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末代皇弟

第47章 与前宰相的会面

    李克用既然已经集结出兵,最多十日就能到达。大战显然已经接近了。

    李亿骑着快马,带了三四个亲兵,以视察战场为名向南巡游。

    华州城南,小块平原穿插在大片的丘陵地带中。渭河是中间的天然分界线。

    渭河再往南,就是连绵的秦岭山脉了。

    李亿此行,是受韩建的指令,在城外要修筑一些工事,挖一些能抵挡大队骑兵的沟槽。

    沙陀军尤其以骑兵骁勇善战,骑射水平冠绝天下。

    用堑沟、栅栏,木垒、拒马、蒺藜等,都能很大限制住沙陀军的特长,让他们只能老老实实下马打阵地战、攻城战。

    然而李亿对此事不太上心。

    李克用又不是冲着自己来的,韩建才是首要目标。他总不可能先对朝廷的禁军下手。

    再加上李克用需要渡过黄河,黄河在华州东北位置。

    等李克用渡河后,主力进攻方向大概率是城东北方向,正常不会特地绕城进攻。

    到时候自己要对谁动手都不好说呢…所以,修筑工事,自己做做样子就行了。

    “殿下,我等此行目地是哪里?”亲兵策马扬鞭追了上来,大声吼道。

    风声呼啸,前方又是一小片山坳。李亿降慢了速度。

    要想隐蔽行踪,最好的办法就是谁也不告诉目的地是哪。

    “跟着我就行。”

    ……

    崔氏庄。

    这个庄子,和崔胤背后的宗族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崔氏好歹也是关中五姓七望,势力和田产到处都有安排。这让崔胤藏身有了很多栖身之地。

    崔胤正在给宅边的桑树、柳树浇水。

    突然,三五骑人马的声音传来。

    “崔公,有几骑到了村口,可能是官军…”有农妇立刻报知。

    能骑马的就一般都是达官显贵,或者就是军队中人。显然后者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坏了,不会是镇国军知道我藏匿于此?打听清楚他们的身份,而后立即通知我。”崔胤立刻躲进了暗室之中。

    李亿进村之后,看到乡民都躲在远处,以警惕和敌视的态度看着自己。乱世的统治者和底层大抵如此决裂,所以李亿一开始没有过以为意。

    “阿翁,试问崔相可在此地?”李亿看到一个老翁在路旁,年长者的威望一般要高一些,于是下马问道。

    “不知不知…客官请自寻路去…”

    “我等不是来抓人的,老丈请不要误会。”李亿解释道。

    “农事繁忙,不要打扰我休息。”那个老者继续回绝道。

    “老东西,知道这位是什么人吗,敢这么说话,…”随从嚷嚷道。李亿赶紧制止了这些军汉。

    崔胤明明就藏在此地,乡里却掩饰地不错,可见他反侦查能力很强啊。

    见到众人这个态度,李亿立即有了主意。

    “老丈,我是朝廷派来召回崔相回朝的。因为崔相罢相后并未前往驻地,所以我沿路寻访。

    “此书为朝廷文书副本。若是崔相在此,麻烦转交;若是不在,此书也请交于本地里正,再转托崔相。”

    李亿交出了一封书札。这当然不是朝廷文书,只是自己写的信。关键是让他看到,知道是谁到来即可。

    “老夫就是本乡里正。请几位官家暂歇。文书我就收下了。”那个老者说道。

    看着装、行为,李亿就猜测此人是个长者。结果果然。

    几人被带到一处祭祀土地的祠庙内暂歇。李亿不清楚这个是不是叫“城隍庙”,总之意思是差不太多的。

    约一盏茶后,几个青壮的乡民前来,毕恭毕敬地向李亿行礼:

    “崔相命我几人来带路,并对朝廷使节招待不周表示抱歉。”

    李亿点了点头,随他们去了。

    众人来到了一处平常的宅院。宅院并不装点,但也显得简朴典雅。

    院外有溪流而过,门庭树以桑柳。一个农夫打扮的山人向李亿行礼。

    谁能想到这就是曾经的首席宰相呢?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崔相渔樵山野,令人羡慕啊。”李亿不敢受前宰相的礼节,双手扶起。

    “殿下何必打趣。马匹就系在柳树上吧,这叫作系马高楼垂柳边。”

    能做到宰相这个位置上的,一般都是文才不俗之人,除了像李林甫、杨国忠这种。唐朝诗风之盛,这种程度的交流是很正常的。

    李亿明白,崔胤是在把自己比喻咸阳游侠,是在回想长安的旧事…

    “大战在即,殿下怎么空来见我这个废黜之人?”崔胤试问道。

    李亿不知道崔胤为何还要试探一下自己,于是整了一下衣冠:

    “听说崔相甚为厌恶晋王。如今晋王已经发兵,崔相是什么看法?”

    “李克用乃一拥兵自重之军阀,不如梁王大才,且对朝臣态度恭敬谨慎。臣欲修书于梁王,请梁王定夺大局。”

    “朱全忠岂是好人耶?”李亿反问道:“先不说“猪瘟”外号本性淫乱,于私德有亏。

    “他对朝廷的态度一直是阳奉阴违,不过是表面态度还算端正,这种也能算恭敬吗?”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梁王对百姓修生养息,治军规章有序,如何不必李克用更值得信任?”崔胤反驳。

    李亿叹了一口气。他知道此事无法解释。

    “究竟谁是王莽,谁是周公,只能看日后之事了,如今谁能得知呢?”

    按照当下的情况来看,朱温一直忙着扩展势力、壮大实力,所以没工夫来欺负朝廷。

    所以他表面上对朝廷的态度确实还行,至少比进军长安的李茂贞、挟制天子的韩建要强得多。还算有点忠臣良将的样子。

    李克用又太盛气逼人,不接受朝廷派到河东的任何官员,一直是自行任命。这一点自然让当时的宰相崔胤很不满意。

    确实,如果把李克用放到现在的韩建、后面篡唐的朱温的位置上,那么李克用真的能忠心辅佐朝廷吗?恐怕也未必吧。

    可是李亿也不能直接说:最后杀死唐昭宗李晔、逼迫小皇帝禅位、最后灭了唐朝的,就是“大唐忠臣”朱全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