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暴君:打造巅峰大明

第一章 大明皇太孙,朱由校

    哗啦啦,大雨婆娑!

    紫禁城。

    这座千年古都的心脏,此刻正笼罩在一片秋雨之中。

    雨水如银色的珠帘,密集而有序地垂落,每一滴都似带着历史的沧桑,落在青石板上,激起一圈圈涟漪。

    雨中的紫禁城,更显其庄重与威严。

    高耸的红墙在雨水的冲刷下,仿佛更加鲜艳夺目,散发出浓郁的历史气息。

    金色的琉璃瓦在雨中熠熠生辉,仿佛镶嵌在天地间的一颗颗明珠,熠熠生辉。

    寒风凛冽,吹动着宫墙上的旗幡,发出猎猎的声响,与雨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首悲壮的交响乐。

    雨水顺着屋檐滴落,打在宫道上的石板上,发出清脆的敲击声,仿佛是在诉说着过去的辉煌与荣耀。

    一场秋雨一场寒。

    虽然时间尚是农历的八月底,但温度已经逼近了零度。

    此时的大明,即将迎来地球小冰河期巅峰的万历四十八年。

    “殿下,该用晚膳了!”

    典膳魏进忠的声音,打断了正看着雨幕陷入沉思的朱由校。

    “好,让人端进来吧!”

    此时的朱由校,已不是历史上那个胆小、懦弱的朱由校,而是灵魂来自二十一世纪的985大学,人称武大郎的历史系研究生李明浩。

    因连续通宵赶毕业论文,猝死于电脑桌前,莫名其妙于两天前魂穿到了波谲云诡的明末乱世。

    而他研究的课题,正是有关于明末的灭亡。

    这老天也是真够狗的。

    李明浩年纪轻轻二十五岁猝死于研究明末历史,老天就把他给送来了明末。

    关键这个被魂穿的朱由校,也是个短命鬼,比他李明浩还要活得短。

    万历三十三年十一月十四日出生,驾崩于天启七年八月二十二日,未满二十二岁。

    贼老天,鬼老天,我跟你有仇?

    为何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的机会,却依然是个短命鬼?

    用完晚膳的朱由校,依然无法适应地看着慈庆宫寝宫内铜镜中的自己。

    看着那张既熟悉又陌生的脸,还有那具虚弱不堪的身体。

    白嫩的小手伸出来,轻轻地触摸着年轻的脸庞,很快,又缩了回去。

    摸索了一会儿之后,镜子中略显怯懦的眼神中,逐渐泛起了坚毅的光彩,并最终露出了无奈后的苦笑。

    “还行,好死不如赖活着!”

    既来之,则安之吧,好歹能过一把人人羡慕的皇帝瘾!

    接受现实的李明浩,开始思考着现在的处境,以及未来的应对之法。

    上个月的七月二十一日,在位四十八年超长待机的万历皇帝已经仙逝。

    这位大明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九岁登基,经历了张居正与他生母李太后持续十年的PUA。

    这十年,是万历皇帝人生中最痛苦的十年,是张居正充分展示他政治抱负的十年,也是大明重新焕发生机的十年。

    奈何不世出的千古名相只活了五十八岁,而由他一手主导的张居正改革,或者说万历新政,也随着他的去世而迅速停摆。

    人亡政息!

    多么痛惜又常见的政治事件。

    清算完张居正的万历皇帝,努力了几年后,发现大多数事情自己都决定不了,干脆开始了他长达三十三年的摆烂生涯。

    一家之主的摆烂,尚且导致家破人亡,更何况是一国之君。

    大明的灭亡,实际亡于万历皇帝!

