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生涯从大洋对岸开始

第112章 争取提名

    在剪辑《记忆碎片》时,多迪·道恩总是不断的在向李丰抱怨,但是剪辑之后的电影证明,她的工作完成的特别优秀。

    因此李丰和几位制片人还是选择了这位戴着一副眼镜,还有点胖胖的女性剪辑师继续担纲《看不见的客人》的剪辑工作。

    “嘿,多迪,这次的剪辑工作又要麻烦你了。”

    “哦,上帝,看完你的剧本和故事板后我就知道,接你的活儿绝对是在嫌自己的寿命太长。

    那么多的闪回,里奥,难道你拍一部线性叙事的电影就那么困难么?

    或者你认为我们剪辑师的工作比较轻松,想让我们增加点工作难度。”

    “多迪,甜甜圈还有咖啡我包了!”

    “Deal!”

    一个月的时间,李丰都是和多迪·道恩在剪辑室里磨剪辑。

    不过即使每天有李丰的甜甜圈和摩卡咖啡的供养,多迪·道恩还是没少抱怨,但两个人还是配合着一点点的磨出来了电影的初剪版本和精剪版本,提交给了查尔斯·罗文以及詹姆士·沙姆斯。

    在电影剪辑的期间,李丰还要经常到汉斯·季默的公司,和汉斯·季默讨论电影的音乐。

    在汉斯·季默看完了完整的剧本,指出了这次工作的关键。

    “里奥,你的这部电影并不需要多复杂的音乐,重点是在电影的结尾部分,音乐一定要配合好谜底一步步的揭开。”

    “没错,不过这部电影并不着急,华纳和焦点那里还在审核电影的精剪版本。

    还会进行一次内部的试映,看看效果。

    只要影片通过了华纳和焦点的审核,这部电影就可以进入到后期工作的后续流程了。”

    结束剪辑工作的李丰没有迎来休息,他必须按照经纪人的要求开始参加好莱坞的一系列活动,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只拍电影,做个简单的导演了。

    更何况现在已经到了12月份,越接近年底,好莱坞的电影人就越忙碌。

    除了那些在感恩节档期和圣诞节档期上映的电影不停的在做宣传,那些有意于奥斯卡奖项的电影制片人、导演、演员也开始频繁的增加曝光。

    “里奥,这是未来一段时间你要参加的电视节目访谈、报纸杂志采访。

    哦,还有一些派对,不过这些派对你都必须要去。

    有《纽约黑帮》的酒会,邀请是罗伯特·德尼罗帮马丁·斯科塞斯导演发来的。

    还有《指环王2》的,是新线发过来的。

    还有一个是《芝加哥》,是米拉麦克斯发来的。”

    听到米拉麦克斯,李丰的眉头就皱的更紧了。

    “哈维的那个公司?他为什么会给我发来邀请?”

    “没错,我也不清楚他为什么会给你发邀请。

    里奥,我知道哈维曾经黑掉过你的奖项。

    但这個混蛋可是一个狠角色,想一想他曾经对《拯救大兵瑞恩》做过的事情,如果你想在奥斯卡有所成就,就必须跟哈维和解。

    那是个把利益看的比什么都重要的家伙。”

    李丰没有吭声,他还在思考哈维给自己发邀请的原因。

    托德·费尔德曼看到李丰这个样子,就知道李丰还在犹豫。

    “里奥?”

    “唉……只要不为他拍电影,不和他有过深的关联,他也不逼迫我低头的话,我可以暂时的忘掉在帕克城发生的事。”

    “还有就是今年奥斯卡的竞争会比较激烈,好电影非常多,《芝加哥》、《钢琴师》、《时时刻刻》、《纽约黑帮》、《弗里达》、《我的盛大希腊婚礼》、《远离天堂》,你得做好准备。”

    准备什么?当然是做好资金准备,先不说给奥斯卡评委寄送DVD的费用,就说要增强曝光度,尤其是在南加州和纽约地区电影人聚居地区的曝光度。

    比如在《好莱坞报道》、《综艺》、《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这些有影响力的杂志报刊上刊登广告,这已经是奥斯卡宣传的传统手段了。

    在李丰原时空的2008年,派拉蒙曾经为电影《革命之路》在《纽约时报》上登过七页彩版广告。

    同样是在2008年,迪斯尼也曾为了给《机器人瓦力》造势,竟然随《洛杉矶时报》附赠一本书,花费67万5000鎂元。

    “托德,我只是想这两年先露露脸,争取个提名,可没有想过获奖的事情。”

    “不,里奥,伱不能有这种想法,所有人的目标都是那尊小金人,你要让那些评委感受到尊重,感受到你对那尊小金人的热爱。”

    “即使他们内心里存在歧视和偏见,不正眼瞧我一眼?”

    “没错,看看马丁·斯科塞斯,从《愤怒的公牛》开始,算上导演提名和编剧提名,他已经入围过五次了,但是也从来没有放弃过。”

    老马丁明年也没办法获得最佳导演和影片,还是得继续陪跑,李丰心里暗暗想着。

    而且奥斯卡就是有这个臭德行,你越想得到,就越不让你轻易得到。

    不是不给你,而是站在某处,对你喊着,来啊,追我啊,只要你能坚持下绝不放弃,总有一天是能得到的。

    但这一天究竟是哪一天就完全没人能搞清楚了,不过始终有人乐此不疲。

    晚上,李丰接到了马特·达蒙的电话。

    “里奥,收到米拉麦克斯给你发的邀请了么?”

    这下李丰明白了,这次的事情和马特·达蒙有关。

    当年本·阿弗莱克和马特·达蒙合写了《心灵捕手》的剧本,如果没有哈维·温恩斯坦,这个剧本不可能变成电影,更不用说拿到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了。

    更不用说在原时空哈维的事件爆发后,本·阿弗莱克和马特·达蒙迟迟没有发表声明,这三个人的关系确实不错。

    “当然,经纪人都和我说过了。”

    “里奥,我知道去年圣丹斯电影节的事儿。

    哈维知道了我客串了你的电影的事儿,还是一个没有台词的角色,还打了电话朝我发了一顿脾气。”

    “很抱歉,连累你了。”

    “里奥,我和哈维关系不错,借这个机会,你也可以和他缓解一下关系,他和你一样,都是热爱电影艺术的人。”

    何止热爱电影艺术,还热爱和电影里的女演员一起放烟花,李丰暗暗心想。

    “放心马特,我肯定会去的,不会辜负你的心意,我也想和他了解一下奥斯卡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