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淞沪会战开始

第30章 训练开始

    从陈应国的表情上能够看出这件事情对于他这个补充团团长来说不算什么难题,88师要改编的命令已经下达,这段时间师里上下的变动很大,师长也换成了孙师长。

    周晨阳对这个孙师长的印象不是很大,没办法,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谁让他是著名的飞将军呢。

    最后周晨阳再次向陈应国确认这件事有几成把握,陈应国毫不犹豫的说了七成,估计七成还是源自他谨慎的性格不把话说太满罢了,按照现在师里的情况来看只要报上去再走动走动换一换不是什么难事,听说马上又有一支新兵要上来到时候可以从其他营抽调一部分的老兵来稳住3营的基本盘然后以老带新保证3营的战斗力。

    此行的目的达成,周晨阳没有过多停留,陈应国让自己的警卫员开车送周晨阳回3营驻地,在快要到驻地的时候周晨阳却让警卫员把他放下开车先回去,自己走过去。

    警卫员没有多问打了个招呼驱车离开,周晨阳想要看看自己不在的这段时间3营的变化有多大。

    步行走到十几米外,周晨阳能够听到从驻地里喊得震天响的口号和喊杀声,不由得开始期待起来找了一棵比较粗大的树木爬了上去往里面张望。

    队列虽然算不上整齐划一,却是一改之前的稀稀拉拉有点军队的味道,战士们刚毅的脸颊上一双冷冽的眸子透露出对敌人的仇视,端着的步枪狠狠的刺出,扎进前面的稻草人胸口。

    样子是有了,只是里子还差点,不过精气神改变了训练起来自然也快。

    “营长好!”门口的哨兵看见周晨阳很有眼力见的敬了一个持枪礼,周晨阳笑着回礼走进营部。

    这次的秘密视察周晨阳还是很满意的,心情自然也好了不少,正事要紧周晨阳立刻召集连排长到自己的房间开短会。

    “都来了吧?”

    通信员仔细核对到场的人数后看向周晨阳点点头,周晨阳挥手让他先下去,等到通信员出门后,周晨阳开门见山。

    “把大家召集起来有一项紧急任务需要你们传达下去,为了更加适应战场的形势,计划把我们3营改编成特务营,具体的方案我昨天上报团部了正在审批,下面我们讲一下具体的推进过程。”

    连排长们听的很认真,整个过程进行了两个小时,周晨阳把自己心里设想的理想情况给这群基层军官描绘,很多理念对于这个年代来说太过于超前,好在有周晨阳耐心的解释理解起来问题不大。

    整个会议主要强调三个方向,一个是执行力,一个是射击,最后一个是拼刺刀。

    执行力是后面两个重点开展的基础,只有让这群战士养成了令行禁止的习惯,在执行潜伏任务乃至攻坚任务时才不会出现有人暴露行踪的情况。

    射击对于特务营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无论是老兵和新兵,周晨阳对他们的要求是在七十五米的位置能够精准的命中小鬼子的躯干部份,在九十米的位置能够命中小鬼子的下半身,在战场上日军不怕死亡,怕的是受伤,一人受伤往往需要几名日军照顾,战斗力必然大打折扣。

    最后一项也是重中之重,针对当前的形势,真到了迫不得已要和小鬼子拼刺刀的时候周晨阳最担心不过,即使是自己和这帮小鬼子拼刺刀都不一定能讨到好处更不用说是一帮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战士。

    客观上来说日军的士兵从成为新兵的时候开始就会专门的针对拼刺刀进行训练,再加上日本是一个工业国家,这些士兵每天的营养标准在整个东亚来说算是天花板,营养跟上加上科学的训练,日本士兵的身体素质往往优于国府的士兵。

    一对一拼刺刀的情况下几乎是完胜国府的士兵,在实战中往往需要付出五到六名战士的生命才能换来一头日军士兵的狗命,因此很多战士通常是在和日军拼刺刀时拔掉身上的手榴弹用这种悍不畏死的打法在和日军作战。

    周晨阳要做的是尽量降低特务营在拼刺上面和日军的伤亡比,一个人打不过你我就一群人打你,四名战士为一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拼刺训练,还是那句话,双拳难敌四手,不信四个人还干不掉一头小鬼子。

    训练计划分配到各个排,再由各个排排长严格按照大纲进行训练。

    一个周后周晨阳会从特务营中挑选一部分表现出色的战士组成一个排,由自己亲自训练,打造成整个特务营学习的模板。

    经过一个周的训练,战士们叫苦不迭,这是他们从来没有经历过的训练,为了练出他们的体能,早上五点半起床先跑一个五公里热热身,才会进行一天的训练。

    杀气这种东西光靠练是练不出来的,周晨阳干脆让战士们取消用木头枪练习拼刺刀,反而是真刀真枪的进行拼刺训练。

    这段时间有很多战士受伤,不过周晨阳不会心疼,他宁愿让这些战士在训练的时候受伤也不愿意看到他们上了战场去送命。

    就这样经过一个周的训练,特务营的战斗力得到明显的改观,眼下周晨阳唯一担心的问题是营养问题,每天这么高强度的训练营养跟不上很多战士的身体会垮掉。

    可即便是作为中央军的88师在伙食方面也远远比不上日军,周晨阳托人带上小田勾时给的银票到上海的银行取出一部分的银元改善战士们的伙食。

    本来还有些怨言的战士们这下抱怨的声音少了很多,对于这个年代大多数当兵的人就是为了混口饭吃,只要能够吃饱饭,按时发放军饷,他们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训练起来更是玩命。

    周晨阳从这些士兵中亲自挑选了36名战士由自己亲自进行训练,他们的番号是特务营教导队。

    这36人从周晨阳的手底下毕业后将会成为特务营的基干力量,他们所经受的训练强度远比特务营的战士要高,却没有人心生怨言。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周晨阳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又会回到军校,可战士们的训练不能落下,转眼就到了1934年,时间不等人。

    这批教导队顺利的从周晨阳手底下毕业,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除了要完成日常的训练之外,还要跟着周晨阳学习侦察兵的作战理论以及学习简单的日语。

    这天,一封来自南京的电报打断了周晨阳的进度,是一封密电。

    “速回!”

    电报上简单的两个字让周晨阳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即动身回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