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穿越至青牛镇的雷公子

篇外:秋雅的日常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青牛镇的五里沟村也变得愈发忙碌起来。这个小村庄虽然偏远,但村民们的生活却并不闭塞。

    电信通信设施的完善,让这里的人们能够及时了解到外面世界的动态,电视成为了他们了解外界的主要渠道。

    在这个村庄里,有一对留守老年人,王有六和他的妻子王老太。他们都已经六十岁左右,性格温和,慈眉善目,是村里出了名的好人。

    他们的儿子和女儿都在外地打工,每年只有春节前两天才会回家团聚。王有六老人每天白天都会去务农,种菜养鸡鹅,准备着春节时一家人的团圆饭。

    王老太则是家中的贤内助,不仅照顾着家中的鸡鹅,还要准备一家人的三餐。

    李明是村里的一名年轻人,家境贫寒,父母因为一场传染病离开了尘世,只留下他和妹妹两人相依为命。

    他的妹妹名叫秋雅,李明高中没毕业就出来工作了。白天在镇上的小吃店打工,晚上才能回到家中。

    他的妹妹秋雅,一个聪明伶俐的小女孩,因为哥哥白天不在家,所以大部分时间都是由王有六夫妇照顾。

    他们把秋雅和李明当作自己的亲生孙子孙女一样看待,每天带着秋雅去种菜、游玩,教她写字、背诗,还会为她做饭,让她和其他留守儿童一起玩耍。

    村里的生态自然,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照在李明的床上。他揉了揉眼睛,从床上坐起,开始了新的一天。

    简单的洗漱后,他来到隔壁邻居王有六和王老太的家中,他们早为李明准备好了早餐——热气腾腾的小米粥和几个自家鸡下的鸡蛋。

    “小明,今天是集市的日子,你要不要早点回来,去看看?”王有六一边喝着茶,一边对李明说。

    李明点了点头,“好的,王爷爷,我去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买的。”

    集市上人声鼎沸,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李明穿梭在人群中,他买了一些家中需要的日用品,还特意为秋雅买了几本图画故事书。

    他知道秋雅喜欢听故事,每天晚上,他都会给她讲一个故事,这是他们之间的小秘密。

    下午,村里突然停电了。王有六夫妇并不慌张,他们早就习惯了这样的突发情况。王老太拿出了备用的蜡烛,把它们放在屋子里的各个角落准备晚上使用。

    村里的电工则检查了一下电路,发现是村里的变压器出了问题。

    “别担心,小雅,这种事情常有。我们先去菜地里,等电力公司的人来修。”王有六摸了摸半米高的秋雅小头,说道。

    于是,他们一起来到了菜地。虽然停电了,但菜地里的工作并没有停下来。王有六有时教秋雅如何根据太阳的位置来判断时间,有时王老太则带着秋雅在菜地里捉虫子。

    秋雅玩得不亦乐乎,完全忘记了停电后没电视看的烦恼。

    电力恢复了正常。王有六夫妇决定利用这个机会教秋雅学习。他们在桌子上铺开了一张大纸,王有六用毛笔写下了“家和万事兴”几个大字。

    “秋雅,你看,这是‘家’字,上面是宝盖头,表示家的意思,下面是‘猪’字,表示家里有猪,生活富裕。”王有六耐心地解释着。

    秋雅聚精会神地听着,她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光芒。王老太则在一旁准备着墨水和纸张,鼓励秋雅也来试着写一写。

    秋雅拿起毛笔,小心翼翼地在纸上写下了“家”字。虽然笔画有些歪歪扭扭,但她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王有六夫妇看着她,心中充满了欣慰。

    村里的广播响起,通知大家晚上在村中心的广场上举行联欢活动。王有六夫妇决定带着秋雅一起去参加。

    晚上,广场上灯火通明,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各自准备的美食。孩子们在一旁追逐嬉戏,大人们则聚在一起聊天,谈论着过去一年的生活和收获。

    王有六夫妇带来了自家种的蔬菜和养的鸡鹅做成的菜肴,受到了大家的好评。秋雅则拿着李明给她买的新图画故事书,兴奋地给其他孩子们讲述着书中的故事。

    随着春节的临近,王有六夫妇开始忙碌起来。他们清理了家中的每一个角落,挂上了红灯笼和春联,贴上了窗花。李明也帮忙打扫卫生,把家里布置得更加温馨。

    秋雅则在一旁帮忙包装着王有六夫妇为子女准备的礼物。虽然她的小手还不够灵巧,但她的努力和认真让王有六夫妇感到非常感动。

    五里沟村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节日的气氛。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打扫卫生,准备年货,整个村庄都沉浸在一片欢乐和期待之中。

    王有六和王老太也不例外,他们早早地起床,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老头子,你去鸡圈看看,别让那些鸡跑出来。”王老太一边忙着擦窗户,一边嘱咐王有六。

