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末代皇弟

第78章 来自墨家的技术革新

    被深锁半年的皇宫宫门,终于又一次被推开了。

    士兵们将一箱箱的货物搬进仓房。

    “都利索着点,小心别摔碎了。这里面的东西比你们的小命还珍贵着呢!”部将呵斥着。

    从陇西军中取得的战利品中,众人把箱子一口口打开查看,最终找到了李亿想要的琉璃——听说这些是山南地区进贡上来的宝物。

    在东西都运到以后,李亿来到了将作监。

    将作监是掌管宫室建筑、金玉珠翠、犀象宝贝和精美器皿的制作与纱罗缎匹的刺绣及各种异样器用打造的官署。

    这里本来应该是皇家的宝库,但是被匪军洗劫之后,可以说是只剩四壁白墙。

    将作监的长官,都监和少监都不知道跑哪里去了,只有两个从七品的主簿还在长安,领着几个录事指挥士兵把珍宝各归其位。

    将作监的工匠最多的时候能有几百人,现在只找到了十几个。李亿就让这些皇家工匠在手下待命。

    “殿下,将作监匠人善于营造,能协助修补城墙。现在调到皇城,难道有比筑城更重要的事情吗?”

    大概工匠把李亿看成急不可耐地搜求奇珍玩好的纨绔,这种时候还在捣鼓什么琉璃水晶之物。

    看到匠人们质疑的眼神,李亿解释道:

    “诸位放心,我不爱好珠宝玉器之玩物。今日召集诸位,是要大家赶制一批镜片出来。”

    “镜片?”

    看着满脸疑惑的匠人,李亿解释道:

    “这是军中瞭望要用到的东西,具体图纸我已经画好了。”

    李亿拿出了图纸:“我读过诸子百家著作,在墨家的著述中有提到过这个物件,能在城防战中起到大用处。”

    战国时期墨家的《墨子·经下》,其文中写有: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敝下光,故成景于上;首敝上光,故成景于下。

    这是光学当中的原理,善于思考和营造的墨子早就发现了这个规律。

    为了方便理解,李亿把这些东西大概讲解了一下。

    工匠接过图纸,查看之后道:“大内、十六宅都曾定制过玉器、水晶以作为装饰。把水晶琉璃研磨成这样倒是不难,也用不了几天时间。但是,容小的多嘴一句:这种奇巧物什,对于守城有何作用?”

    “你可知道墨家是诸子百家中最善于防守的一家?其防御手段千变万化,谅你何知?”李亿道。

    曾经楚国要攻宋,墨子用模拟演习的方式来劝阻楚王。即使用九种攻城方式来攻城,最终都被墨子的防御武器一一挡住。

    “为何我的指示还要来询问?难道尔等以往对于皇室工程也敢说三道四吗?”李亿从手边的箱子里拿出一颗水晶球,放在一只眼睛前观看。

    放大的效果还不错,清晰度也很好。不愧是皇家御用的宝物,长得跟玻璃都快差不多了。

    “图纸我已经给你们了,材料也尽管使用。限三日内制造出十份样品上来。”李亿交代完,就直接离开了将作监。

    看着李亿的背影,有人问道:“这份图纸尺寸这样精密,原理如此奥妙,像是一位大家手书。难道翼王还于此方面有所涉猎?”

    “或许殿下真是转世而来、天生的全才。”管事的主簿摇头叹息,突然意识到了什么。

    三天,只有三天!李亿在这方面深得真传:给手下的时间就不能太宽裕,忙不过来就加班加点做呗。

    主簿怒道:“工期这么紧,你们还有工夫闲聊天?傻站着干嘛,赶紧动起来啊!”

    其实在这个时代磨镜片不是难事。步骤大概如下。

    首先,工匠会挑选质地纯净的水晶或琉璃,以确保镜片的质量。

    然后,他们会使用研磨石和砂纸等工具,将这些材料磨成薄片。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和技巧,因为薄片的厚度和质量直接影响到望远镜的清晰度。

    一旦得到了薄片,他们就会开始抛光。这个过程通常使用动物皮或植物纤维等柔软的材料,将薄片抛光至光滑的表面。

    李亿在皇宫的贡物中找到了一种很适合用来抛光的植物纤维:白茅的茅草。

    此物就是史书记载的楚国“包茅不入周室”的包茅,是一种楚地特产的植物,纤维韧性很足。这东西幸亏没什么价值,所以丢在角落也没人想去动。

    抛光完毕后,将两个镜片安装在一个管子中,就可以观察远处的物体了。李亿甚至给镜片设置成可以操控调整位置,这样能调整探视距离。

    虽然由于技术限制,这种望远镜的质量可能无法与现代望远镜相媲美。但是也绝对够用。

    当三天之后,工匠们把组装好的样品交上来的时候,李亿登楼查看,结果非常满意。

    虽然细节看得没有特别清楚,但是看清大军的动向毫无问题。

    如果说优秀的侦察兵能用肉眼观测一里甚至二里的距离,那么此物就能将观测范围再翻一倍。

    李亿甚至觉得,要是给自己足够的时间,甚至显微镜都能造出来了…

    珠宝匠们早就能把水晶琉璃雕刻、抛光成千奇百怪的形状。然而人们却只将之作为装点,并没能实际做成镜片。

    古代早就有镜片的记载。我国已知最早的放大镜出现在东汉时期,是由水晶制成的。唐朝时期,玻璃材质的放大镜开始流行,被用于聚光点火。

    但是人们、工匠还是没能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

    中国古代的技术革新,总是偏向于实际应用技术。想墨子那样在理论方面进行探索的少之又少。

    再精美的琉璃,也只能成为屋梁上的一点装饰品。但是磨成镜片,就可以成为协助保卫城池的利器。

    “将此物在长安十处城楼的高处都安放一个。以后让哨兵就用此物观察敌情,一定能更快地看到敌军动向。”

    李亿向手下告知使用方法。

    “殿下,此物为何物,士兵们该如何称呼?”

    “这是我根据古代墨家著述记载,复原出的城池防守利器。其名…就叫望远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