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生涯从大洋对岸开始

第83章 余波、琐事

    “嘿,沙姆斯,是要问《记忆碎片》的事情么?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放心,弗兰克负责参加电影节的所有工作,他很专业,你知道的。”

    “里奥,我听说你又写了个新的剧本,而且汤姆·汉克斯也同意出演男主角?”

    李丰犹豫了下,早晚都要和焦点碰一下这个项目,所以给了一个肯定的回答。

    “沙姆斯,你是从哪里听说的,这个电影项目目前还在剧本修改阶段,我们是计划在纽约电影节之后再正式启动的。”

    “里奥,是这样的,……”

    李丰明白了,原来是章梓宜看到国内的报道里提到了自己要和汤姆·汉克斯合作的事情,于是通过李桉找到了詹姆士·沙姆斯。

    可以说,章梓宜的运气确实是好,如果詹姆士·沙姆斯没有分别当过李丰和李桉的制片人,那章梓宜绝对是找不到李丰的。

    不过这也达到了李丰当时的目的。

    李丰在国内除了韩叁坪没有可以依靠的人脉,而韩叁坪也不可能下场帮李丰直接干预到国内媒体的舆论走向。

    但是一件新的更能引发关注的新闻是足以直接压过那些媒体制造的负面舆论。

    汤姆·汉克斯出演李丰的新电影,就是李丰特意制造出来的新闻。而姜葳,被李丰“恰巧”的安排成为了这则新闻的见证者和报道记者。

    “沙姆斯,我只能告诉你,第一版剧本已经写出来了,不过还要根据汉克斯和其他的演员进行实际的调整。

    里面有两个主要的女性角色,而适合章梓宜的只有其中的一个,是个配角。

    我和弗兰克还有克里斯也同意汉克斯担任电影的制片人,同时拥有选角的决定权,他如果不认可试镜的演员,那这位演员就不可能出演。”

    听完李丰的话,詹姆士·沙姆斯也在思考,他觉得,一定还有其他的原因。

    “汉克斯这样的演员当然配的上这样的权利,一个合格的制片人,也一定要照顾到巨星的感受。

    不过里奥,你肯定还有其他的原因才会请汉克斯当制片人的。”

    “有是肯定有的,但是我暂时不能告诉你,毕竟……。”

    “我明白了,这个项目正式开始筹备的时候告诉我一声。”

    说完,詹姆士·沙姆斯就挂断了电话,又给章梓宜拨打了电话,他才不在乎华国和鎂国之间的时差呢。

    不过也是因为李桉的请托,他才知道李丰又有了新剧本,否则他也不会给李丰打电话了解《看不见的客人》的情况,回头是不是要让李丰对华纳保密这个项目呢,让焦点在这部电影投资上占据先机。

    “里奥,《看不见的客人》这个项目被焦点的詹姆士·沙姆斯知道了?”

    “没错。”

    李丰给詹姆士·沙姆斯打电话的时候,弗兰克就坐在李丰的对面。

    “是啊,当时国内的记者不是给我做了一个专访么,她看到了我和汉克斯在办公室,后来采访的时候我告诉了她汉克斯将会出演我的第三部电影。”

    “然后华国就报道了出来,再然后有华国的演员找到了焦点,让詹姆士·沙姆斯过来打听一下。”

    看到李丰想说话,弗兰克举起手示意李丰先不要说话。

    “让我猜猜里奥,是谁想通过你得到出演电影的机会。”

    看到弗兰克起了玩心,李丰也不打算阻止,坐在椅子上喝着可乐,等着弗兰克去猜。

    “如果我猜的没有错的话,应该是演过《卧虎藏龙》的章梓宜吧。”

    “Bingo!你猜的没错,她确实是找了李桉,詹姆士·沙姆斯不是给李桉做了好几次制片人么。”

    “那你是怎么想的?给她一个角色?”

    “把她拉进试镜名单吧,不过得经过汉克斯那关,章梓宜能不能出演,跟我们没有关系。”

    章梓宜能找到自己,估计国内的那群追求进步的演员也是一个样。

    不过自己的联系方式只有自己父母还有韩叁坪以及卢苇有,自己也是以或交代或拜托的方式,表达了自己新的联系方式不要透露出去的想法。

    BJ青年报的专访文章已经刊登了好多天了,除了章梓宜通过詹姆士·沙姆斯联系自己,就再也没有人来找打扰,看来保密工作做的不错。

    至于国内还会因为这部电影再闹出什么风波,李丰也没有继续观望的心思了,他要和弗兰克还有斯坦顿去一趟纽约,罗伯特·德尼罗希望和他们聊一聊。

    在纽约这座巨大的都市,特别是是曼哈顿地区,远远没有以前繁华,人流要比以前少了不少。

    “弗兰克,难怪德尼罗要搞新的电影节了,需要有人在这里消费,需要这里有吸引人的活动。”

    “德尼罗是纽约人,简·罗森塔尔找到了他,他肯定是愿意的,回报社区,这是鎂国人的传统。”

    “我和德尼罗说过了,你要先去史蒂文那儿探班,然后才能和他见面,他能理解你。

    史蒂文让我一会儿带你去阿斯托里亚酒店,他说要让你见识一下60年代的纽约。”

    “希望他不要让我再一次担任导演助理。”

    为了拍摄这么一段剧情,史蒂文和剧组花了好大一番功夫才算是被同意封闭一部分路段街区。

    走进曼哈顿派克大道被划进封闭路段的拍摄地,《猫鼠游戏》的剧组工作人员发现了李丰和弗兰克。

    出乎弗兰克的意料,很多人都是先和李丰打起了招呼,然后才轮到了他。

    “弗兰克,别这么看着我,大家都知道你和史蒂文是好朋友,不过我曾经当过这个剧组的临时导演助理,可不是那种凑数混资历的,是真正干了不少活儿的。”

    说完话,就发现斯皮尔伯格朝两个人走了过来。

    这次的顺序反了过来,斯皮尔伯格先是和弗兰克拥抱了下,然后才拥抱了李丰,弗兰克还得意的笑了笑。

    斯皮尔伯格特别自豪的向李丰介绍着整个地方,特别是沃尔多夫·阿斯托里亚酒店。

    “感觉怎么样,里奥,看看那些群演的服装、路牌街景,符不符合60年代的街景?”

    “史蒂文,你应该问弗兰克,而不是我。他和你一样,都经历过那个年代,那个时候我可能连个细胞都不是。”

    历史上的六十年代正处于鎂国黄金时代的尾期。

    这个时候,鎂国经济持续繁荣,财富空前增长,大多数鎂国人都受益于持续增长的国家经济,大批中产阶级出现,物质充盈,生活安逸。整个的鎂国社会都充满了自信。

    “哈哈哈!里奥,你说的没错,和弗兰克一样经历过黄金时代的人会更有感触。

    这些我复制的60年代的纽约城市风貌,会让观众更好地融入电影的世界。

    所以一定要做好布景设计,要确保布景与剧情和角色的性格相匹配,这样可以增强情感和故事的表达。”

    说完这段话,斯皮尔伯格又一次看向了李丰。

    “里奥,再当一段时间的导演助理怎么样?在大规模封路布景的都市拍戏的经历可是不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