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迎娶蔡文姬

第六十六章 衣带诏再现

    黄叙应了一声,扭转战马,与那名斥候碰面。

    “何事?骠骑将军重伤未醒。”

    “这样啊,奉陛下之命,骠骑将军诛杀董贼有功,本应大殿封赏,奈何将军未醒,只好先行允许将军回并州修养,圣旨已昭告天下,为骠骑将军加封车骑将军。

    还有陛下口谕,请骠骑将军安心养伤,大汉的未来还需要。”

    斥候说完,拜别黄叙立即返回。

    “大哥,那个应该是西凉军的斥候,说是陛下加封你为车骑将军,圣旨不日将昭告天下。”

    卫渊扑哧一笑。

    “看来咱们这位陛下,还是不放心我啊,什么车骑将军,不过是显得他赏罚分明。

    不过这样也好,等他将圣旨昭告天下,我又多了一个头衔,走吧。”

    ……

    车队浩浩荡荡的从长安返回并州。

    华佗几乎每一日都为卫渊号脉。

    因为之前卫渊的病根本就是不治之症,自己甚至给出了活不过十日的结论。

    可现在,卫渊不仅活下来,身体更棒了。

    反倒是,蔡琰等三人,每天都是无精打采。

    华佗拉着卫渊,在一旁耳语。

    “公子,房事还需节制,几位夫人有些吃不消了,老夫这就开几幅滋补的药方。”

    说的卫渊有些不好意思了。

    的确自从昏迷过后,他的能力从每天四五次,已经可以做到六次,还有余力。

    反正也是好事,卫渊就没有深究。

    一周之后,众人终于来到晋阳城。

    并州牧蔡邕已经站在城外迎接着。

    论官职,卫渊现在不比他低。

    骠骑将军加车骑将军。

    仅次于还没人担任的大将军。

    这还得感谢鼻涕虫刘协,因为他想的很简单,按照吕布的说法,卫渊挨了董卓一锤,必死无疑。

    自己无论如何封赏卫渊都无所谓,反正他命不久矣说不定,他还没接到圣旨,就已经挂了。

    到时,自己再将铲除国贼的功劳归在自己的身上,声望必定达到新高度。

    同时又将西凉军收服,重振大汉的使命,就在眼前。

    可惜,这只是刘协一厢情愿罢了……

    “仲道!仲道!”

    看到车队来了,蔡邕快步跑过去,不停的呼喊着。

    “爹爹,夫君在马车里,由华神医医治,咱们还是尽快回城吧。”

    蔡琰下车,给蔡邕施礼说道。

    “好,咱们速速进城。”

    ……

    蔡府。

    蔡邕看着躺在床上的卫渊,露出疑惑的神色。

    “仲道这是重伤未醒?可我怎么看他一丁点事没有呢?身上连伤口都没有!”

    不禁看向华佗。

    “元化先生,仲道他为何还没醒?”

    “哈哈哈,州牧大人,您这是被卫公子骗了啊,你再看。”

    华佗哈哈的笑着。

    当蔡邕再转身,这才看到原本昏迷的卫渊,已经站了起来,施礼道。

    “仲道拜见岳父大人,出于无奈,不得不装作昏迷,还望岳父莫怪。”

    “啊,这样,对了,圣旨给你。”

    蔡邕虽然不清楚,可明白自己这个女婿,做什么一定有道理。

    从怀里将圣旨取出来,递给卫渊。

    “这是前几日陛下送来的,加封你为车骑将军,恐怕除了大将军外,没人比你官职高了。”

    卫渊看了一眼,便扔在一旁。

    蔡邕连忙捡起来,不悦的呵斥。

    “仲道!不得无礼!这是圣旨,你怎可随意怠慢!”

    “切,岳父,您怕是不知道当今陛下,那日做了什么。”

    卫渊开始给蔡邕讲述着,诛杀董卓那日,刘协是如何的怂。

    只不过刘协尿裤子这个事情,卫渊放弃已经昏迷。

    “这……可陛下昭告天下不是这样说的啊。

    不应该是陛下英明神武,组织御林军,这才击杀董卓。

    你与吕布一同出手都奈何不了董卓,最终还是陛下亲自出手,将董卓削首。”

    蔡邕凌乱了。

    可很快他清楚了,这种手法,很熟悉,这就是春秋笔法。

    开局一张嘴,过程全靠编。

    这的确是当权者会做出来的事情。

    以蔡邕对刘协的认识,他一直唯唯诺诺,又怎么敢诛杀董卓。

    “对了,岳父,这是副玺,那日咱们这位陛下交给我的,可惜被董卓砸掉角了。”

    卫渊想到了那枚副玺,这可是实打实的证据。

    因为按照刘协的诏书,这个副玺是他砸死董卓的工具,理应在长安。

    蔡邕在看到副玺后,叹息一声。

    眼神里多了一丝无奈。

    作为海内名士,他对于大汉有着独特的感情,曾经想到自己可以匡扶汉室。

    可是当听到当今陛下,竟然是如此的不堪,一股失落感油然而生。

    “仲道,这枚玉玺赶紧收好,绝对不可以让别人知道。

    你们也是,绝对不可以对外说出去!否则势必会引来杀身之祸!”

    蔡邕严肃说道,也对三女和华佗嘱咐着。

    可卫渊却露出笑声。

    “岳父,太过多虑了,杀身之祸?绝对不会有的。

    陛下现在正应该被西凉军发愁了吧,根本不会有心思管这个小事。”

    蔡邕脸上神色一变,问道。

    “仲道,莫非你知道什么?”

    “很简单,西凉军可不是忠于董卓,也不是忠于陛下,他们都是一群部曲,谁给钱,他们就忠于谁。

    那现在长安还有钱么?迁都耗费巨大,再加上之前董卓已经搜刮一空,咱们这位陛下恐怕会发现。

    这群西凉军可是一群强盗,甚至可以说,随意拿捏着朝廷。”

    蔡邕欲言又止,最后摇摇头,叹息一声。

    “文和先生已经传来消息,要我注意防备直隶地区,并且囤积粮草,想必想法跟你一样吧,都知道天下即将大乱?”

    卫渊点点头。

    “那这大汉真的没有希望了么?”

    蔡邕不敢置信。

    “岳父,大汉有救,只是眼前的朝廷没救了。”

    蔡邕的世界观崩塌了。

    这是什么话,为什么意思?

    卫渊取出刘辩留下的衣带诏,递给蔡邕。

    看着鲜红的衣带诏,蔡邕跪在地上,嘴里喃喃道。

    “少帝……”

    汉少帝刘辩,是真正意义上由皇帝指派的君王。

    至于刘协,不过是董卓安排的傀儡,不算是汉室正统皇帝。

    少帝被废,少帝被杀,这也是蔡邕悔恨的事情。

    “真正的大汉,是大汉土地上的百姓,这衣带诏,便是少帝交给我的任务。

    匡扶大汉百姓,救黎民于水火。”

    蔡邕看向唐姬。

    只见唐姬位置点头。

    “老夫明白了,仲道,这并州就是你日后的大本营。

    老夫会全力支持你,完成先帝之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