默契。

    剧组的工作人员对于李丰的想法和意图,也能够做到快速领会,执行到位。

    看来这个小子在剧组的准备和沟通上没少下功夫,不过还不不能过早的下结论,还要再观察观察。

    在剧组中间休息的时候,韩叁坪还问起了前面拍摄失误的事儿。

    “小丰,我看那个工作人员失误,你也没有发脾气,就不怕人家觉得你好欺负?”

    “没必要发脾气,像卡梅隆那样大发雷霆,吓坏剧组的所有人,说不定还会影响整个剧组的状态,拖延拍摄进度。

    而且我也需要保持一个冷静的状态去工作,否则怒火会有可能我对拍摄内容的判断,这可能会影响到电影质量的。”

    嗯,不急不躁,有点成熟导演的风采了,韩叁坪心里这样想着。

    当天的拍摄结束,韩叁坪还参加了剧组的会议。和国内不同的是,李丰和制片人还有摄影指导看了前两天拍摄的内容,确定拍摄质量是不是达标。

    会议完全结束已经是深夜了,李丰和韩叁坪又坐下来聊天。

    “小丰,我看你们还要看前一段时间的拍摄片段,有这个必要么?”

    “当然有必要!我们有跟组的剪辑师,会进行粗略的剪辑,这样制作人要看拍摄的内容是不是达到了标准,还可以确定是不是有足够的素材来确定覆盖电影的时长,这样就可以发现是不是有需要重新拍摄的地方。

    不同的剧组可能方式不一样,但这个流程是必须存在的,可以让制片方放心,让保险公司也放心。”

    “保险公司?”

    “对,好莱坞有一个完片担保制度,这个是需要保险公司介入的,咱们国内还没有这类的保险业务。”

    “那我明白了。

    小丰,我昨天晚上慎重思考了下,今天也在观察你的工作。”

    听到这里,李丰本来就有点困倦的眼睛一下子就有了精神,那件事儿,有门儿。

    “你可以先操持着这个项目的前期筹备,至于后面是不是由你来执导,还要看你的实际情况。

    如果不符合要求,我还是要换人的,毕竟你现在的情况是说服不了集团其他人的。”

    确实像李丰想的那样,虽然不是完全由自己掌控,但是终究是迈出去了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也不会远了。

    李丰决定再试探一下老谋深算的韩叁坪。

    “我明白的韩叔,我想说说我的计划。

    目前好莱坞的项目在筹备阶段都会起一个假名字,所以三国电影叫什么咱们先不着急,可以先随便叫个名字让人不要联想到三国的项目上。

    然后在国内找一个优秀的编剧,和他交流故事核心,我建议让编剧到鎂国这边来,旅行也好,是办事也罢,对国内也可以尽量做到保密。

    这个事儿一旦在国内扩散开,一定会引起方方面面的关注。

    前期的费用我这边先负责,回头可以算进预算里,您在集团也就不用承担什么责任,别人问您什么,您都可以装作一问三不知。

    您觉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