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末代皇弟

第93章 辞去兵权

    面对李亿的疑问,韦庄的回答毫不迟疑:

    “朝廷赐予进士出身的做法,这是我一直想为罗隐申请的。”

    不过罗隐年纪不小了,也不一定就愿意再来一次长安,这个他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的伤心之地。

    “那…要有机会真想看看他如何面讽权贵——比如说我了。”李亿向韩偓点头示意,通过对罗隐进士身份的赐予。

    如果罗隐不能得到进士之位,天下还有几个人配得上?

    “众士子我已经见过了。当然,他们的大作肯定是入不了韦学士的法眼,但是朝廷需要一些没有根基的人来填入某些位置。”

    李亿这些话只是建议,他和已经是六部朝官的韦庄不再有上下级的关系。此举又不是为自己培养亲信,就看韦庄理解地怎么样了。

    “……明白了。不过对于众人私下找考官,这类事还是要小小训斥一下。士子有标格之善,我自然不会藏之。”

    “不解藏人善…好,好个说项之意。”李亿夸奖道,“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真不知道像昭陵六骏那样的神驹,当今天下还有几何?”

    众寒门不虚此行登门。抛开诗赋这块方面,他们能在更适合他们发挥才华的策论当中针砭时弊。

    其中某些想法,也许就能铺平唐王朝改革政务的道路…

    说完这些,李亿将要起身离开。

    “殿下留步。正逢吉日,我想单独请殿下在寒舍小会,有几件小事请教。”

    “单独请我吗…韩相是刚从宫中来吗?今日可见过陛下?”李亿没有回复,而是给出了一个问题询问道。

    “陛下今日不知去向,近侍又说奉圣意不得打听,众臣哪敢开口。殿下知晓情形吗?”

    李亿沉默了一下,眼神飘忽:

    “不…我不知道。我也好久没见到圣上了。不过我不知与宰相私下相见,是否妥当。之前宴会,就因为我们私下交谈了一会,宫中就流言肆起,陛下不得不杀了二人以止流言。宰相不可能不知道此事吧?”

    当时人头被送到军中的时候,见之者颇为震动。

    “啊…殿下是说那件事啊,陛下询问过我,我请求宽而处理,陛下却执意杀了树立典型。不过,两个造谣生事的宫人,杀了无关大体。”

    非常之时有非常之法,皇帝想通过此举安三军之心,让他们一心杀敌,不要担心后方受自己的猜忌。

    “你同意陛下杀了身边人?”李亿直视着韩偓,看得对方头皮发麻。

    一方面对于那两人就因为多嘴而死,担心会不会引来更大的非议。另一方面,宰相能让皇帝身边的近侍牺牲地这么随意,宫中如果人人自危,会不会引来更大的问题?

    李亿很快发现,这些都是宫里的事,和自己已经没什么关系了。

    “没事没事,都过去了。我会准时前往府中。喜欢热闹,多宴请几人,或多招揽几个乐妓。宰相不用担心花费,不够的钱十六宅府上出。”

    说罢便叹了口气。

    自己明明不是喜欢闹腾的人,可是不多点人见证怎么行呢?

    李亿想起了一副当时还没有的名画,《韩熙载夜宴图》。

    “对了,我还有最后一次文书请求韦学士捉刀。从今起我辞去殿前军当中的职务,帮我向朝中写一篇辞呈,要文辞华丽一些。”

    “殿下…要放弃兵权?”对面的两人都不敢相信。

    没有李亿,殿前军的一切都不可能建立起来。朝廷也不可能仅凭这点微薄的兵力面对两个强藩,能做到一诛灭一击退的效果。

    “殿前军本来就该是王室当中德高望重的亲王统领,我…不敢评价自己德厚德薄,是我年齿不高,人望不重,临时代理完军权之后理应还于覃王等亲王。”李亿说道。

    “我等不敢议论覃王,也不是认为覃王不能带好士兵。殿下怎么就想要…是朝中有宵小胡说八道了?还是有人质疑殿下掌军的合法性了?”

    李亿还是尽量保持淡定的态度:

    “没什么,就是觉得累了。我知道你们疑惑、不舍,但我已经不想再到军中了。若是宰相和三省觉得不妥,那就在殿前军中给我留个检校虚职,实际上不用管事。”

    看到二人依然不敢相信,李亿觉得这个消息就让他们慢慢消化为好。

    “门外的士子也等候很久了…这样吧,让我出去顺便告诉他们,比韦学士派下人前去更有说服力。相信他们对我会更有好感…”

    从带领士子入门,到事实上教他们行卷之法,李亿在众人面前已经刷了一大波好感度。而且李亿的身份对众人来说还是一个谜。

    出门之后,下人看到李亿能和家主聊这么久,身份肯定不凡。已经对他一改态度,凑了上来想要搭话。

    李亿则是暴力地挥手驱散了他们,让他们不要跟随,然后独自回到了前厅。

    士子们大部分还留在这里等消息。