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暴君:打造巅峰大明

第八章 御极天下

    沉吟片刻,朱由校也不打什么谜语了,直接说道:“朕有意册封你为奉圣贞顺夫人,四进的宅子一座,银千两,布百匹,地千亩!”

    停顿片刻后,朱由校继续说道:“朕记得你有个兄弟客光先,还有个儿子叫侯国兴,是也不是?”

    “回殿下,的确是有!”

    “嗯,你的兄弟客光先等朕御极后,朕会任命其为西城兵马司副指挥使,而侯国兴好像比本宫也大不了多少吧,就先赏个锦衣卫百户,等以后立功了,再另行封赏!”

    作为潜邸旧人,也算是朱由校的能用之人,朱由校需要他们帮自己探听锦衣卫与京城的大小之事。

    至于为何是西城兵马司,是因为这里是文官们喜欢扎堆的大小时雍坊,而且这里还有个王恭厂。

    虽然封赏并不是十分丰厚,但也算过得去,关键是自己的兄弟与儿子也有了个不错的差事。

    “是,殿下,奴婢谢殿下恩裳!”

    道完谢,客印月接着请求道:“殿下,可否让奴婢今后继续留在宫内照顾您的日常起居?”

    “不必了,你也伺候了本宫十几年了,也是该好好照顾自己家人了,给国兴张罗一门不错的婚事,早日生下大胖孙子,这才是要紧之事!”

    天启帝的悲惨下场,他朱由校还会继续再走一遍吗?

    显然是不能的,或许客印月不会背叛自己,但悲惨的结局,注定了朱由校不敢再将其放到身边来重用。

    “是,殿下,奴婢今后想念殿下了,可否进宫来探望殿下?”

    客印月自然明白今后的富贵,全赖伺候了十几年的新皇帝身上,不经常走动,感情就会慢慢变淡。

    “可以!”

    说完,朱由校朝一旁的魏忠贤吩咐道:“大伴,客嬷嬷离开的时候,记得给个一百两银子!”

    “奴婢谢殿下恩裳!”

    客印月赶忙跪下致谢,这是额外的赏赐,虽然不多,但一百两也不是个小数目,都能买十几亩良田了。

    客印月走后,朱由校朝魏忠贤问道:“大伴,刘时敏、曹化淳与王承恩三人,现在在哪听用?”

    魏忠贤怔了一下后,低声答道:“回殿下,刘时敏与曹化淳现在是司礼监的随堂太监,而王承恩现在是文书房的一名书办!”

    “好,下午让三人来一趟!”

    在见了三人之后,朱由校当即任命刘时敏与曹化淳为乾清宫太监,而王承恩则为弘德殿太监,专门负责朱由校的起居之事。

    王承恩能力虽然差了点,但胜在忠心,崇祯的这个吊友,就被他朱由校给提前征用了。

    至于刘时敏,则是历史上写《酌中志》的刘若愚,朱由校安排他跟曹化淳一起负责他的书房之事。

    魏忠贤未来事情只会越来愈多,而且文化水平实在有限,干不了书房的细活。

    而曹化淳与刘时敏两人,正是三十岁左右的年纪,精力充沛,学识不错,而且还有一定的见识,非常适合当朱由校的私人秘书。

    等锻炼得差不多了,再放出去单独领衔一个衙门。

    在见完曹化淳三人后,朱由校终于单独召见了曾经的大伴魏朝。

    在一番软硬兼施的警告后,朱由校去掉了他身上的提督东厂职务,但还是继续保留了他身上的司礼监秉笔太监。

    算是给他进行软着陆吧,等魏忠贤顺利接收东厂后,再打发他去清闲的衙门养老。

    至于魏忠贤留下的乾清宫总管太监,朱由校交给了方正化。

    至于李凤祥等人,朱由校也给他们每人至少连升了三级。

    九月初六一大早,朱由校在王承恩的伺候下沐浴更衣,之后在魏忠贤的亲自伺候下,不疾不徐地开始使用早膳。

    用完早膳,朱由校开始在卢受、魏忠贤与王承恩的伺候下,穿戴登基时要用的冕服。

    朱由校也说不上来分别叫什么,反正他这辈子也只会穿这么一次,就任由卢受他们使唤了。

    好在现在的天气已经进入秋天,不然穿着厚厚的冕服,非得把朱由校给捂出痱子来。

    虽然冕服还好,但不断晃动的十二冕旒可着实让他难受。

    前后各十二串宝珠,不仅十分容易晃动,还严重阻碍他的视线。

    虽然是用来矫正君王坐姿的,但也是实在是折磨人。

    距离登基大典还有一刻钟的时候,朱由校在卢受等人的簇拥下,登上乾清宫门前露台上放置的御辇,在田尔耕等人的护卫下,朝不远处的皇极门走去。

    没办法,自从三大殿在万历二十五年被烧毁后,因耗费巨大,加上万历皇帝不上朝,就一直被搁置着没有重修。

    目前适合举行大型朝会的地方,只剩下了皇极门与乾清门。

    二选一,自然是皇极门更适合取代被焚毁的皇极殿,举办重要庆典。

    在三声有力的甩鞭过后,朱由校就听到了百官们的高声恭贺声,“臣等恭迎皇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迎着众人的高呼声,朱由校屏气凝神,一步一个脚印朝那个象征至高无上权力的龙椅走去。

    深吸一口气后,朱由校沉稳有力地坐了下来,尽量用最大的声量朝正前方跪拜的百官说道:“众卿平身!”

    “殿下有旨,百官平身!”

    高嗓门的太监们,纷纷从卢受开始,不断向远处传达平身的信息。

    “谢殿下!”

    等众人站起又跪下后,卢受拿出由方从哲起草的即位诏书,开始了大声唱和,“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惟我祖宗,诞膺天命,肇开帝业,为生民主,几百年矣。

    圣圣相承,志勤于治,武功文德,绍休前闻。

    暨我皇考皇帝,恢宏政治,二纪于兹,厚泽深仁,存以衍皇明万世无疆之祚。

    问复悯念民穷,励精新政,访求利弊,方将大有兴革,纶音未布,遽至弥留。

    叩天吁地,无所逮及。

    不幸奄兹遐弃,遗命神器,付予眇躬。

    顾哀疚之方殷,奚遽忍于继承?

    比者亲承遗命,谓主器不可久虚,而宗亲、文武群臣、军民耆老,累笺劝进。

    朕不得已,仰遵遗命,俯徇舆情,于九月初六日,祗告天地、宗庙、社稷,即皇帝位。

    自惟凉薄,勉怀永图,嘉与中外亲贤,率循至道,惟敬是持,惟诚是立,惟仁义是行,惟古训成宪是式,庶臻于治,康我兆民。

    其以明年为天启元年,大赦天下,永不加赋,与民更始。

    所有合行事宜,条列于后。

    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