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道纪年

第二十五章 山雨欲来

    “前方不远便是贯山口了,斥候可曾回信?”

    “禀报陈都尉,斥候回报贯山口驿站已无人烟。”

    “自从出了扶煌郡至此,路上无论市集或是驿站俱是空空如也。且将此事禀报少将军。”

    “得令!”

    柳茗与云棠商议对策后,柳茗将贯山口可能遇袭之事,告知给了三位禁军的都尉以及三司中各司官品最高的官员。

    而原先在差团后部的禁军也被柳茗调到前部,并安排陈乾负责将配有龙血战马的禁军士卒,派出探查消息。

    在扶煌郡时,各大郡县城镇便已在坚壁清野,官道隘口除去当地戍卫民兵外,并无他人行走。

    见这一情景,柳茗脱离差团单独前往路过的县城中了解情况。

    那时县城中见一位身着玄甲、容貌清朗的少年将军飞身越过十数丈高的城墙,落入城内,地方士卒虽说惧怕这等修行士,但职责所在依旧由一位将官上来问话。

    “我叫柳茗,跟随钦差云棠殿下前往雍州负责差团护卫,有事要见你们县令大人。”

    将官见柳茗自报家门,尤其提及是云棠的护卫,更是不敢怠慢,赶忙派人为柳茗通报,而他则陪同在柳茗身旁。

    当地县令则在接到消息后,亲自来见柳茗。

    “县令大人,卑职随云棠殿下至此,见县中四处坚壁清野,城门紧闭。不知为何。”柳茗不愿意在这种时候离开云棠身边太久,开门见山道。

    “如今并州各地纷乱四起,各地均有身穿绣有龙形黑袍之人作乱,人数不多但具有修为在身,一般县城并无军队驻扎难以应对。故而都选择坚壁清野防止更大的损失。”

    当地县令是个精明强干之人,见到柳茗并不多做寒暄,立即答道。

    “扶煌郡内可有黑袍人作乱?”

    “本郡之内倒是不曾,但除泰霖郡外,其余邻郡都有这一消息传来,尤其是长平郡,当地郡守大人已传信刺史大人求援。”

    “当下各县之间如何传递消息?邻郡的最后一次消息是俱是何时传来?”

    “驿站,故而各地目前都将仅有的可用之兵,用于维护驿站的联系。柳将军提到最后一次消息,倒是提醒了下官,长平郡上次有消息到此,已过两日。按最初的约定,应当是每半日便要通传一次消息,哪怕是平安无事。”

    听完县令的话,柳茗低头沉思片刻,想起此前长平郡的地形山水,心中大概有数,便抬头拱手道:

    “多谢县令大人指点,卑职不得离开殿下身旁太久,不得久留此地,失礼之处还请县令大人海涵。”

    “柳将军哪里话,此间多事之秋,望柳将军千万小心。”县令对柳茗作揖也不留他。

    柳茗告辞离开,纵身飞跃城墙。

    在他将消息带回给云棠后,果然见着官道时不时会有巡逻的当地民兵。

    起初还有不少当地将士想着瞻仰天下第一美人的仙颜,有意无意的至差团处见礼。

    不过云棠从未踏出过辇车,基本上由柳茗出面宽慰当地将士几句便令他们离开。

    一路上并无风波,就这么走出了扶煌郡。

    顺官道而上,出扶煌后便是长平。

    而进入长平郡境内后,事情却有了变化。

    如陈乾所言,包括驿站、官道甚至于路过的市集、城镇都可谓是寥无人烟。

    陈乾是老兵出身,昔年柳志远效力北军之时,便是他手下的士卒。

    虽说本事不算大,武道修行也相对有限,但处理事情却是相当老练。

    遇到这一情况,他将先前单一警戒的斥候,编成五人一队,扩大巡察范围。

    这样一来若是遇到袭击,传回消息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

    而传回的消息甚是骇人。

    从初入长平郡至贯山口这一段路上,几如鬼域,除了极远处的县城中偶尔飘出几道炊烟外,驿站、市集屋瓦完好、设施完备可偏偏见不着人。

    远在贯山口百里之外时,便已望见贯山口处汹涌澎湃的灵力旋流。

    神官法相若隐若现,法相之上是五色祥云流光溢彩。

    许多没能理解此前布告消息的士卒,此时也有了山雨欲来之感。

    柳茗只能调整此前方略,令禁军至贯山口外五里处等他到来。

    当前禁军便已在贯山口五里之外,已然可以遥望到那处山口。

    本当是气氛凝重紧张之时。

    但禁军的三位都尉却骑着马聚在一起聊天,有说有笑相当放松,也令气氛凝而不乱。

    “按少将军所言,贯山口处想必是要与六境神官做过一场了?”说话的是黎墨,他是三位都尉中年纪最小的,甚至比柳茗还要小上几岁,神情严肃,心中还是有些忐忑。

    “你们说,这回是不是有机会见少将军全力出手了?”方絮眼前一亮,还颇有些激动。

    一年前,柳茗于玄甲军大比中摘得魁首,一路上所向披靡。

    平日里耀武扬威的四境武夫、勋贵子弟,在他面前毫无还手之力,哪怕是赵渊也不过是没有被柳茗的试探手段直接打败。

    此事于高层而言算不得大事。

    但实际为柳茗在军中攒下来极大的威望,而方絮便是因此事将柳茗视作偶像。

    此次正是想看看当年未出全力,便已是勇冠三军的少将军,真正全力一战又是何等的光景。

    “对手六境神官,比少将军要高出一境,你也不怕少将军万一有什么闪失?”年龄最长于三人中隐约领头的陈乾瞪了他一眼。

    “我向汪鹤将军打听过了,他曾与那六境神官厮杀过,虽说他不是对手,但若是纯粹要逃,敌人对他亦无手段。汪鹤将军无论肉身坚固、灵气绵长、气血鼎盛都不过是普通四境,若是他与少将军生死之战,恐怕抗不过几招就要身陨。”方絮满不在乎,反倒是觉得陈乾小瞧了自己的偶像。

    “道统不同,不可一言概之。况且汪鹤将军不是对手,尚有退路。少将军身后便是云棠殿下,他可一步也退不得。”陈乾摇头,他心下也认为以柳茗的实力,应该不弱于六境神官,但神道手段究竟如何却不容小窥。

    毕竟当年那场灭神之战可谓惨烈至极,若是神道真的如此不堪,当年又何至于此。

    不过方絮并不认同陈乾的看法。

    “这不还有我等嘛?若论个人修行确实帮不了少将军,但布置军阵后,无论是以结界阵势护卫差团,或是以借力阵势为少将军提升战力,亦或是依仗合击阵势直接参与厮杀。多少都能为少将军分忧几分。”

    军阵之法源之于儒家术法,开创此法之人乃是一位七境儒士,因其开创军阵之法,使得普通士卒也足以参与修行士之间的厮杀。

    故而被尊称为“兵祖”。

    “方絮大哥这话倒是没错,有借力阵势增幅,少将军面对六境神官起码境界上并不吃亏。”见方絮提起到自己等人的作用,黎墨赞同道。

    陈乾不与他们二人争辩,摇了摇头道:“且不说这些,差团距此地还有多远?”

    “不到五里地了,少将军应当也快到了。”

    恰好在三人说到此处时,柳茗手持玄金雕龙枪从天而降,落于三人身前。

    三位禁军都尉几乎同时起身行礼:“卑职拜见少将军。”

    柳茗右手持枪拖于身后,摆了摆左手道:“无需多礼,差团稍后便到此处,请三位都尉布借力阵势借力于我,我亲自去贯山口查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