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锦共雪

第二章大病

    谢穗安逐渐长大,整日里不是缠着姐姐谢书锦要出去吃糖葫芦,就是对谢老爷嚷嚷着要骑马,长的圆滚滚白胖胖的,哪有什么早夭的迹象,所以众人都忘却了周岁宴上的不愉快。

    可就在谢穗安三岁生辰那日,谢夫人本打算带着谢书锦、谢穗安两姐妹去城外寺庙里祈福,可就在回来的路上谢穗安竟毫无征兆的晕倒了。

    无论众人如何呼喊谢穗安,她都只是紧闭双眼。

    等赶回家时,谢穗安已经开始发热,还不停说着胡话。

    谢家请遍了城中大大小小医馆里的郎中,可都让准备后事,说没得救了。

    看着躺在床上气若游丝、靠着各种珍惜药材才吊着一口气的谢穗安,谢家夫妇俩都心痛不已,可却一点法子都没有。

    谢书锦望着前不久还粉雕玉琢的像个瓷娃娃的妹妹才过几日便瘦的不成样子,也是每天以泪洗面,她想着妹妹那么怕疼,多想替代妹妹躺在床上。

    而这时谢夫人突然想起了谢穗安周岁宴上那个疯疯癫癫的道士“老爷,还记得安安周岁宴上胡言乱语的道士吗?没想到一语成谶!”

    谢老爷也记起来那日的场景,不由得升起一丝希望:“既然那位道长肯说出来,一定有解决的办法,说不定找到他我们的女儿就有救了!”于是谢老爷赶忙连忙派人去寻那个道士。

    人是一波一波的派出去了,可一点那道士的消息都没有。

    等的时间越长,谢穗安的气息就越微弱,怕是再过几日便真的留不住谢穗安的性命了。

    正当谢家都快要绝望之时,有人说在城外的一个破道观里面看见了那个道士。

    谢家夫妇像是抓住了最后的救命稻草一般,连夜驱车去了城外,生怕晚一点便遇不到了。

    等他们赶到时,这道士仿佛知晓谢家夫妇会来一样,打开来道观的大门,邀请两人来院中坐下。

    “道长,请您一定要救救我的女儿呀。”谢夫人一进来便跪在了地下,眼泪止不住的流。

    道士见谢夫人如此行径,赶忙将她扶起:“听说令千金出生那日得了个玉石,那东西算是一场机缘,回去打个物件给她带上,便可保她十五岁前性命无忧。”

    “那十五岁后呢,可有破解之法?”谢老爷稳住妻子后又问道。

    只见道士摇了摇头,“伴玉出生,既是她的缘,也是她的劫,不过世间万物终于转机,你们且耐心等待。”

    那日回去以后,谢夫人便找出了那块玉石打个如意和手镯给谢穗安带上。

    刚一带上谢穗安便气色红润了起来,不消半日便幽幽转醒。

    谢穗安昏迷期间只觉得自己做了一个很长的人梦,梦里面有两个人一直想要带她走,突然一道光照在那两人身上,他们才离开,而自己就醒了,她一醒来,只是见爹娘阿姐都带着一脸思忧的看着她,不由觉得疑惑:“爹爹娘亲,姐姐,你们怎么都在安安的床前呀?”

    众人见谢穗安醒了过来,都欣喜万分,谢书锦更是大哭起来:“妹妹,你终于醒了,我还以为你醒不过来了。”

    “锦儿,妹妹醒了该高兴,不要在妹妹面前哭。”谢老爷赶紧擦了擦谢书锦的眼泪。

    而谢夫人紧紧抱着她失而复得的宝贝,生怕她又离开自己。

    自从戴上如玉挂坠和镯子以后,谢穗安就再也没生过病,可随着她的年岁见长,谢家更加感到担心了。

    谢书锦不想让谢穗安的命运掌握在老天手里,悄悄的去道士住的地方去了好多次,只是每次道士都紧闭大门。

    但是谢书锦依旧坚持,终于道士决定让她进来。

    “道长,求您告知我救命的法子。”谢书锦一进来便跪在地下磕起头来。

    道士摸了摸胡须,淡淡说道:“在这方世界之外,有一个人人修仙的地方,说不定哪里有你想要的法子。”

    谢书锦从道士那里回家以后,原本最怕疼的她,却找了个武功高强的武师,开始没日没夜的练习武功。

    谢夫人心疼自己的女儿搞的全身是淤青,每每上药的时候都止不住的泪流,但谢书锦不觉痛,只是笑着说自己有自己的打算。

    谢书锦亲眼看着谢穗安出生、看着她学会走说话,会甜甜的叫她姐姐,她不想自己的妹妹死在十五岁。

    终于在谢书锦十五岁也就是谢穗安五岁时,谢书锦在一个夜晚偷偷在谢穗安枕头下留下一封信便走了。

    信上只说要去替谢穗安求得一线生机。

    谢老爷叹了口气,终是没有派人去寻她这个大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