    “好的,你去忙你的,鸡圈我会看好的。”王有六答应着,带着秋雅走向了后院的鸡圈。

    在鸡圈里,秋雅发现了一只母鸡正蹲在窝里孵蛋。秋雅轻手轻脚地走过去,小心翼翼地拿起一个还带着温度的鸡蛋,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爷爷、婆婆,快来看,又有一个鸡蛋了!”秋雅兴奋地叫着。

    王老太放下手中的抹布,走到鸡圈边,看到秋雅手中的鸡蛋,也笑了,“今年的鸡养得好,咱们的年夜饭又能多一道菜了。”

    这些鸡蛋不仅能自家食用,还能在集市上卖个好价钱。

    王老太回到屋子里,开始准备午饭。她打算做一道红烧肉,这是秋雅最喜欢吃的菜。

    她精心挑选了一块肥瘦适中的五花肉,切成块,放入锅中慢慢炖煮。

    王有六带着秋雅则去了菜地,他要采摘一些新鲜的蔬菜,为午饭做准备。

    菜地里的白菜、萝卜和土豆都长得非常好,他一边采摘,一边想象着家人团聚时的欢乐场景。

    午饭时间,王有六夫妇和秋雅坐在饭桌前,享受着美味的红烧肉和新鲜的蔬菜。他们边吃边聊,谈论着即将到来的春节和儿女们回家的事情。

    “老头子,你说今年孩子们会不会带些新鲜的东西回来?”王老太好奇地问。

    “肯定会的,他们每年都会带些我们没见过的东西。”王有六笑着回答。

    午饭后,王有六和王老太又开始忙碌起来。

    他们要为春节准备一些特色的食物,比如腌制的腊肉、香肠,还有自家做的豆腐乳和泡菜。这些都是他们家过年的传统食物,也是儿女们最想念的味道。

    王有六负责腌制腊肉和香肠,他精心挑选了肉质鲜嫩的猪肉,用自家酿的酱油和其他调料腌制,然后挂在屋檐下风干。

    王老太则忙着做豆腐乳和泡菜,她选用了自家种的黄豆和白菜,按照传统的方法制作。

    而秋雅则在旁边添乱,帮着“倒忙”,王有六夫妇看着这个“宠孙”,一脸无奈。

    忙碌了一个下午,王有六和王老太终于准备好了所有的年货。他们把腊肉、香肠、豆腐乳和泡菜都整齐地摆放在厨房的架子上,等待着儿女们回来品尝。

    天色渐暗,王有六和王老太坐在院子里,看着夕阳慢慢落下。他们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喜悦,期待着儿女们的归来,期待着一年一度的团圆时刻。

    第二天,王有六的儿子和儿媳终于回到了家中。他们带来了许多礼物,包括一些城里的特产和一些新衣服。王有六和王老太看着儿女们,心中充满了温暖和幸福。

    “爸妈,你们辛苦了!”儿子紧紧地拥抱着王有六和王老太。

    “只要你们能回来,我们就不觉得辛苦。”王老太笑着说。

    王有六和王老太开始准备年夜饭。他们要做的不仅仅是一顿饭,更是一份对家人的爱和祝福。王老太忙着准备各种食材,王有六则负责烹饪。他们要做鱼、肉、蔬菜等各种菜肴,每一道菜都寓意着吉祥和幸福。

    李明和秋雅也加入了准备年夜饭的行列。李明帮着王有六切菜、炒菜,而秋雅则在一旁学着包饺子。虽然她的饺子包得不太好看,但她学得非常认真,王有六和王老太看着她,心中充满了爱意。

    终于,年夜饭准备好了。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王有六和王老太坐在主位,儿女们和秋雅兄妹坐在两旁。饭桌上摆满了各种美味的菜肴,家人们欢声笑语,气氛温馨而热烈。

    “爸妈,谢谢你们这些年的辛苦付出,祝你们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儿子举杯向王有六和王老太敬酒。

    “祝你们工作顺利,家庭幸福!”王有六和王老太也回敬着。

    李明也满怀感激地说道:“谢谢爷爷奶奶,这一年来对秋雅悉心照顾雅。”

    饭桌上,大家互相敬酒,祝福声此起彼伏。秋雅也学着大人们的样子,举起手中的果汁,向每个人敬酒。

    吃过年夜饭,家人们开始守岁。他们坐在电视机前,看着春节联欢晚会,分享着一年来的喜怒哀乐。秋雅兴奋地看着电视上的节目,不时发出笑声。

    随着午夜钟声的敲响,新的一年正式到来。

    王有六和王老太给每个人发了红包,祝愿他们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健康、快乐。李明和秋雅也准备了礼物,感谢王有六和王老太这一年来的照顾和帮助。

    春节的第二天,王有六和王老太带着家人去祭祖。他们来到了祖坟前,烧香、祭拜,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怀念。秋雅虽然还不太懂这些仪式的含义,但她能感受到大人们对祖先的尊重和感激。

    祭祖回来后,家人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忙碌。他们要准备接待来访的亲朋好友,还要参加村里的各种活动。春节的每一天都充满了欢乐和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