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生涯从大洋对岸开始

第101章 争论剧本

    李丰和卢苇的杯酒夜话一直到凌晨才结束。

    不过两个人也并没有急着开始工作,李丰先带着卢苇去自己的工作室转了一圈。

    走进工作室的大门,就能看见白色的墙上挂着巨大的黑色字体——RegulusStudios。

    李丰还给卢苇解释了起这个名字的原因,惹的卢苇还多看了李丰几眼。

    “你小子野心不小啊!”

    “哈哈!还好还好!”

    整个工作室给卢苇的感觉就是并不是特别大,人也不多,只有十数个人,但是不管是空间还是人都安排的井井有条。

    这些员工看到自己的老板进来,也都纷纷打起了招呼。

    走进李丰的办公室,卢苇才开了口。

    “小丰,你这个工作室人不多啊。”

    “我们这个工作室只对我、斯坦顿还有弗兰克负责,工作量没有那么大,自然也就不需要那么多的人。

    而且税务还有法务都会找专门的合作律所,除了财务人员,我们也不打算多设置其他的岗位。”

    “那你们拍摄制作呢?这都需要专业的人才啊。”

    “以前弗兰克有长期合作的人我们现在和以后也会合作,如果需要动作、特效,也可以让朋友介绍,剩下的就可以通过工会找啊,而且合同都是制式的,完全不用担心。

    好莱坞这边已经形成产业化了,而且越来越成熟。”

    “那这边的编剧呢?”

    “好莱坞这边发展了这么多年,别的先不提,制度肯定是要比国内完善的。”

    “你先跟我说说。”

    “有最低工资标准,有养老金和医疗保险这些福利,有署名保护,还提供法律支援,帮着追讨稿费。”

    “嚯,这可不是比国内强了一点半点了。

    咱们国内的编剧,半年写稿,半年追讨。

    费鸣,就是《离婚了别再来找我》的编剧,就连去剧组要稿酬都得带着保镖和律师。”

    李丰能说什么,说再过几年,编剧会逐渐变成工具人,演员都可以带着自己的编剧进组,帮自己修改剧本,让自己的戏份比对手演员更出彩,让自己背台词更省力?

    哦,后来有的演员都不背台词了。

    “卢老师,一切都得慢慢发展,好莱坞也不是一夜时间就从鎂国西部的小镇变成电影行业中心的。”

    虽然李丰知道自己这话说的有点虚伪,编剧在行业内的情况并不会好转,但是好歹得给点希望不是。

    卢苇也从惆怅的情绪里抽离出来,开始和李丰谈起了剧本的核心和结构。

    “小丰,你上次和我谈过,说刘备想要恢复汉家天下,孙权图谋东南割据,曹操的意图一统天下这个核心,突出历史时代背景下的各方冲突。”

    “对的,三国的基础就是在赤壁之战里奠定的。

    曹操失去了短时间内荡平天下的可能,刘备借这个机会占据了荆州,进而谋取益州,孙权割据东南,这才形成了天下三分的雏形。”

    “但是你得知道一件事,在真实的历史上,正面战场上对垒的是曹操和周瑜,刘备是在侧面战场起作用。

    所以我的初衷是想以曹操和周瑜作为主角,体现曹操一统天下的决心,展现周瑜不畏强权,宁可站着死,不肯跪着生的决心。

    但最后两败俱伤,没有哪一方是赢家。”

    李丰这下明白了,如果不加干涉,卢苇写出来的第一稿剧本,可能就和他写给吴语森的那一稿没差别了。

    李丰看过那个剧本,怎么说呢,就是原时空卢苇的剧本里的基调是悲情的,还把《三国演义》里的主角从诸葛亮还原成了周瑜,毕竟历史上草船借箭这事儿确实是周瑜干的,而不是诸葛亮。但读过《三国志》的毕竟没有读过《三国演义》的多啊。

    李丰必须努力的说服卢苇。

    “所以三国演义里加重了对刘备这一方的演绎,突出了诸葛亮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体现了诸葛亮多智近乎于妖的特点。

    诸葛亮这个人物的特点和他的故事不只是国内的老百姓熟悉,华国文化圈的几个国家对这些故事典故都熟悉。如果我们单纯的按照史实来拍,观影群体很难买账。”

    看见卢苇并没有说话,李丰知道,单纯从市场的角度去说服卢苇是不可能的,卢苇就不是那种为了市场而委屈自己的人,他必须调整思路,逻辑要更缜密一些。

    李丰在思考逻辑,在组织语言,卢苇同样也在想如何说服李丰改变。

    时间过去的很长,没有人来打扰,最后,是李丰先开了口。

    “卢老师,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曹操在基本完成了对北方的统一后的利益诉求是占据南方,消灭孙刘,统一天下。这是事关两个集团生死存亡的大事,这是曹操集团与刘备、孙权两个集团的生与死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刘备集团与孙权利益诉求就就是先打败曹操,然后争取在战胜之后尽可能多的占据的土地人口越多,争取更多的优势。这是未来的矛盾,是次要矛盾。

    所以我是希望电影里能以历史唯物主义,和矛盾论的视角,体现出刘备、孙权两个集团在抓住主要矛盾,联合对抗曹操的时候,还没有忘记次要矛盾,彼此图谋。

    像周瑜,他就是看到了刘备的野心,了解诸葛亮的能力。而刘备的在谋略上最大的依仗恰恰就是诸葛亮。

    周瑜这样一个举世闻名的历史人物,绝对不是一个个性简单的人,他有他自己的复杂性。

    他可以为了江东的基业和未来的发展去对抗曹操,但是他绝对不会忘记在合作的时候剪除未来对手的羽翼。

    而刘备和诸葛亮肯定是明白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这个道理的。

    所以东吴在和刘备联合的时候,是既有合作,也有斗争。样的情况是非常合适作为支线剧情来进行补充的。”

    说了这么多,李丰也有点口干舌燥,喝了口水,也没有忘记观察卢苇的态度。

    其实卢苇在听了李丰的一番话以后,也在思考。

    李丰的思路格局是放在整个的唯物历史观上的,和自己有着巨大的差别,他需要好好消化一下才能调整过来。

    “小丰,你是不是已经想好了电影的结尾了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