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是马赫雷斯

第四章 最后的两分钟

    就在麦迪逊和其他队友们冲向看台和球迷们一起肆意庆祝时,场边的第四官员默默的举起了用于报时和换人的提示板,显示本场比赛的伤停补时有两分钟。

    莱斯特城的主教练注意到了这点后,理智的拦住还想拉上教练组一起庆祝的球员们。

    “两分钟,还有两分钟,坚持住!!”

    “哦哦!!!”

    他们不紧不慢的在哨声的催促下回到了己方的半场,这才让急不可耐的利物浦球员们得以重新开球。

    两分钟说长不长,但说短也不短。

    考虑到球场的长度,球员们的速度和传球力度等等,如果进攻顺利的话,从球场的一侧进攻到另一侧的时间大约只需要20秒左右。

    如果球队能踢出绝佳的配合的话,从开球到射门甚至可以缩短在10秒以内。

    而利物浦,正是整个足坛最擅长踢出那种默契配合的球队之一。

    回到赛场上,只见开球后利物浦迅速的找回了状态,在几次一脚传递下迅速的突破了莱斯特城的中场。

    刚刚助攻立了功的替补边后卫托马斯,虽然现在体能充沛但缺乏经验,于是他的身后就被利物浦的前锋们抓到了机会,突破了中场苏马雷后,法比尼奥的直传低平球立马滑向了莱斯特城的后场,拿到球的是利物浦的中锋加克波。

    他不是利物浦跑得最快的球员,但是也绝不是没有速度的球员。

    而在速度不慢的同时,身材高达1米93的加克波,最突出的武器就是他脚下的节奏。

    只见他在边路拿球后,简单的一停一拉,一个假动作就完成了节奏上的变速,让来不及刹车的托马斯冲过了头。

    没等托马斯调整好重心,拍马赶到莱斯特城禁区的便是现代抢点型前锋的代表之一,葡萄牙人迪奥戈-若塔。

    他的身高只有1米75,速度和力量都不算顶尖,却有着极强的进球嗅觉,总能出现在最具有威胁的位置。

    在这次如迅雷般的进攻,本来是踢左边锋的若塔看到加克波的跑动,心领神会与对方完成了换位,出现在了中锋的位置上。

    加克波抬头瞄见在深蓝色中闪过一瞬的红色,便直接起脚将球吊入了禁区

    而莱斯特城现在唯一的中后卫,身材高大的费斯最讨厌的就是这种灵活狡猾的前锋,因为他们总是会溜到自己的视野盲区,神不知鬼不觉的就找好射门的位置。

    然而,这也是为什么费斯总是会在这类前锋身上花费额外的精力去盯住对方。

    “想都别想!!!”

    若塔抢到了完美的位置,但是身高是他无法逾越的鸿沟,1米87的费斯赶在了球达到落点之前,甩着自己的爆炸头提前将球解围了出去。

    费斯的力量够大,因此这次没有干扰的解围很顺利的飞出了禁区,但这也意味着足球将落在防守时己方人数不占优的区域。

    拿到球是利物浦的边后卫罗伯逊。

    作为后卫,他在进攻方面和阿诺德一样,都是善于传球和助攻的类型,利物浦以往的好成绩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们有这对神奇的边路双翼。

    罗伯逊没有让费斯来得及回到最开始的防守位置,立马又是一脚传中飞入莱斯特城的禁区。

    他的目标是处在反方向的加克波,而这时候赶回来盯防他的托马斯身高正正好1米80,比加克波矮了一个头。

    加克波两手压在了托马斯的肩上,在合理的范畴压着对方起身的同时甩头将球顶向了球门。

    哐!!

    足球碰到了门将的手套后砸在了横梁上,弹出了场外。

    莱斯特城在门将的出色发挥下侥幸逃过了一劫,但接下来还是利物浦的进攻回合。

    莱斯特城的球员们趁着死球的时间一齐回到了禁区防守,而利物浦的门将阿利森在这一刻也小跑着来到了莱斯特城的禁区,一齐参与进攻。

    本来在这种情况下,发角球的本应该是阿诺德,但他被罚下场了,于是就换由罗伯逊来发球。

    在确定了裁判吹哨后,罗伯逊打算再次用他那精准的传中将球送入了禁区,于是他站在角球区,举起了双手示意自己要直接传中。

    但在人数不占优势的情况下,队友抢到这一球的几率并不大,因此罗伯逊多花了两秒钟思考传中的落点。

    就在罗伯逊多犹豫了两秒时,裁判再次吹响了哨声喊停了角球,并小跑着来到了禁区内。

    吹停了角球的原因是利物浦的若塔和莱斯特城的费斯缠在一起后,还没开球就双双倒地,双方在地上互相指责对方故意犯规,而利物浦的球员们更是直接围上了裁判,控诉着裁判应该给他们一个点球。

    裁判在利物浦球员们的压力下最终吹响了哨声,并示意自己要通过VAR系统回放当时发生了什么。

    根据VAR的回放,由于禁区内人数众多,若塔和费斯缠在一起时,就算是回放看不出来到底是谁先绊倒了谁。

    看完了回放后,裁判回到了场上,最终宣布的结果是:

    “没有点球,比赛继续。”

    利物浦的球员们尽显失望但却也不得不迅速接受,毕竟现在还是他们的进攻。

    莱斯特城的球员们则是松了一口气。

    刚刚的状况,判不判点球都是有可能的,所以他们这算是又逃过了一劫。

    但是,即使只是一瞬间的松懈,对于比赛来说都是致命的。

    罗伯逊再次举起双手示意,并将球传入了莱斯特城的禁区。

    足球绕过了禁区中央的人群,再次飞向了更容易进球的后门柱。

    莱斯特城的门将见状纵身一跃,伸出双拳想要将球击飞却没能吃准部位,让足球重新落到了禁区内,球门前瞬间乱成了一团,利物浦球员连续的射门都打在了莱斯特城球员的身上,但是足球却总是解围的不够远,在禁区内像三维弹球一样到处乱跳。

    而这时候站出来的,竟是利物浦门将阿利森。

    他就像是一个前锋一样冲到了门前,一记狮子甩头砸中了空中的皮球。

    于是,任何人都没能反应过来,这记大力的头球径直的飞向了球门的另一侧。

    莱斯特城的门将再想扑救已经为时已晚了,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道弧线飞往了球门。

    然而,上帝的骰子,最终还是向利物浦开了个笑不出来的玩笑。

    禁区内的全员都没有反应过来,这也包括了同时参与进攻的利物浦后卫范戴克。

    他本来站在了方便攻门的前门柱旁,结果阿利森的头球结结实实的砸在了他的头上弹了出去。

    而拿下了这一球落点的,却是麦迪逊。

    作为进攻型中场,麦迪逊拿球后立刻抬头观察了局势,于是便发现,马求望不知何时已经跑到了中圈的位置了。

    “他到底是怎么跑到那里的?!”

    还没等其他人的脑内形成这样具体的想法,麦迪逊就已经将球踢了出去,那是一个不顾三七二十一的大力传球,完全没有麦迪逊平常传球的精度。

    但是,已经无所谓了。

    因为能接到这一球的,只有马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