    万历皇帝驾崩后,新御极的泰昌帝,也就是朱由校的生父朱常洛,大明在位日期最短的皇帝。

    不知是太子生涯被压抑得太久了,还是本性就是如此。

    为了能连续一夜御八女,神龙丹、不倒丸、五子丸等壮阳药不知吃了多少。

    九月初一日登基,九月十日身体就开始虚脱得不行了。

    因御医医治无方,泰昌帝听信了御药房太监崔文升的泻药配方。

    加大药量后,大泻不止,一夜间如厕三四十次。

    十六日,病情恶化至需要卧床。

    二十九日,感觉自己时日无多的泰昌帝,下旨召见了十三个亲近大臣,也就是历史上的十三个顾命大臣。

    有英国公张维贤、首辅方从哲、阁臣刘一燝与韩爌、吏部尚书周嘉谟、户部尚书李汝华、兵部尚书黄嘉善、刑部尚书黄克缵、礼部左侍郎代尚书孙如游、左副都御史张问达、左佥都御史范济世、御史顾慥、兵科给事中杨涟等十三人。

    十三人中,除了英国公张维贤与首辅方从哲,其他基本都是有拥立之功的东林党人。

    二十九日,也就是明天了。

    下午的时候,泰昌帝的伴读兼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已经前来慈庆宫宣读过了谕旨。

    让他朱由校于明天上午巳时前往乾清宫昭仁殿,也就是泰昌帝现在所居住的寝宫。

    往后的日子,便是八月三十日的红丸案,九月初一日的移宫案。

    明末四大案,妖书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泰昌帝是无可争议的男一号。

    两个因国本之争,两个因他的驾崩。

    他还真不愧是时代的弄潮儿啊!

    至于跟朱由校密切相关的移宫案,历史争论实在太多。

    有人说是不甘的郑贵妃,联合泰昌帝的宠妃西李想架空少年天子朱由校。

    从而,分别实现他们的“皇后”梦。

    郑贵妃手拿万历皇帝册封的皇后遗诏,而西李有着泰昌帝的口头皇后承诺。

    可惜的是,历史上两人的皇后梦,一个都没有实现。

    反而被东林党人充分利用这次移宫案,再次赚足了“拥立之功”!

    在新君面前,充分展示了他们的“忠君”之心!

    从而,导致天启朝初期,东林党人真正实现了他们一直渴望的“众正盈朝”。

    奈何好景不长,辽沈之战的惨败,让天启帝迅速看清了这群满嘴仁义道德,实则男盗女娼的伪君子真实面目。

    “好在,我来了!”

    说完,朱由校的目光再次望向了窗外仍在下个不停的秋雨。

    而他的神情,也再次换成了凝重。

    明末已经基本没救了。

    上有小冰河期的寒冷少雨,而且即将迎来它的巅峰。

    未来的几十年,西北与华北连续多年的大面积滴雨不下。

    无数百姓食不果腹,在所谓义军的裹挟下,如蝗虫过境一般,寸草难生。

    而所谓的东林君子们,他们来自富庶的东南,不仅不关心西北的大旱与民乱。

    反而,一而再再而三地掀起党争,祸乱朝堂,并不断加重底层农民的赋税。

    他们背靠着东南官僚士绅群体,把持着大明绝大多数的财富与土地,却一分税都不肯缴纳。

    八大蝗商、徽商、海商与淮商,为了追求个人利益,不顾国家与民族大义,勾结外族,充当他们入侵大明的急先锋与运输大队。

    除了这些,还有祸乱辽东,时刻威胁大明边境与京畿安全的建奴贼寇。

    以及先后爆发的波及西南云贵川的“奢安之乱”,与覆盖山东、北直隶、河南的白莲教起义。

    军制糜乱,趴在大明身上吸血的宗藩,羸弱的税收,欠饷的边军......

    “难如登天啊......”

    想到这些,朱由校不由得发出无奈的感慨!

    但是,既然贼老天把他送来了明末。

    作为大皇家子弟,他就得想办法去尽力挽救。

    不救还不行,谁让他是万历皇帝册封的大明皇太孙呢!

    而且,谁让他是两天后的大明新皇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